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本力量打通航天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路徑

(原題:航天科技集團用好航天專利基金、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以资本力量打通航天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隻基金成為航天技術進萬家的重要推動力量。

航天科技集團擁有有效專利2萬多件,存量專利如何盤活?

兩年前,航天科技集團通過所屬航天投資控股公司,聯合北京市地方引導基金及其他央企、地方國企成立航天專利基金,經過兩年多探索,資本的力量正打通一條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路徑。

三大模式讓科技成果增值

在中國樂凱所屬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CTP版材的投資項目中,航天專利基金成功助力該項目跨出盤活存量專利的重要一步。

目前,樂凱華光在免處理熱敏CTP版材技術研發上再次取得技術突破,該項技術打破了多年來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試生產產品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2017年,航天專利基金為樂凱華光注入資本“加速劑”——出資購買70%樂凱華光新一代CTP版材技術成果份額,雙方按比率共享技術成果。這是中國樂凱第一次利用科技創新成果轉讓得到的外部資金進行自有技術產業化建設。

本次投資標誌著航天專利基金實現了集團公司內優質存量專利的交易突破。樂凱華光獲得了流動資金,可繼續投入迭代技術的研發或用於現有技術的商業推廣,進而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業化進程。

目前,樂凱華光正在建設新生產線,專門用於新一代CTP版材產品的生產,預計該產品於2018年下半年進入市場,第一年即可實現生產線的產能釋放。

航天專利眾多,有沒有可能對專利技術做進一步增量開發?

2016年9月,航天專利基金聯合四院42所航鵬化動公司,共同出資開發一款新型混合裝備——聲共振混合機。作為專利基金投資的第一個增量專利技術開發項目,某種意義上,這也意味著投資模式的轉型突破。

航天專利基金採用委託開發的形式與航鵬化動公司開展項目合作,雙方同比例投入研發經費,各佔項目所產生知識產權成果的50%。待研發成功後,航天專利基金通過從銷售收入中提成技術使用費獲取項目收益,亦可通過將知識產權轉為公司股權的方式實現投資退出。

這意味著,該項目將專利技術作為投資標的,打破了原有股權投資的單一模式,而這種“從資本到知識產權再到資本”的投資回報模式,也為後續高新技術項目蹚出了一條可行路徑。

世界日新月異,能否利用航天既有技術,拓展新興產業鏈條?

氫燃料電池是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佈局方向,航天專利基金將發展方向對準這一領域,與六院11所所屬航天石化公司握緊了合作之手,後者在宇航型號研發中積累大量氫燃料電池系統相關技術,合作旨在放大航天技術的價值。

項目“一路綠燈”前行。航天專利基金優化管理,縮短了原有研發型項目的計劃控制、資金審批等繁雜流程,建立了獨立的項目運作團隊和項目治理機制。“項目關乎集團戰略佈局,刻不容緩。”航天專利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李軍說。

“獎懲+管理”為轉化加速

利用獎懲措施加速項目進程,是航天專利基金把脈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方式。

在聲共振混合機項目中,航天專利基金精心設計了對研發團隊的獎勵激勵方案,細化為階段性獎勵和收益提成獎勵。其中階段性獎勵是研發過程中對團隊的激勵,收益提成獎勵是在研發完成並實現商業利用後,航天專利基金提取一部分獎勵給研發團隊。

獎勵機制很快發揮實效。研發團隊士氣高漲,開展方案設計、樣機制作、材料混合實驗,一系列流程順利推進。如今,第一部分階段性獎勵30萬元早已順利發放,項目整體研發進度也已超前6個月。

在新一代CTP版材項目中,航天專利基金同樣創新設計了獎勵激勵方案。為了刺激樂凱華光團隊儘快將技術商業化,航天專利基金設計了階梯式技術提成比率,即項目經商業化後,航天專利基金從產品銷售收入中提取技術使用費,產品的年銷售量越高,對應階梯提成比例越低。這無疑是一劑提升士氣的強心劑。

此外,激勵對象拓展至整個科技成果轉化團隊。獎勵方案分為兩部分:一方面,在2018~2020年,項目產線成品率達到一定指標時,在航天專利基金收益中撥出140萬元按3∶3∶4的比例分3年發放給項目團隊;另一方面,在航天專利基金收取技術使用費且扣除必要成本後,將基金超額收益的20%獎給項目團隊。

李軍介紹,該激勵方案直接與銷售業績掛鉤,且在項目推廣初期補充了對生產工藝提升的激勵,提高了整個科技成果轉化團隊的積極性,可以更好地推進項目產能釋放。

助力專利開發、成果轉化的同時,航天專利基金積極高效地開展投後管理。

目前,航天專利基金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及國際知識產權組織WIPO提交併獲得受理專利11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包括2件PCT國際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項,而從佈局的技術層次來看,涵蓋了總體方案專利1項、核心零部件專利5項、控制系統專利3項、應用及工藝專利2項。

“未來,航天專利基金將繼續圍繞航天強國建設,堅持軍民深度融合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集團主業發展。”李軍說。

去年年底,由國務院國資委發起設立的國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航天專利基金增資10億元,自此,標誌著航天專利基金已提升為中央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資本的助力正加速放大航天科技成果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