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的死因

三个和尚的死因

现在人们在看问题的时候都很爱用经济的眼光进行一下多角度解读,比如,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这几年都变成了公司,彼此患难的真心在作者笔下硬生生的变成了员工之间的尔虞我诈,最后作者还在你惊讶的同时给你了一个答案,之前你没看出来是因为你没遇见我,现在好了,我书出版了,赶紧买,我不说你丫一辈子不道……,是,没有你们老百姓也不用知道那些内幕,手上做嘴上说,之后告诉你现实,自导自演还自宣传,你没把书直接放顾客床头柜上还是要比蛮夷强一些的,但上来就是一个大标题“唐僧的队伍不好带”之类的,这也是没谁了,看着你们瞎改,一天闹哄哄的,我决定还是自己来斜批一下,静静心……

经济博弈论是计算利弊,其实并不适合用在这些出家人身上,因为虽说渴死了,但也没说是假和尚啊,哪出家人身上是不计得失的,至少争取的目标不是这个,但故事有咱就尝试分析下真正原因,方法可以安博弈论来:

1. 三个和尚,在个体上是最接近的群体,所以思维方式是相近的

2. 一天中打水会占用很多念经书的时间,出家人又都不计物质得失谁都会去给别人打水

3. 那么甲乙丙三个和尚去打水是等概率的,如果甲去打水,在整体上是百分之33.33…的几率,对甲自己而言当误读经书的概率是100%,所以做为一个勤奋和无欲无求的和尚他的选择是忍耐(一种修行)继续学经,这是最优选择,对其他两位和尚也是同理,你说渴死不是很不值嘛,那咱们说完支出再说说收益值不值得

和尚的生活目标是学经开悟求死(远离尘世),所以说僧人乱世避世,盛世化缘…不要功利的看,因为这世界在他们看根本就不美好,人性存恶,好的时候教教你们,不好时躲你们远点,是不是很正常…说远了,再说回来既然追求是开悟仙逝(或者成佛)最终的开悟,那么为人时间长短就不是必要考虑的因素,相反可能并不追求长,所以只能说他们的世界你不懂;那你问自杀不就完了嘛,你又to样了是不是,自杀是有罪的,原因太复杂,你所想知道有时间我单和你说,或者你百度一下一星期也就明白了(百度不给我开点工资是不是对不起我,算了( ´◔‸◔`)),所以自杀不行,只能开悟,坐等,有时很无奈,那么说了这些我们来真正算一算吧:

1. 甲去打水,当误学经时间(负收益)

2. 打水回来单纯在时间上继续生存(零收益)

3. 不去打水继续念经忍耐痛苦(正收益)

4. 因为口渴放弃念经(负收益)

5. 在念经中去世的收益概率值大于日复一日打水老死的收益概率值

6. 因为寺院整体没水造成的去世非个人原因(负收益为零)

到此我们应该明白了,三个和尚的真正死因(也可能成道),是追求和自度…在此模式下他们选择了最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