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爲何任命不懂近代海軍的丁汝昌爲北洋水師提督

1894年底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人心底永遠的痛。痛定思痛,許多人在總結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教訓時,會將責任歸咎於李鴻章用人不當,說他任用了一個不懂海軍的外行丁汝昌擔任北洋水師提督,以至於釀成悲劇。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丁汝昌的確不是海軍出身的將領,甚至也沒有更多水師作戰的經驗。他是一個標準的陸軍將領。能夠被李鴻章提拔任命為北洋水師提督,成為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部隊的總司令,實因他作戰英勇,又忠厚沉穩,堪當大任。

當然,李鴻章將丁汝昌“空降”到北洋水師,也有一定的“私心”。那時候,北洋水師已經擁有了一批精通海軍的將領,如劉步蟾、林泰曾等人。他們曾經被派遣到西方海軍強國留學,系統地學習過近代海軍知識,回國後成為北洋水師的中流砥柱。可是,劉步蟾、林泰曾等人大多數來自於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學堂,不屬於李鴻章的淮軍。李鴻章難以直接控制他們。通過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丁汝昌,李鴻章就可以實現對北洋水師的控制。

李鴻章為何任命不懂近代海軍的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提督

不過,丁汝昌任職北洋水師提督,也帶來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劉步蟾、林泰曾等人普遍對丁汝昌不滿,認為他不夠資格擔任北洋水師提督,也懷疑他的軍事指揮能力,於是產生了一定的牴觸心理。

對此,丁汝昌心知肚明。丁汝昌來到北洋水師後,就悉心學習近代海軍知識。短短的幾年後,丁汝昌已經成為了一名熟悉近代海軍的行家裡手。

1880年,丁汝昌帶著林泰曾、鄧世昌等奔赴英國,接收從英國購買的“超勇”“揚威”號巡洋艦。隨後,丁汝昌將“超勇”“揚威”號巡洋艦從英國帶回中國,並親自制定了航路圖。能夠製作航路圖,足見丁汝昌已經是一名內行了。

事實上,在英國期間,丁汝昌不但覲見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還拜訪了英國海軍司令和高級軍官。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強國,丁汝昌與英國海軍司令和高級軍官交流時毫不露怯,給英國人留下了“專業”的印象。英國之行,丁汝昌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李鴻章為何任命不懂近代海軍的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提督

如果你以為丁汝昌是一個外行,想在某些方面“糊弄”他,那你就錯了。

北洋水師的艦隊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煤炭。一天,丁汝昌發現送過來的煤炭短少了10噸。10噸不是什麼大數目,可丁汝昌硬是反覆追討,達5次之久,終於將這10噸煤炭追討回來了。

作為一名艦隊總司令,丁汝昌需要平衡與其他將領之間的關係,特別是怎樣與劉步蟾友好相處。因為劉步蟾是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裝甲艦的管帶(艦長)。

舉一個例子吧。按照近代海軍的傳統,一艘軍艦上永遠是艦長最大,有權住在軍艦上最好的房間;哪怕艦隊司令來了,也只能住在客房。可按照中國官場的傳統,丁汝昌來到“定遠號”後,劉步蟾就必須給他騰房間。

丁汝昌是怎麼做的呢?他任職北洋水師提督後,自稱喜歡過簡樸的生活,從不上“定遠號”居住,而是住在一艘木製的小軍艦“操江號”上。丁汝昌不動聲色地解決了這個居住難題。

李鴻章為何任命不懂近代海軍的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提督

1891年,丁汝昌率領北洋水師訪問日本。這是一次和平之旅。在訪問日本橫濱期間,丁汝昌提出,中日都是亞洲國家,理應聯合兩國海軍,阻止西方殖民勢力對亞洲的滲透。向日本方面傳遞和平、友好的信號。

就在這次訪問日本期間,丁汝昌發現日本海軍正在大幅度擴張,恐怕成為中國的隱患。他回到中國後,向清廷提出建議,請求購買更多的軍艦,增強北洋水師的實力,防備外敵入侵。

可是,丁汝昌的建議如泥牛入海,全無消息。

如果清廷對丁汝昌的建議給予充分重視,購買更多軍艦,3年後的中日甲午戰爭一役鹿死誰手,還未為可知呢。

李鴻章為何任命不懂近代海軍的丁汝昌為北洋水師提督

中日甲午戰爭吃了敗仗後,也有人指責丁汝昌“消極怯戰”“貽誤戰機”。實際上,丁汝昌參加指揮了北洋水師除豐島海戰外所有重大戰鬥,在長達5個小時候的黃海海戰中,丁汝昌率部奮起抵抗,給了日軍一定打擊。北洋水師也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

只是隨後李鴻章為避免損失,下令北洋水師消極避戰,最終使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於威海之戰。此戰中,丁汝昌放棄了所有的求生機會,拒絕了日軍的勸降,以身殉國,書寫了中國近代史上極為悲壯的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