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館」感受鐵人精神 走進大慶王進喜紀念館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在黑龍江省調研時,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並勉勵幹部職工適應新時代要求,繼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三老四嚴”精神,為黨分憂、為國爭光,拼搏奉獻、崇廉拒腐,不斷創造新的業績,為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作出貢獻。為真實再現鐵人王進喜愛國主義、忘我拼搏、艱苦奮鬥、科學求實、無私奉獻的精神,根據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展出資料,本網網上展館推出“感受鐵人精神 走進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專題。

鐵人王進喜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典範,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

鐵人王進喜為何被稱為“鐵人”?“鐵人精神”的偉大之處從何體現?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幹部,王進喜如何做到率先垂範、廉潔自律?新時代幹部職工怎樣繼承弘揚鐵人精神,再創輝煌?要了解這些問題的大難,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歷經苦難 赤誠報國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在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裡。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王進喜受盡苦難。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他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性格,也增強了他對光明、自由生活的嚮往和期盼。1949年,玉門獲得解放。王進喜從此翻身得解放,當家做主人。1950年,他通過操作考核,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他把樸素的階級情感昇華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化作奮發思變的行動。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後不久,又擔任了鑽井隊長,他帶領貝烏5隊全力打好翻身仗,提出“月上五千,年上雙萬”的口號,創出月進尺5009.3米的全國鑽井最高紀錄,成為“鑽井闖將”,推動了全國石油鑽井事業的發展。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乳名“十斤娃”。圖為王進喜故居。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他人生的一個里程碑。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53年3月27日,貝烏5隊(1205隊的前身)成立,當時的玉門油田只有6部鑽機。貝烏是蘇制鑽機名稱的漢譯音,5隊是按井隊成立時間順序排列的。1955年3月,王進喜調入貝烏5隊作司鑽。這是當年王進喜和隊友們打井的石油溝。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56年6月,王進喜任貝烏5隊第三任隊長,成為玉門油田48個鑽井隊長中的一個。他帶領全隊拼命大幹,當年進尺超過萬米,比1955年全年進尺翻了一番,提前超額完成任務。這是他與隊友在井場合影。左二為王進喜的入黨介紹人、貝烏5隊第二任隊長王家訓,右一是王進喜。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貝烏5隊榮獲石油部頒發的“鑽井衛星”紅旗。王進喜說:“這面紅旗的光榮,是黨的光榮,是玉門市6萬人民的光榮。”圖為王進喜手擎“鑽井衛星”紅旗。

為國分憂 艱苦創業

20世紀60年代第一春,在外受經濟封鎖、內遇自然災害的嚴峻形勢下,松遼大地上展開了一場震驚中外的石油大會戰。在這場具有轉折意義的奪油大戰中,鐵人王進喜以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帶領貝烏五隊(1205鑽井隊的前身)知難而進,提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號,以震撼民族的英雄壯舉,帶動大會戰迅猛發展。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油田,甩掉“貧油落後”帽子,成為英雄的鐵人。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0年初,石油工業部部長餘秋裡點將,調玉門王進喜等隊赴松遼參加石油大會戰。王進喜在玉門動員大會上發言,請求儘快開赴大慶。圖為王進喜請纓石油大會戰。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0年3月25日,王進喜和1205鑽井隊隊員抵達濱洲鐵路線上的薩爾圖火車站。圖為1205鑽井隊到大慶。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0年4月2日,1205隊鑽機到了。王進喜說:鑽機到了沒吊車卸,我們絕對不能等,革命不能等。我們幾十個人就是幾十個吊車,幾十個人就是幾十個拖拉機。我們人拉肩扛也要把鑽機全部拉上井場。圖為王進喜和隊友人拉肩扛運鑽機。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0年4月14日,1205鑽井隊到大慶打的第一口井——薩55井舉行開鑽典禮。王進喜決心打出鑽井新紀錄,早日拿下大油田。圖為薩55井舉行開鑽典禮。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0年4月29日凌晨,1205隊往第二口井搬遷時,鑽桿滾堆砸傷了王進喜的右腿。第二口井(2589井)地處高壓區,打到700米深時,突然發生井噴,強大的氣流裹著泥漿衝出井口,竄起20多米,如不及時壓住,就會井毀人亡。沒有重晶石粉,就用水泥填井。水泥加到泥漿池裡,由於沒有攪拌設備不能有效融和。王進喜忍著鹼性泥漿對腿傷的灼痛,用血肉之軀奮力攪拌泥漿,英雄的壯舉定格為精神的永恆。圖為王進喜帶傷壓井噴。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王進喜一心要多打井快打井,早日甩掉“貧油落後”帽子。他晝夜頂在井場。來大慶後,王進喜被安排住在房東趙大娘家,但他一直吃住在井場。趙大娘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心疼地對工人們說:“人是鐵、飯是鋼,整天不吃不睡怎麼行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這件事彙報到石油工業部部長、會戰工委書記餘秋裡那裡。餘秋裡高興地說:“大娘叫得好!我看大會戰第一個英雄就樹王進喜,名號就叫“王鐵人”。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報》刊髮長篇通訊《大慶精神大慶人》,首次向外界公開報道大慶油田。第一次提出“大慶精神”這一名詞,稱讚大慶人是“一支穿著藍制服的解放軍”。

腳踏實地 求真務實

鐵人王進喜是吃苦耐勞、敢打硬仗的實幹家,更是堅持把沖天革命幹勁和嚴格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的典範。他尊重知識,刻苦學習,勤于思考,勇於創新,取得一系列技術革新成果,推動了鑽井技術和工藝的發展。他善管理、求實效,苦練硬功夫,用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指導打井實踐,確保工程質量,為油田負責一輩子。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為打好高壓易噴井,王進喜帶領工人研究改進泥漿泵。圖為王進喜研究改進泥漿泵。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王進喜敢於堅持原則,嚴格要求,對工作中的質量問題,他一個也不放過。他教育職工幹工作要高標準、高質量,要經得起子孫後代的檢查。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會戰初期,由於部分鑽井隊過於追求速度,一度出現質量問題,就連1205這樣的標杆隊也打斜了一口井。為了教育職工重視質量,王進喜帶領1205隊職工把那口剛剛超過規定斜度的井填掉了。有人說:“填掉這口井,就給標杆隊的隊史寫下了恥辱的一頁。”王進喜說:“我們填掉的不僅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標準、老毛病和壞作風。”

率先垂範 廉潔自律

鐵人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幹部,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他牢記黨的宗旨,功高不自傲,密切聯繫群眾,滿腔熱忱地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他對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我們樹立了勤政廉潔的公僕形象。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當了幹部的王進喜,仍把自己當成一名鑽工,心不離井場,身不離勞動。為掌握第一手的生產動態,王進喜經常深入基層參加勞動。這是他在打掃鑽臺衛生。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會戰初期,糧食定量低,職工們吃不飽,王進喜就叫老伴把玉米麵炒好,裝在這個袋子裡帶在身邊。每到吃飯時就抓把炒麵用開水衝好了來充飢。有時乾糧袋忘記帶了,就藉故走開餓一頓,從不吃井隊的飯菜。餓上一兩頓,對鐵人來說,是常有的事。在鐵人身上充分展示出一名共產黨人廉潔自律的優秀品質。圖為王進喜用過的乾糧袋。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鐵人同母親商量後給全家定了一條規矩:公家的東西一分也不能沾。鐵人有嚴重的關節炎,上級領導為照顧他,給他配了一臺威力斯吉普車。王進喜就用它來送料、送糧、送菜、拉職工看病,成了大隊的公用車。這臺車工人、幹部都可以用,唯獨自己家裡人不能用。老母親病了,還是大兒子用自行車推著奶奶去衛生所看病。王進喜千方百計為職工家屬解決落戶和就業困難,但自己的親戚從老家來找他給安排工作,他一個也沒給辦。

鞠躬盡瘁 奮鬥不已

鐵人王進喜一生光明磊落、追求真理。“文革”期間,他堅持為黨工作,不顧個人安危,旗幟鮮明地捍衛大慶紅旗;油田生產形勢惡化,他忍辱負重,排除干擾,深入基層組織生產,千方百計做解放幹部工作,扭轉原油“兩降一升”的被動局面;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心繫石油,心繫群眾,嚮往未來,決心要“再幹20年”。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5年7月24日,王進喜參加石油工業部政工會,做了題為《為石油事業艱苦奮鬥一輩子》的報告,首次提出了“全國每人每年半噸油”的奮鬥目標。圖為參加石油工業部政工會。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66年國慶期間, 鐵人應邀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作報告,演員李光復在後臺見到鐵人,就請他簽名。鐵人就在這本《毛主席語錄》上寫下了內涵豐富、充滿哲理的“五講”。圖為王進喜為演員李光復題寫的“五講”及鐵人“五講”的深刻內涵。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70年10月1日,王進喜抱病參加國慶觀禮,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遊行隊伍。在天安門城樓,他遇見了鄧穎超,鄧大姐關切地詢問他的病情,他樂觀地說:“等病好後,一定回大慶再幹他20年,請總理放心!”暢想著未來的鐵人哪裡知道,此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大夫們正在為治不好這位英雄的病而流淚。圖為王進喜參加國慶觀禮。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47歲。11月18日,玉門油田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圖為玉門油田追悼大會。

鐵人精神 薪火相傳

鐵人王進喜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業績不朽,精神永存。他用終身實踐所創造的鐵人精神,猶如基因和血脈一樣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中不斷傳承,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發揚光大,內化為人文品質,鑄造成精神動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鼓舞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大慶油田始終是培育和生長英模的沃土。在鐵人精神的感召下,英模輩出,群星璀璨,像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引領著大慶石油人不斷創造佳績。圖為新時期鐵人王啟民。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在大慶油田有許多以鐵人命名的道路、學校、街道、廣場、公園、橋樑等,表達了人們對鐵人的無限懷念。1988年9月,鐵人生前工作、生活過的地方紅崗區八百垧建成了鐵人公園。圖為鐵人公園。

「网上展馆」感受铁人精神 走进大庆王进喜纪念馆

以“鐵人”命名的基層班組——鐵人機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