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貧 治病根斬窮根

健康扶贫 治病根斩穷根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源)左側胸腹遭受嚴重燙傷,本因家境貧寒,想要放棄治療,後在新田縣衛計委的幫助下,在北京接受了康復治療——門樓下瑤族鄉青皮源村貧困家庭兒童盤嘉成這樣向記者描述他不久前的一次看病經歷。

據瞭解,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新田縣計生協會生育資金、社會扶貧網、慈善會、衛計、民政等單位先後籌集費用近十萬元,用於小嘉成一期治療。

新田縣,一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在全縣79449名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就有15870人。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支離破碎和辛痠痛苦的家庭。為了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再得病”,也成為了新田縣健康扶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提升醫療保障開始,讓貧困人口“看得起病”

針對貧困群眾看病治病因錢犯難的現實情況,新田縣創新落實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重病兜底保障“三個一批”和“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等保障政策,努力不再讓病魔拖垮一個個辛勞的家庭。

新圩鎮桐木窩村的張鐵生去年在縣人民醫院做了消化道腫瘤手術,今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位於圩上的鎮衛生院做養復治療。又來到位於圩上的鎮衛生院,這是他第3次來做術後養復治療。“我當時入院時沒有繳納一分錢住院押金,只是出具了身份證和醫保證,醫院也很快為我安排了手術,術後出院結算時,我自己僅交了不到10%的費用,其餘部分全給報銷了。”張鐵生告訴記者,要是沒有縣裡的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好政策,估計自己怎麼也拿不出這麼多錢去治病,恐怕也很難活到現在。

為張鐵生帶來人生轉機的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政策,旨在對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入院治療或縣域外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確診的,患有4類9中大病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以及農村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貧困殘疾人進行集中救治,產生的醫療費用除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等綜合核銷及定點醫院減免後,住院實際報銷比例未達到90%的,政府再次進行兜底,即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政策,徹底解決了貧困人口“看不起病”的問題。

同時,新田縣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三提高、兩補貼、一減免、一兜底”綜合保障措施,著力解決貧困人口住院“跑腿墊資”的問題。從8月1日起,貧困戶在縣域內所有醫保定點醫院住院““一站式”結算,即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扶貧特惠保、民政醫療救助、定點醫院減免、政府兜底六項政策資金都通過醫保“一站式”結算系統結算,醫保結算單也將體現各類政策享受金額,貧困人口住院實際報銷比例將達到90%。全縣7944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縣政府以100元/人的標準給予資助,貧困人口實際參保率達100%。

健康扶贫 治病根斩穷根

以加大人員設施開路,讓貧困人口“看得上病”

為加快推進健康扶貧工程,新田縣大力實施城鄉床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完善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把健康“福利”送到群眾家門口。

——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投入大筆資金進行鄉鎮衛生院新建、擴建、標準化改造提質和村(社)衛生室醫療設施設備標準化配置,全縣103個貧困村村衛生計生服務室全部納入了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範圍,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和12個建制鎮衛生院遠程診室建設工程全面啟動。

——深化分級診療和醫共體改革。創建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集醫療、預防保健、老年康復護理和慢性病管理為一體的醫共體;縣級公立醫院與全縣21所鄉鎮(中心)衛生院簽訂了醫療共同體框架協議,實現了縣域醫共體全覆蓋,有效減輕了貧困群眾就醫負擔。

龍泉鎮石甑源村貧困戶蔣作永,身患殘疾,再加上年紀過大,過往看病經常需要乘車到縣城拿藥,十分不便。現在只需到5裡外的毛裡中心衛生院就診,而且藥品種類也相當齊全,這給他的就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以提高醫治能力“破冰”,讓貧困人口“看得好病”

5月10日,新田縣舉辦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專業技術培訓,全縣50人次醫務人員參加培訓。

7月19日,新田縣舉辦鄉鎮衛生院藥事管理暨臨床合理用藥培訓,著力增強藥品採購、臨床合理用藥水平。

……

時間勾畫發展年輪。貧困人口享受到的醫療服務更加優質的背後,是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抓醫療水平的共識更為一致、精力更為集中、措施更加精準。

——開展“組團式”對口支援。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幫扶關係,簽訂幫扶責任書,進行“一對一”(一名專家對一個貧困村)、“人對人”(一名專家對一個鄉村醫生)服務,採取到村衛生室坐診、到貧困家庭上門義診、送醫送藥、免費培訓鄉村醫生、宣傳健康知識等多種形式進行健康幫扶,使貧困村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縣城醫院、縣城專家的醫療服務。

——加大醫療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通過公開招考、高校直接選拔等形式,聘用一大批資質合格、技術過硬的醫務人才和鄉村醫生,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醫生隊伍建設。同時,利用與湖南腫瘤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郴州市中醫醫院、永州市人民醫院等先進醫院的醫療盟友關係,每年選送優秀年輕醫務人員外出進修,不定期舉行“第一目擊者“現場救護技能培訓、鄉村醫生能力提升培訓、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專業技術培訓等活動,不斷提升縣鄉村三級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確保貧困人口看病放心、舒心、安心。

以強化公衛服務“護航”,力爭貧困人口“少再得病”

有專業醫生定時來給自己檢查身體,對於龍泉鎮石甑源村貧困戶李小英來說,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簽訂了家庭醫生協議,定時就會有醫生上門檢查身體,教我如何保養身體,遇到有個緊急情況的時候,給醫生打個電話,一會兒就來了。”說到如今的醫療好政策,李小英告訴記者。

據瞭解,截止7月底,全縣已組建家庭醫生團隊87個,實現對全縣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完成涵蓋貧困人口、慢性病人、簽約服務空巢老人、殘疾人和婦幼保健等對象在內的112450人次的簽約服務,群眾享受到了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

為了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發生,新田縣從2017年開始,除繼續全面實施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等公共衛生項目外,還在全縣範圍內對貧困人口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和健康宣講,並建立和完善了個人健康檔案,為貧困人口提供暖心服務,切實加強貧困人口健康管理。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著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藥方“已經開出,過往的實踐證明,這些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狠抓各項健康扶貧政策的落實,讓貧困人口遠離疾病,迎來小康。”縣衛計委主任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