语言的4大禁忌,所有打动人心的语言,都源于对人性的洞察

演讲句句经典,抓住听众心,这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这中间凝聚了演讲的精髓,也同时体现了演讲者对语言的洞察,了解语言上的禁忌。想要讲好,需要老师的指导,也需要我们用心领略和实践。记住:演讲、口才是练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所有打动人心的语言,都源于对人性的洞察,从听众角度,演讲中,你知道语言有哪些禁忌?我们要知道以下几点。

语言的4大禁忌,所有打动人心的语言,都源于对人性的洞察

1、演讲不等于炫耀和说教

人都有想表现的心理,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习惯说话讲废话,不给别人讲话机会的人就是出于一种爱表现的心理,这样的演讲者在台上让人难以接受,如果你不仅废话多,还喜欢炫耀和说教,那简直让听众无法忍受了。从心理层面讲,爱表现,其实也反应了人向上追求和进步的愿望,这并非坏事,但一定要有限度,如果过于喜欢炫耀自己,比如职业、出身、学历等等,还喜欢当一个裁判者,评价别人的是非对错,那必定会失去听众对你的好感,让人敬而远之。

有一次课堂里有一位学员,是一位企业家,他来学习是因为一个困惑,为什么每次他的招商演讲,他讲完自我感觉很良好,讲话底气十足,条理清晰,听众的反响却很差。胡焱乔老师在课堂里,一句话就点醒了他:一场好的演讲,不等于炫耀。

对自己的产品自信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对自己过度膨胀就不好了。这位学员在表达的时候,可以看出,他对产品很有信息,但同时更多的是不断在夸自己。也许他的本意是想告诉听众,我的产品很好,我本人也很优秀,但是效果本末倒置,听众对于他的自夸不仅不欣赏,反而有点反感。演讲,是引领听众从你讲的内容中去感受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演讲者自己讲出来自己怎么样,这两者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

语言的4大禁忌,所有打动人心的语言,都源于对人性的洞察

2、演讲中忌讳废话连篇

演讲时最忌讳讲废话,尤其是一句话能讲清楚的事情,就不要用三句话,能用三句话讲清楚的事情,就不要用十句话。能够在话题开始的时候自然的把意思精准表达出来是演讲中最重要的一点,往往很多演讲者为了表达一个意思不断地加以其他没必要的废话来解释,讲了半天听众还依然get不到重点,听众很快就不耐烦了。现在的演讲和以前的演讲不同,以前的演讲是讲得多,别人就会认为口才好,很厉害,现在的演讲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准确、最清晰的语言把一个观点、事件或者产品阐述清晰,并且讲得极富感染力。

因此,在焱乔演说课堂上,胡焱乔老师不仅从深层次剖析演讲的真正意义,带领大家切换思维,启动内在驱动,也让大家每次的分享都要做到“精准表达”,去带语言的赘词,修正无意义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4大禁忌,所有打动人心的语言,都源于对人性的洞察

3、刻意表现、啊呀连连

有些演讲者为了引起听众注意,总喜欢用上过于夸张的演讲技巧,过分依赖于声音、动作上的表现。动不动就感慨一下,动不动就惊讶一番,可能刚开始听众会觉得,这个演讲者很有表现力,但是使用频率过高,会引起听众反感。在演讲中如果是正式场合,不建议使用太多拟声词或象声词,可以适当,任何东西只要过度,都会失去原有的味道。

语言的4大禁忌,所有打动人心的语言,都源于对人性的洞察

4、找到适合的声音

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演讲时的声音呢?大多数人都会忽略,除了熟悉的人提醒你,不然你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太过尖锐的声音会在无意中破坏你给听众的感觉。从医学层面讲,声音的音频超过一定程度会让听到的人产生不安的感觉,严重的时候会让人感到焦虑。

我曾参加一场培训会,会场是全封闭式的,演讲者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因为嘴巴已经抵着话筒,话筒的声音是以最大声量在传播,演讲者的声音还持续撕心裂肺的在“呐喊”,那声音震得人头疼,演讲者丝毫没有意识到,还有加高音量的迹象,课到一半,很多听众已经陆陆续续离场。

声音并不是越高就越吸引听众,而是要找到它适当的位置。胡焱乔老师也说到,声音是非常有力量的,无论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它意义之处,甜美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生愉悦,温柔的声音让人内心平静,浑厚刚劲的声音让人充满信心,什么样的场合带出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情感推动什么样的声音。你坚定、干脆、有力量、让人听着舒服的声音,会让听众觉得你的话是值得信任的,深入人心的。录下你下一次演讲时的声音,听一听,如果你是听众,你会喜欢这样的声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