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任職12年,他爲連江寫下一份特殊的「總結」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文 | 海天襟懷

古稱十二年為一紀,《國語》曰:“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福建連江,東瀕臺灣海峽,與馬祖列島一衣帶水,江海相連,山水相擁,讓一代代戍邊衛疆官兵“願得韶華剎那,開得滿樹芳華。”如今,一紀芳華雖已定格海連江,卻時常讓人魂牽夢縈。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八一”建軍節期間,每當看到微信群裡戰友們轉發的老照片和傾訴的舊日情,特別是那“也許是過分的愛你,我才穿上這身軍衣,告別家鄉的溫暖,走向遠方的風雨……”的戎裝抖音,猶如不久前在連江黃岐半島肆虐的“瑪莉亞”颱風,難覆平靜,念茲在茲。

那年的初秋,帶著在原南昌陸軍學院“洪爐鑄劍”的激情,雖未能回到入學前的老單位,卻和銀煌、航力、小春、徐永等來到一個叫連江的海防一線,開啟了我們的詩與遠方。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2007年6月,作者(右)與戰友合影。

01

準確地講,真正走進連江,應該是和徐永到鄭州參加完為期半年的專業培訓後。那是次年的2月2日,當我們倆帶著乾冷的北方寒流匆匆趕到閩運車站時,天空已伸手不見五指,但寒冷卻絲毫不亞於北方。就此分別,徐永去了縣城附近一個叫杜堂的鄉村,而有著福州“天涯海角”之稱的北茭則在等待著我的啟程。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翻越十八灣、盤旋沿海路、穿過小村莊,綿綿細雨、點點漁火,陣陣海風、絲絲寒意,加之出租車司機漂移般的駕駛技術,我不免生心害怕。記得在路過橫塍村沿海公路時,為給自己壯膽,我把電話打給了剛到安徽蕪湖報到的梁楊,倆人在電話裡唱起了當時唱遍大街小巷的《兩隻蝴蝶》……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載著翻江倒海的軀體終於到達目的地。而此刻,文滿、敏蔚兩位老大哥和樹煒、善猛等兄弟早已在黑暗的寒風中等候多時,頓感一股暖流驅散了心頭的寒意。如今,隨著連江疏港大道沿海公路和黃岐——馬祖“小三通”航線的開通,飛馳在寬敞的公路上,黃岐半島的點點漁帆、碧海藍天盡收眼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誰又能忘記當年安凱鄉郭婆嶺十八灣的滋味?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偶開相冊,時空流轉,時代變遷,對比浙江舟山定海古城,思緒回到位於閩江口北岸,素有“閩江北喉”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的連江定海灣,不禁想起了現已回安徽蒙城工作的明明,那是一段青春啟蒙的日子;對比湖南的長沙市,思緒回到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震驚全國的“黃岐海盜”,如今已是初具現代化氣息的長沙村,不禁想起了現已在長沙市安居樂業的小科,那是一段患難與共的歲月……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偶翻剪報,2006年6月14日《福州晚報》刊登的《郭沫若在連江黃岐賦詩》一文敘述:1962年12月21日,70高齡的郭老站在黃岐半島嘉池山上,遙望彼岸,詩興大發,揮毫賦詩一首,詩云:和暖如春意欲融,嘉池山上鼓東風;東西犬島波濤外,南北竿塘煙靄中;美帝跳梁同狐鼠,臺澎解放待英雄;一朝令到軍旗展,日月潭邊馭六龍。後來,這首《在黃岐》也成了我到機關任職時製作單位情況介紹片的引言,黃岐半島“祖國東南一半島,敵人心上一把刀……”的豪邁詩句在官兵中也廣為傳頌。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夜深人靜,再憶北茭,這個堪稱東方威尼斯的千年海島漁村,不僅有著“天之涯、海之角”的北茭鼻、蛇龜吻等奇特景觀,更有著穎華、福華、軍華、文哲、軍濤,楊毅、述軍、李俊,銘勇、肖波、肖應等兄弟的深切情誼和戎馬倥傯。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02

川石島,閩江口的璀璨明珠。那年仲秋,和劍勇、成龍等兄弟順江而下,第一次踏上這個面積僅3.18平方公里的小島。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在這個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小島上,我熟知了“五虎守門”“雙龜鎖口”等歷史典故;也讀懂了19世紀英、美、日、法等國在島上建設白墅群、大東電報局、海洋氣象站、美式教堂的歷史背景;還得到了河沙場的老陳和以捕撈為生的陳姓父子、養鴨場的老董、海軍山舉重基地的阿朱等島上群眾的理解支持;更難忘記科傑、黃鑫、國池、國強、志明、志剛、阿輝、泰君、翔子等兄弟的同舟共濟和紅軍、黃金、柳坤、樹波等老海島的無私奉獻。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對川石島更深刻的認識,應該是到機關任職後。為迎接民政部領導春節上島慰問,在杜江老大哥的帶領下,我們以琯頭碼頭為起點,收集了大量有關閩江口沿途水文氣象、海上通道、經濟狀況、民俗風情、戰場遺址、歷史典故等資料,並整理編印成《閩江沿途歷史花邊》小冊子。為參加上級組織的先進事蹟巡迴演講比賽,和龍華用了三天時間對島上的領導關懷、血色歷史、風土人情、勵志故事、發展成就等進行了深入挖掘,讓“海軍山”“英國房”“萬人坑”“千里眼”等故事更加走近官兵、激勵新人。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不曾忘記,在隨行省軍區主要領導上島視察期間,當航行至長門炮臺附近水域,首長隨機詢問跟航的嬋軍同志,中法馬江海戰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因剛參觀過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對這段歷史有所思考了解,所以他回答原因、總結教訓、借鑑意義一氣呵成,深受肯定。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不曾忘記,向守志老將軍“芭蕉山下出英豪,黃土沃裡練精兵”的親筆題詞,激勵著一代代官兵像“鋼釘”一樣紮根海島;作為福建省舉重基地發源地的“海軍山”,從這裡走向世界的石志勇、張國政等奧運會舉重冠軍,他們用“勇拼博、胸懷祖國,灑熱血、稱雄天下”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官兵“見第一就爭”的拼博意識;肅立在“川石島日軍受降遺址”“萬人坑遺址”和“大英東情報站遺址”前,官兵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的鏗鏘誓言,依然縈繞耳旁、催人奮進。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現如今,上島的遊客可觀賞海上日出,探訪戰場遺址,遠眺馬祖列島,近觀閩江勝景,還可逐濤戲浪、觀海聽濤、沙灘拾貝、篝火晚會,和親朋好友盡情體驗海島的別樣情趣,可大家是否瞭解過這座美麗小島背後的神奇故事呢?

03

敖江,發源於鷲峰山東南麓, 福建省內第六大河流,經流連江縣內敖江、鳳城、浦口等鎮。鳳城鎮,古稱溫麻屯,因城域形似展翅鳳凰而得名,是連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玉泉山,傳言唐玄宗踏上此山時,見山中冰清玉潔的甘泉汩汩流淌,興然所至,賜名玉泉,由此得名。那年植樹節,與駐地幹部群眾共同種下的那片香樟林,應該已綠樹成蔭。

青芝山,素有“寺產靈芝聞海外,山稱百洞重江南”之說,董應舉、左宗棠、林煥章、林森、趙樸初等歷史名人無不留下故事和墨寶。站立蓮花峰頂,俯瞰閩江口,百舸爭流,天風海濤,景色蔚為壯觀,不知何時能再登峰頂。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覆釜山,古人題詩云:“蒼巖幹尺曉煙消,島嶼微茫海色遙,無數亂峰皆足底,不知身已近青霄。”把山上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曾霧天行走山上,似置身雲端,有如羽化成仙之感。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不曾忘記,在104國道旁的某個小山村,與甘於寂寞、勇於堅守的克深、海龍、曰曉、錦偉等兄弟,在業餘時間幹起了拆舊房、修新路、砌護坡、挖池塘、鋪草皮的行當,此等經歷也許不會再有;文超、楊磊深夜冒著大雨協助當地刑警查辦案件的插曲,也是終生難忘;某高新建材有限公司洪董事長傳授的創業經驗,倍感終身受益;傳友、貴樂、偉華、張偉、劍城等老大哥的關心幫助,更是刻骨銘心……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不曾忘記,閒庭敖江休閒步道,以電影《摔跤吧·爸爸》作引題,在春明、江昆兩位兄弟離別之際,深情寫下的告別辭。

不曾忘記,參與軍地共建“百連百村結對子,軍民融合促發展”活動,連江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回首北門路,邁步新徵程;一紀芳華海連江,出走半生仍少年。

雖已離開,但仍關注,前期的颱風肆虐,看到朋友圈轉發的視頻,無不留下祈禱和祝願。我們堅信,“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第二故鄉連江,必將更富實力、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荐读」任职12年,他为连江写下一份特殊的“总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編 | 陸雄飛

刊期:150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