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孫子關門外 爺爺「情緒中暑」 拳打玻璃 4根肌腱和動脈被割斷

被孫子關門外 爺爺“情緒中暑” 拳打玻璃 4根肌腱和動脈被割斷

繪圖江江

夏季天氣炎熱,時常會讓人感覺煩躁不已。前幾日,江都的老趙(化名)跟孫子鬧著玩,卻被孩子關在屋外。一時進不了屋,老趙暴怒之下,用拳頭砸開了玻璃,沒想到竟導致動脈、神經以及4根肌腱全部被割斷。記者昨採訪獲悉,近期“情緒中暑”的患者不在少數,一家醫院一週能接診十多例。醫生表示,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有著密切聯繫,當遇到持續高溫天氣和外界大環境的變化時,容易引發情緒障礙。

被孫子關在門外

爺爺“暴怒”拳打玻璃

前幾日中午,蘇北醫院東區分院急診科來了一位中年男子,他右手纏著紗布被血浸得通紅。接診醫生連忙剪開紗布,發現他手腕上有一處五釐米的口子,直流血。

男子手上的傷口如何導致?記者獲悉,這男子名叫老趙。當天上午,老趙帶著孫子在家中院子裡玩鬧,突然孫子跑進屋裡,並把門反鎖不讓他進來。當天天氣炎熱,老趙在屋外等得焦急,見孫子就是不開門,他突然怒火上頭、情緒失控,舉起右拳對著窗戶便是一頓猛砸。“哐當”一聲,玻璃被砸碎了,而老趙的右手腕也鮮血直流。

聽聞消息,家人趕緊帶著老趙來到當地衛生所救治。由於條件有限,經過簡單包紮,老趙被緊急送往了蘇北東院。“患者傷口很深,比割腕傷還嚴重。”醫生梁海濤檢查後發現,患者不僅橈動脈斷裂,正中神經斷裂,同時4根肌腱也斷了,“人體手腕總共也就9根肌腱,這一拳頭下去幾乎斷了一半。”

小夥處處抱怨

持續高溫他情緒中暑了

小王30歲,是一家廣告公司的銷售代表。半月來,其家人發現他精神不振,說話不耐煩,易發脾氣,遂陪小王來到五臺山醫院看心理醫生。

面對醫生,小王表示,自己半月來做事不順利,和客戶談協議的時候也常常語無倫次,緊張煩躁。這導致多位客戶對其工作不滿意,因此受到客戶的拒絕和投訴。“到家後,家人又埋怨我的種種不好。我本身情緒就不好,一下子就更加煩躁了。”小王表示,這段時間,自己吃飯也變得沒了胃口;晚上本打算靜下來看協議,為明天拜訪客戶做功課。結果天熱又有蚊子,更是攪得自己心神不寧。

小王在心理科診室中短短的幾句話,充滿了各種抱怨的情緒。“仔細分析小王的病情,不難發現有一條主要的線索就是暑期高溫。”揚州五臺山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周朝昀認為,因為高溫,小王上班心情煩躁,遇到複雜的工作情況難以駕馭;因為高溫,小王身體不適,吃飯睡眠均受到影響,出現精神不振;因為高溫和蚊蟲叮咬,小王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準備次日工作,導致工作繼續惡化,出現焦慮情緒。因此,小王的病情符合“情緒中暑”的表現。

一週接診十多例

高溫容易引發情緒障礙

“高溫容易引發情緒障礙。這一週來,我們門診就有十多個類似的患者。”周朝昀告訴記者,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時,人的情感障礙發生率會明顯上升,又被稱為“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的罪魁禍首是高溫天氣,高溫氣候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明顯增強。另外,這種夏季情感障礙的發生,除了氣溫的變化以外,還與人的出汗多少,以及睡眠時間和飲食不足有關。因為這時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慾不好,使得體內電解質代謝產生障礙,因而影響大腦神經活動,令人發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異常。

如何避免情緒中暑呢?醫生提醒,在炎熱的夏季,要注意勞逸結合,做好自我的時間管理。參加游泳、滑冰等全身運動,不僅可以增強耐熱能力,而且有利於疏解內心壓力。根據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應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定時定量飲食,養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習慣,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是保證心情舒暢的法寶。

此外,在心理上要學會放鬆。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經常聽聽舒緩的輕音樂,當然也可以靜坐沉思,閉上眼睛想像森林、藍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涼爽的情境,對事情保持心平氣和。當然,如果盡了力卻還是處在“情緒中暑”狀態難以自拔,那就應該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心理諮詢。

記者 王詩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