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縣:「大喇叭」傳遞扶貧正能量

本報訊 (記者 張承訓 通訊員 宋超喜)“大喇叭播的內容既有黨的扶貧政策、農業科技知識,還有鄉土氣息濃厚的戲曲小品。這樣接地氣的廣播,鄉親們可喜歡聽了!”8月6日,新蔡縣關津鄉牛灣村第一書記謝雲邊聽著村頭的廣播,邊與筆者聊著鄉村大喇叭發揮的積極作用。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新蔡縣不斷創新宣傳載體,積極開通鄉村廣播大喇叭,第一時間把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傳進千家萬戶,著力營造濃厚的脫貧攻堅宣傳氛圍,進一步激發脫貧攻堅工作新活力。今年7月,全省扶貧廣播現場會召開,會上,新蔡縣圍繞利用廣播大喇叭做好脫貧攻堅宣傳的經驗做法進行了交流發言。

為擴大廣播覆蓋面,構建優質高效的廣播公共服務體系,2017年以來,新蔡縣財政投資564萬元在全縣實施了“村村響”廣播項目。該項目依託原有的無線廣播系統,結合在建的中央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利用4600只數字廣播音柱終端實現扶貧廣播信號全覆蓋。

在“村村響”廣播項目實施中,該縣結合全縣自然環境、村居分佈、人口密度等情況合理布點,合理安排廣播音柱安裝的數量和密度,切實實現全覆蓋。目前,全縣361個行政村安裝了大喇叭,實現了縣、鄉、村三級聯動廣播覆蓋體系,進一步增強了脫貧攻堅宣傳的力度和廣度。

新蔡縣充分發揮“村村響”廣播大喇叭的作用,紮實開展形式多樣的脫貧攻堅宣傳報道活動。組建廣播大喇叭欄目組,抽調6名業務骨幹,專門負責“村村響”廣播脫貧攻堅節目的宣傳,對全縣駐村第一書記、駐村隊員、基層幹部、網格員進行集中採訪,節目內容輪流播出。開辦了《扶貧故事匯》《蔡州紀事》《脫貧攻堅進行時》《扶貧動態》等扶貧專欄,及時有效地報道全縣脫貧攻堅動態,解讀脫貧攻堅政策,重點報道第一書記原玉榮、趙超文等十大扶貧先鋒的典型事蹟。結合實際,進一步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了戲曲、小品、評書、人物故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廣播節目內容。同時,該縣還大力宣傳“六改一增”“危房清零”“三提兩免”等脫貧攻堅政策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極大地提升了扶貧政策的到達率、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

新蔡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振南告訴筆者,鄉村廣播作為最接地氣的宣傳載體,與群眾距離更近,更能發揮其特有的宣傳優勢與作用,及時把黨的好聲音、扶貧政策傳遞到農家小院和田間地頭,能夠真正打通扶貧政策宣傳“最後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