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需要天分嗎?

愛的天平向父母


寫詩在於的是興趣,其次你是在為了寫詩而在寫詩,還是通過寫詩以在表達?因為詩詞首先無疑就是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而不僅僅就是一件詩詞作品。

顯然興趣是需要建立在自然要求性上的,才可能激燃人們心中那份對於詩詞熱愛的創作天分,也就是說天分來自興趣,而興趣取決自然。不會因為僅憑科班出身的詩詞專業優勢,就能否決由自然中產生的詩詞興趣從而帶來的創作天分。

因為往往由科班出身帶來的詩詞專業優勢卻大都是為了寫詩而在寫詩,就是一個作品的認知、而不是需要表達的語言。以至對於詩詞的認可特別是關於律詩在意境方面竟然可以發展到須有典故才能稱謂合格的產品。

一個典型的現代狹隘畫地為牢思維,明顯是在羞辱和鄙視古人創作的詩詞文化用意。要知道在那個信息交流極度匱乏的歷史年代,古人又能有多少典故認知可以拿來當時引用?並且典故本身就是動態的發展要求、而不是靜態的固化模式。何謂是意境正確的釋解?意不是字眼,更不是典故,只在於意會。

【明日】五律/東都有湘/平水韻

明日當何有,東風兩岸吹。

流江沉默老,冰雪化消悲。

欲飲千滄浪,飄愁萬斷崖。

傒蘇無限在,遍宇問春知。


東都有湘


寫詩不需要天分,但想成為一名詩人需要天分。詩是你心裡真實情感的流露,是你對生活的理解,是你對人生的感慨。有人寫詩是給別人欣賞,而有的人寫詩是給自己備的禮物,時不時翻出來晾晾,回味回味人生。"活著真叫累,有人這麼感喟。 活著真叫煩,更有人這麼噓嘆。 活著真的美麗,而我卻喜歡這麼對生活總結。"

寫詩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難,只要是你對生活的體悟,只要是真情流露就是好詩。寫詩只是要我們只需盡力去做, 求得一份付出之後的坦然和快樂。現代詩沒有那麼多規矩,它不像古體詩講究韻、講究律,講究字數,你只要敘述清楚了,不離開表達的中心即可,展開了要記得收回來。

現代詩有很多種類,有散文詩、有打油詩等等,只要你有興趣你就可以寫,讓詩記錄你的生活,讓詩寄託你的思念,"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 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 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 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生活有詩和遠方,就讓詩陪伴你走人生的每個春夏秋冬,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應該開心地過每一天,因為我像所有人一樣,希望自己能過得好一點,雖然不能從物質上滿足自己,但是要學會用詩歌彌補自己心靈上的空虛。





施比授




有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事情是隻有天分高的人才能幹好的。

詩歌創作更是如此。

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指具備天分的人,不具備天分的人,讀來讀去,破了萬卷,但是他們只能重複別人,沒有自己的創造,不會“如有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注意,是“會吟”,不是“會做”。

舉個栗子。

某地成立詩詞學會,許多人吃飽喝足盡情享樂之餘,也想文學一下,於是屁顛屁顛跑去參加。成天在群裡發“詩詞”,春節來了寫春節,清明來了寫清明,端午來了寫端午,中秋來了寫中秋,至於當地“中心工作”,更是積極地以詩詞配合。

須知詩詞是具有詩人天分的人對這個世界的獨特感覺,靈感來了才能抒寫,你搞生產一樣按季節出產品,你的東東是詩詞才怪!

還有寫“詩詞”阿諛逢迎的溜鬚拍馬的,詩詞是高尚的情感反映你懂不懂?

如果你說他的東東不是詩詞,他會大發雷霆,甚至惡語相向——暴露出他的英雄本色。

他還會搬出什麼平平仄仄,平水韻之類的來證明他懂,說來說去就是隻懂形式,把知識當詩詞。

詩人是高尚的人,雖然不至於不食人間煙火,但是不會把物質利益看得很重,他們的追求,有點虛無縹緲。唯虛無縹緲,才能空靈,才能超凡脫俗,才會有詩意,像李白那樣飄飄欲仙,像杜甫那樣超凡入聖,像蘇東坡那樣我欲乘風歸去……

詩人是感情豐富的人,一點點生活體驗,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會被他們敏感的心無窮放大,寫出來強有力地衝擊你的心,所以感情乾癟、冷酷無情的人是寫不出詩的。

詩人富於想象,他的語言形象生動,充滿畫面感,我的詩歌《山上的風景》裡有這麼兩句:“柏樹像綠色的火焰,竹叢像綠色的噴泉”。

想象力嚴重者分不清事實與幻覺,以致正常的、實惠的人們覺得他們瘋瘋癲癲傻里傻氣。

以上這些天分你有嗎?


大悔憶智冰




寫詩的確需要天分!毫無疑問,每個行業或者領域有天賦的人無疑能夠更快更高的進入。

那麼寫詩,又需要什麼樣的天分呢?當然是對語言的敏感。同一個場景,看到不同之人的眼裡,如果讓他表達出來,一定會有不同的詞語描述。

儘管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語言詞彙的儲存,但是豐富是一回事,能不能有效的聯繫起來給人不同的心靈感受,又是一回事。



比如說:“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樣一個場景很簡單,如果換一個人看到也許他無法如此生動的描述出當時的場景然後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有人或許會說,現代詩不同於古體詩,寫的時候會自由很多。那麼現代詩一樣會注重語境、寓意,會通過意象、隱喻來表達詩人的感受。

如:今天下雪了,雪下的很大。有的人會說:我期待這銀裝素裹,如同天地的精靈。也有人會說:這紛舞的銀白,是淨化天地的力量。

因此,寫詩,的確是需要天賦的。


漢皇說


我覺得寫詩這件事,還真需要天分。拋開知識的積累、人生的歷練等,天分還是很重要的。第一,這源於詩歌文體的特殊,往往篇幅短小,寫一物一景,而使人共鳴引人思考,這就要求作者需要有對語言文字具備一種天然的敏感。第二,好的詩歌,往往充盈著非凡的想象,尋常景物到了詩人筆下,便往往靈動若飛,讓人讚歎,這是一種異於常人的觀察和感悟能力,是一種對於生活的敏感。第三,詩歌總會描述人生喜怒哀樂,通過對各種情感的描摹使人進入,進而流連,所以詩人往往多愁善感,這源於詩人對於情緒的敏感。單是這幾個敏感的特質,我覺得就是一種天分吧。


季朗濤


寫詩需要天分麼?感覺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自己是個詩詞歌賦的愛好者,平時也喜歡吟詩作對,但是我其實沒有深入地研究詩詞,也不認識詩人,我想從自己的體會和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寫詩是否需要天賦。



先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寫詩可能不需要什麼天賦。我原來只是喜歡詩詞,也會胡亂寫點東西,但是經過近來一段時間對詩詞的學習,回頭看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確實是太過低陋,如果能夠堅持學習和創作下去,我相信肯定會有更大改觀的。大家如果喜歡詩詞,喜歡研究詩詞,喜歡創作詩詞,那麼經過系統科學的學習培訓,大部分人都可以寫出像模像樣的詩詞來,前提是你得有興趣、有毅力、有恆心。我沒感覺自己有啥天賦,但是我卻可以明顯感受到經過學習、經過練習後,自己的詩詞創作水平是在提高的、是在進步的。寫詩需要啥天賦?我自己沒有感覺。難道是我沒有天賦,管他呢,我繼續寫著玩,玩著寫!


另一角度來分析寫詩是否需要天賦:假設需要天賦的話,那就是寫詩好的人得有這麼一個或幾個天生的共同點,從古至今,詩詞寫的好的人沒有幾千也有幾百了,可有人能說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麼?沒有這個共同點、沒有這個天賦技能,就寫不好詩詞。那能找到這一個或數個共同點麼?有麼?貌似沒有人能統計或者發現這個天賦技能吧!那寫詩可能也不需要什麼天賦了吧?!


如果寫詩寫得不好,請不用擔心是否缺了天賦,更可能是因為不夠努力、不夠用心而已。(話又說回來,好像敢把詩歌發出來的人,很少有人會覺得自己寫得不好,前幾天剛看到有人因為別人批評自己的詩而跟網友一頓猛懟,文無第一,可能都會覺得自己寫得不錯吧)如果是自己寫得不錯,那也別歸功於自己有天賦了,仍需努力。(更出名、更有天賦的那個是仲永吧,大家可千萬別比他還有天賦,還出名了)


所以,大家好好努力,多多交流,創作更多優秀的詩詞歌賦吧。

******更多佳聯巧對、詩詞歌賦,請關注頭條號李說一,探討學習,吟詩作對。


李說一


這個問題本來是不想回答了,但是看著很多回答把所謂的寫詩詞過於神秘化了。所以談談我的觀點。


第一,什麼是詩?

談寫詩,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什麼是詩以及詩的格式。詩分成古體和近體。古體只講押韻,而近體不但要押韻,而且在平仄上有所要求,而近體的律體中,還有頷聯、頸聯對仗的要求。滿足這些‘格律’條件之後,就可以稱之為詩------那麼請問:背格式需要天分嗎?


第二,寫詩寫的是什麼?

而詩的表達方式、內容跟寫作文有什麼區別?寫詩講起承轉合,初中老師教你寫作文講的也是這些;詩所寫的是所見所聞所感,寫作文也是寫所見所聞所感。把白話文換成文言文就摸不到頭腦了?無他,懶惰而已,不但懶惰,還抱著自己不懂也不想別人懂的心態,瘋狂的談所謂的意境,天分,可笑。

第三,天分是什麼?

你努力學習,考試打98分;別人考100分,這兩分就是天分。然而從1~98分需要的是勤奮而不是天份。很多人談寫詩,連字都寫不了,一分都打不到,就開始談天分,談李杜,這不是扯淡麼?古代學個幾個月的童子都會寫詩,到某些人那就變成要天分了?誠然,要到李杜,甚至古代諸名家的水平是需要一定的天分,但連及格分都夠不著的,有什麼資格去談天分?

第四,詩歌不是神秘的

最後提一點,學詩老老實實的背背《佩文韻府》、《詩詞格律》、《詩詞合璧》。不要什麼都不懂就談意境,談靈感,談心靈。等到能用文言寫詩詞並能完整通順表達之後,再來考慮怎麼寫的有風格、有意境吧。


無聊到巔峰


詩詞的創作確實需要天賦。就像搞數學研究的人需要天賦是一樣的。兩者的差別在於形像思維與抽像思維差別。寫詩詞需要形象思維能力強,就是你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細膩的觀察力。比如,白居易聽到落魄的琵琶女夜彈琵琶,一般的人也就僅僅聽聽而已,而白居易則有感而發,寫出千古流芳的著名詩篇《琵琶行》……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線索也僅是離人,思婦的愁怨之情,而他卻寫的千迴百轉,令人回味無窮……特別是那優美的語言,使讀者如飲甘醇美酒……讀著讀著就陶醉了……。這種功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楓葉253196950


不需要,詩歌的核心是情感!

天分與智商緊密相關,但我們往往會誇大它的作用,或者混淆天分與個人成長的獨特性,導致它越說越神,越來越玄虛!而詩歌創作的關鍵在於情感及表達情感的方式,與天分、智商關係不大!

我們都說詩言志,就是說詩歌是用來表達個人情感的,沒有情感的激發,詩歌創作就無從談起!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會有濃淡、深淺之分,而古往今來凡是優秀的詩作無一例外都飽含著詩人那濃深的情感,如李白《靜夜思》之思鄉,屈原《離騷》之報國;再看那些唱和、應酬詩歌,它們終會被歷史淘汰,只能待在故紙堆裡,少有人問津。

有了情感,怎麼表達它對詩歌創作同樣重要,也最能體現詩人的風格及水平的高低!這一點則與個人成長緊密相關,也是我們容易混淆天分的地方。

每一個人出生後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有的人是詩書世家,有的人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則沒那麼幸運,再加上個人努力的不同,大家的性格、知識面、語言表達能力千差萬別,從而影響著個人情感的表達及詩歌的創作。

而性格、知識面、語言表達能力的珍貴之處在於它們的唯一性及穩定性——童年、成長只有一次,不可逆轉!這種唯一性與穩定性大部分是外在環境塑造的,並不等同於天分,即使它也參與了塑造!

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可以認為,任何文藝類別的表達與創作起關鍵作用都不是天分,而是你的唯一性!鼓吹天分要不得!

綜上所述,詩歌創作離不開情感,而情感來源於生活、個人經歷;情感的表達需要技巧,個人的性格、經歷、學識又影響著表達的技巧;所以說情感、性格、學識、經歷這四要素才是詩歌創作的關鍵,天分是次而又次的因素了,可以忽略不計!


宰雲白文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適用於做文章,無疑也適用於寫詩作詞。這就是本身沒有問題,當你讀過的書籍多了到時候,你的認知能力,寫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會隨之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對於詩詞的創作也是如此。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付出了努力,總是會有所回報的。然而,當你熟讀萬卷書後就真的下筆如神嗎?我看也未必。寫文章是需要一定天賦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寫作的天賦和靈感,只看自己勤奮和努力你也會寫出相對較好的文章。可是這樣的文章也不過類似於官樣文章,流於平淡,缺少特色,缺少一種令人眼前為之一亮的靈光。

否則,天下勤奮努力的人多了,為什麼文采過人,讓人過目難忘的文章少之又少呢?這恰恰說明寫文著傳需要天賦和靈感。對於文章的寫作尚且如此,那麼對於鍾靈毓秀的詩詞來說天賦和靈感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了!


歷史上對詩詞有著重要貢獻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他們在詩歌上面的天賦,至今人們也只能望其項背,從來沒有人能夠達到他們的成就和高度,更不用說超越了!

最後引用一首筆者最喜歡的詩仙李太白的經典詩作,來結束此文吧!

夢遊天姥吟留別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是微言戲語,歡迎留言,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