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爲何要爲多爾袞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呢?你怎麼看?

密探零零發


公元1642年9月,皇太極暴病而亡。

為爭皇位,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劍拔弩張。這時的多爾袞有兩個選擇:第一是與豪哥格刀兵相見,第二是讓步。刀兵相見必然內耗,滿清正盛的勢頭會減弱,大好的形勢有可能喪失。最後多爾袞選擇了讓步,擁立福臨也就是順治繼位,順治年幼,由他攝政。



從多爾袞的所作所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看重皇位,但他更看重大清利益。在他的心裡,國家利益至上,個人利益排在了第二位。

1643年,順治登基,年僅六歲。多爾袞率領八旗子弟進入關中,定都北京,問鼎中原,奠定了大清帝國的基礎。多爾袞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多爾袞當攝政王期間,殺死豪格,打擊異己,排除同為攝政王的齊爾哈朗,抬高自己所在旗的地位,正真掌握了朝廷大權。而他本身就是親王,擁有當皇帝的資格,要是有心,廢掉順治自己當皇帝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可他沒有那麼做。

多爾袞沒有兒子,從他弟弟鐸多那兒過繼了一個。多爾袞自己不當皇帝也行,但他完全可以把順治換掉,讓他過繼來的兒子當皇帝。多爾袞也沒有那麼做。

多爾袞死後不久,順治帝先是厚葬,跟著就是掘墓鞭屍,削去了他一切榮譽。順治給多爾袞定的是大逆之罪。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順治定的大逆罪,根本不成立,他只不過是洩私憤,同時為維護皇權利用多爾袞罷了。

歷史會給多爾袞客觀評價,乾隆給不給多爾袞平反都是一樣的,因為多爾袞沒有後代,平反也改變不了什麼。乾隆給多爾袞平反,只是彰顯自己多麼客觀,多麼公正,多麼偉大,如此而已。

個人觀點,歡迎加關注討論。


豫有得


多爾袞當政期間,滿清得以入主中原,如果多爾袞不平反,那麼滿清入關難道是錯誤的?所以多爾袞必須得平反。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年僅17歲即跟隨皇太極出征,因功成為正白旗主、睿親王。從1643年開始輔佐6歲的順治帝,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在一片石戰役中擊敗李自成,奠定一統中原的基礎,並被封為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死後被清算,在於生前行事多有超越臣子之處。1646年,多爾袞把順治皇帝信符搬到自己府上備用,使用的禮儀種類和皇帝一樣均為20種,甚至下令諸王不得入朝辦事,只在多爾袞府上聽候命令。

種種事蹟,不僅順治帝不容多爾袞,許多滿清貴族也多有不滿,故在多爾袞死後僅幾個月,多爾袞就被清算,被定了14條大罪,剝奪了一切封賞,並挖墳曝屍。



多爾袞被定罪的主要原因是身前樹敵太多,又對順治帝多有不恭,故死後無人能替多爾袞挽回局勢。而隨著順治帝逐漸長大,與攝政王的權力之爭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如果多爾袞長命,不是39歲就橫死,也會和順治帝起衝突,那時的多爾袞要麼篡權,要麼成為鰲拜



多爾袞雖然死後被清算,但是功績卻沒法掩飾。作為時任滿清的當政者,多爾袞是滿清入主中原的首功,後來的滿清皇帝都是繼承攝政王的政治遺產的,如果多爾袞大逆不道,那麼滿清入主中原的行為算什麼?也是大逆不道嗎?



所以給多爾袞平反是必然的,因為銀影響滿清政權的合法性問題,不平反是要動搖國本的。多爾袞被定罪,是滿清內部矛盾的爆發,不平反是動搖國本,所以兩害取其利,只能給多爾袞平反了。



多爾袞的平反是必然的,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在古代有後為前朝修史的傳統,用以證明正統。

多爾袞作為滿清入主中原的首功,需要等明史修訂完畢,完成對明末歷史的官方闡述才能給出符合滿清利益的評價,而明史,正是在乾隆年才修訂完成的,故乾隆給多爾袞平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采薇讀史論今



所以乾隆43年,乾隆不單單給連康熙都未翻案的多爾袞平反,還對之前宗室因故削爵和罷出“玉牒”的多鐸、豪格、允禩等人進行平反。代善配享太廟,恢復多爾袞睿親王封號,多鐸、豪格恢復親王封號配享太廟,允禩恢復宗室。


同年,總矛盾在一個意外中爆發。乾隆第三次出巡盛京,收到了一個叫金從善的秀才的請願書,請求他立皇后和太子。這本來也沒啥,歷朝歷代文官”爭國本”的事多了,但觸怒乾隆的一句話是“以不正之運自待”。這句話的意思大致是不想拿自己當“合法之主”了?

乾隆雖然牛逼哄哄地回道,我本蠻夷之主。我才不按照你們那套迂腐章法行事呢。


這事放在一個漢人政權下,即便皇帝再昏庸,至少會有一幫言官站出來說話。而對於一個滿清皇帝而言,這絕對是挑釁。於是一怒之下,將金從善殺了。

但是這事讓乾隆深刻認識到一個問題,原來雍正欽定的太子永連死後,自己一直未立太子。原因很奇葩,就是沒想到自己能活這麼久。

而拿什麼抗拒中原王朝“法統”的這一套?乾隆三步走。

第一步,給承諾。重申自己當初繼位時的承諾,不超過康熙的在位年數;

第二步,拉攏滿洲宗室,大規模翻案。這裡也就是為什麼連多爾袞、胤禩也被翻案的原因。

第三步,加強文字獄控制。同年年底,終於對徐述夔案進行“宣判”,這個徐述夔因為寫了一首詩《一柱樓》,被認為影射。結果,將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徐懷祖戳屍,其孫徐食田論斬。失察的江蘇布政使陶易、列名校對徐首發俱斬監候。已故的禮部尚書沈德潛曾為徐述夔寫傳,內有讚揚徐述夔“品行文章皆可法”的內容,乾隆帝便也命將其御賜碑仆倒,磨毀碑文,並撤出鄉賢祠。


當年順治打倒多爾袞是為了鞏固權力;康熙打倒鰲拜是為了鞏固權力;雍正打倒胤禩是為了鞏固權力。而乾隆平反他們,也是為了鞏固權力。這就是“十全老人”乾隆。


炒米視角


按照《清史稿》的說法,清高宗在乾隆三十八年就準備為多爾袞平反,安排內務府派員修繕多爾袞墳塋,要求近支王公以時祭掃。五年後,乾隆四十三年,直接下詔給予平反。所講的原因如下:一是睿親王多爾袞掃蕩賊氛,奉世祖車駕進入北京,成就了大清一統帝業。二是死後為蘇克薩哈所誣陷,當時順治帝時值沖齡沒有親政,經由諸王定罪解除了封爵。三是為多爾袞開脫,說如果多爾袞有異志,兵權在握時就可以僭越稱帝,不會在死後斂以龍服。四是多爾袞不但未謀反,反而是制止謀反的忠臣。並舉例實錄記載說,在皇太極去世後,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請多爾袞即皇帝位,多爾袞說:“若果如此言,予即當自刎。”誓死不從,於是便擁戴順治帝即位。並對各王公大臣講:“自今後有忠於上者,予用之愛之;其不忠於上者,雖媚予,予不爾宥。”五是多爾袞的事蹟非常令人感動。乾隆講,他每覽《實錄》至多爾袞捨身維護順治統治處,未嘗不為之墮淚。基於以上五點,應該為睿親王平反:追還封號,追諡曰忠,配享太廟。依親王園寢制,修其塋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襲罔替。

以上是官方說法,民間則另有說法,如孟森編的《清代野史》中對此事的說法:多爾袞盜嫂,又奪豪格妻,宣淫致疾,乃獵於塞外而死。“逾年,福臨親政,年已十四,稍知人事,聞而恥之。乃託以謀叛,追削其封。越三傳至弘曆,思掩其跡,仍復之”。

我們且不說盜嫂事否屬實,順治十四歲不應是個不懂事的孩子了,而且當時有孝莊皇太后在,不能說蘇克隡哈等就能決定追削睿親王王爵事。所以乾隆所講第二個理由不成立,其它四個理由是存在的,但不是在乾隆四十三年才存在,而是在順治年間追削睿親王王爵時就存在。所以,乾隆是皇上,他想給睿親王平反,就能平反,原因是可以製造的。康熙、雍正都是聰明絕頂的皇帝,為什麼不給睿親王平反呢?時機不成熟、治理國家的環境不需要。而到了乾隆四十三年,條件成熟了,江山穩固了,皇權穩固了,為了收買人心,給人以皇家不會負心的形象,先是給雍正朝因與雍正政見不合而受打壓,削皇籍的皇族、皇親平反,接著又打又拉漢族知識分子,如曾靜、查嗣庭的子女也給予出路等。最後輪到睿親王多爾袞,均是政治需要。


二曲人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12月,清朝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因狩獵墜馬受傷,一個月後在河北灤河去世,年僅三十九歲。隨著多爾袞的去世,順治帝開始了對多爾袞的清算,正式宣佈十四條罪狀,取消一切封典,挖墓崛屍並鞭撻其屍體,割下頭顱,並把多爾袞屍體公之於眾。



多爾袞對於清朝能問鼎中原直至統一全國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無論是消滅南明小朝廷還是殲滅李自成農民軍都居功至偉。

順治六歲登基,由於尚且年幼,政事無法自理,由叔父攝政王多爾袞輔政。順治二十四歲染天花暴斃,死後由其第三子玄燁繼承大統。從順治死後的尊號可以看出,雖然是大清第三位皇帝,但是尊號卻是清世祖,這與他是滿清第一個入關的皇帝不無關係,他的父親皇太極尊號才是清太宗,可見入關對於愛新覺羅家族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後世的影響程度。



清朝入關的第一功臣多爾袞,其生前榮耀無以復加,先是叔父攝政王,後累加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由於權柄日重,逐漸生出擅權專政、飛揚跋扈之心。年幼的順治帝長期在其影響之下,逐漸留下童年陰影,強大的自尊心與尊嚴日益受到挑戰。以至於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宣佈十四條大罪,掘墓挖屍,剝奪生前一切榮耀。

而之後作為順治帝的曾孫乾隆為什麼推翻自己太爺的決策,為多爾袞平反恢復其睿親王的封號呢?



1、在其經歷了清初動盪之後,到乾隆統治時期,滿清政權已建立一百多年,其統治已經非常穩固。在這種情況下,乾隆為了統一思想,鞏固皇權,相繼為康熙時期參與“九龍奪嫡”的幾個皇子、阿哥們平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為順治時期的攝政王多爾袞平反。所以為多爾袞平反更多的是一種政治需要,並不是說乾隆多麼的性情中人或者嫉惡如仇。

2、是認為多爾袞不存在謀反

乾隆說:“夫睿王果有異志,則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進而又說:“攝政幼年,威福不無擅專,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就是說謀反不存在,飛揚跋扈,擅權專政肯定有,但是這些不足以如此對待對大清有定鼎中原之功的多爾袞。



3、主要還夾雜一些個人情感在裡面,乾隆同情多爾袞遭遇。以至於以非常同情的語氣說:“乃令王之身後,久抱不白之冤於泉壤,心甚憫焉”。



其實這些都是其表面原因,其根本原因在於多爾袞對清朝的貢獻太大了,有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之功績。對待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功臣,平反利於穩定人心,鞏固皇權。再加上乾隆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務必追求十全十美。對所有存在爭議的事情重新定義,是進一步穩定宗室內部團結,調節歷史矛盾,收穫美名的一個重要舉措,所以乾隆也成為有清一朝平反最多的一個皇帝。


慕山曦侃史


政治需要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不僅僅多爾袞被平反,包括鰲拜、康熙八子九子十子在內的之前被奪爵被下獄的都陸陸續續被平反。

因為,這些人更多參與了最高位置的爭奪,是清朝愛清覺羅家族內部的爭鬥,有些人勝出,有些人失敗,但是這些失敗的人,說實在話,還有自己的家族和人脈,這些家族和人脈依然還是清朝統治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然,康熙不能平反鰲拜多爾袞,雍正不能平反自己的八弟九弟們,這些責任自然而然就轉移到乾隆的身上。

當然,乾隆朝,我一向認為,是清朝盛極而衰的重要關口,所以我們看到了乾隆晚期眾多的農民起義。此時平反多人,當然也有著希望政局穩定的希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