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美洲幼蟲腐臭病

一、發病特點與症狀

美洲幼蟲病是蜜蜂的一種嚴重的傳染病,因其最先在美洲大陸的西方蜜蜂中發現而得名。該病主要是被病菌汙染的巢脾和飼料,通過帶菌的蜜蜂飼餵幼蟲、清掃巢房等活動,傳入幼蟲體內。病害在蜂群間的傳播,主要是用帶菌的蜂蜜喂蜂,隨意調換子脾所致:盜蜂和迷巢蜂也會將病菌傳給健康群。

蜜蜂養殖技術|美洲幼蟲腐臭病

染病的蜜蜂幼蟲在化蛹後死亡,大部分受染幼蟲死於預蛹期,有的也死於蛹期。死亡幼蟲的頭部朝向房蓋,蟲體順著背部下塌,開始變成棕色,病死幼蟲的皮膚變得很薄,容易撕破。幼蟲組織腐爛,變成粘碉、深褐色能拉絲的物質。此時若揭開房蓋,用一根火柴桿插入蟲體,再拉出來,可拉出一根長10~15cm,褐色、膠體狀的細絲,有魚勝臭味。病死幼蟲的屍體體大約一個月後乾枯成一片難以剝落的痂皮,貼在房壁上,以致工蜂清除不了它。

蜜蜂養殖技術|美洲幼蟲腐臭病

被染病幼蟲表現出症狀的平均時間是開始孵化後12.5天,而在10-15天期間均會出現明顯的體色變化。患病幼蟲的房蓋很快變潮溼、下陷、頭色發暗並顯油光。此時工蜂開始咬房蓋,先咬開一個小洞,最後把房蓋全部咬開。乾枯的蟲屍放在6滴牛乳中,加熱到大約74℃1分鐘後牛乳便發生凝固,接著又開始變清,全部凝固的牛乳可以在15分鐘內自行溶解。

二、防治方法

1,在病害尚未大發生時,及時燒燬少量的病群,以杜絕傳染。

2、換箱換脾。把患病蜂群從原來的位置搬開,在原地放置一個經過嚴格消毒的蜂箱,蜂箱內放適當數量消毒過的空脾或巢礎框,巢門前平鋪一張乾淨的紙,再把病蜂逐脾提出抖在紙上,讓蜂爬進箱內。換出的病群蜂和巢脾另作消毒處理。

蜜蜂養殖技術|美洲幼蟲腐臭病

3、使用鹽酸土黴素可溶性粉飼餵,每群200mg(按有效成分計),與1:1糖漿適量混勻,隔4-5天喂一次,連喂3次,採蜜前6周停止給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