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貢獻力量吸引外資增長

今年以來,寶馬、英特爾、波音等跨國公司繼續大幅擴大在華投資,其中,寶馬將投資200億元,在中國建設第三座工廠,預計2022年建成後年產整車40萬輛。與此同時,特斯拉、西門子等跨國公司紛紛宣佈擴大在華投資。

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91家,同比增長96.6%;實際使用外資4462.9億元,同比增長1.1%。

各地貢獻力量吸引外資增長

多重因素促外資增長

“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營商環境的改善。”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關於修改〈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施行。此次修改,將優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備案程序,進一步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化水平。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主任劉英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外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不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開放力度空前。而且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外資企業仍會看重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仍是理想的投資地。

“特別是自貿試驗區,在外資增長中起到引領作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貿試驗區內允許外商投資的領域更寬,取消了油氣勘探、開發領域投資的限制,加大了金融等諸多領域的對外開放力度,並且區內採取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以及流程的簡化,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成本。

數據顯示,11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2.6%。在天津自貿區,通用電氣全球首家美國之外的智能製造技術中心落戶於此,同時還將他們的亞洲第一家生物科技園落戶廣州開發區。

另外,劉英認為,外資的增長也不排除為了規避中美貿易戰帶來的關稅,部分美國企業加大了對中國投資設廠的力度。從年初美國對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洗衣機徵收30%到50%的關稅,到後來的對鋼鋁產品徵稅,以及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等等,貿易戰的加劇可能會使一些進出口貿易企業,為了繞過高的關稅壁壘,轉變成來華直接設廠,從而加大對中國投資的佈局。

各地頻出政策吸引外資

當前,各地也在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據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授予重慶兩江新區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管理權。這意味著,今後外商在兩江新區的投資將變得更加便捷。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兩江新區範圍內共有990餘家外資企業,其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147家,佔全市世界500強企業的52%。

“登記管理權下放是一個創新的舉措,這給外商投資企業帶來很大的便利,減少了部分上報環節,節省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對兩江新區外商投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劉英奎說。而且兩江處於重慶,屬於西部地區,其率先深化改革,對於擴大西部地區利用外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山東、上海等地都在制定相應政策,積極吸引外資。據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田治穎介紹,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培植壯大新經濟、積極引進、利用外資等政策推動下,山東成為外商熱衷投資的省份。近年來,山東通過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等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實現了“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全程電子化登記、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等,成為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因素。2018年上半年,山東外商投資企業戶數、註冊資本、認繳額度分別同比增長9.1%、57.7%、61.5%。

進一步開放外資領域

外資結構正在逐漸優化。劉英奎介紹,外商在高技術製造業領域的投資上半年增速達到了4.9%,遠高於平均增速1.1%。並且科技成果轉化增長22.2%,新興領域高新技術增速佔比不斷提升。

“但在傳統制造業領域,由於勞動成本上升,外商投資額出現了下滑,部分外商撤離到東南亞等成本更低的市場。”劉英奎表示,而且外商對農業領域的投資佔比不高,這是由於其投資回報率不如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

此外,在國際市場上,引資競爭十分激烈。“美國大幅度降低企業所得稅,吸引製造業企業迴歸本土。”劉英奎說,而且發展中國家也在逐漸開放市場,降低稅收,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經貿產業園區,優化發展環境,從而吸引外商投資。

在這種形勢下,劉英奎建議,中國應營造更加法制化、透明化、便利化的投資環境,進一步開放外商投資領域,放寬股權比例限制、經營領域限制,以此吸引更多外商來華投資。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