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型千年古寺,矗立西安鬧市,裡面沒有一個和尚,這是爲何?

在西安,有一座寺院很有來頭,它初建於唐朝,由武則天一手打造,曾是皇家寺院,長安著名的譯經院,為佛教的傳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它就是位於南稍門友誼西路的薦福寺,也即小雁塔景區所在地。

一座大型千年古寺,矗立西安鬧市,裡面沒有一個和尚,這是為何?

在西安那麼多古寺中,薦福寺是給人感覺最好的一個,建築古樸,古木參天,處處給人以千年古剎的清幽感。薦福寺內有很多文物,最知名的“大寶貝”就是唐代建築“小雁塔”了。現今的薦福寺興建於明清時期,沿著中軸線自北而南行走,你能看到保留完好的各種碑刻、殿閣等明清建築群。

一座大型千年古寺,矗立西安鬧市,裡面沒有一個和尚,這是為何?

但薦福寺也是讓我感覺最怪異的一個寺院,卻又說不上為什麼。去了幾次之後,才驀然發現,這座傳承千年的古剎竟然是沒有僧人的,一個都沒有!如果從佛教意義上來說,它就是一座空寺。

一座大型千年古寺,矗立西安鬧市,裡面沒有一個和尚,這是為何?

於是開始探究原因,翻找資料,發現薦福寺沒有僧人也就是近代的事情。在明清的時候,它還香火很旺,一度中興成為武舉人“雁塔題名”所在地。直到清末民國年間,各路人馬混戰,薦福寺由於佔據扼守南門的重要位置,便可悲地淪為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1918年“”護法戰爭”和1926年“圍城之戰”,薦福寺成為激戰雙方爭奪的軍事據點,僧人們四散逃離也就成為必然了。1939年至1949年,薦福寺成為國民黨西北戰區長官胡宗南的司令部(當時稱小雁塔司令部),胡宗南當時的辦公室是薦福寺的慈氏閣。

一座大型千年古寺,矗立西安鬧市,裡面沒有一個和尚,這是為何?

解放後,中共中央西北黨校、解放軍總後203部隊、西安政治學院等機關學校先後在此辦公。1961年,薦福寺小雁塔被國家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移交文物部門管理。

一座大型千年古寺,矗立西安鬧市,裡面沒有一個和尚,這是為何?

我們今天看到的薦福寺小雁塔,被精心修復,保存完好,不能不說,能夠作為文保單位存在也是它的幸運。作為與大雁塔齊名的景區,薦福寺小雁塔不收門票,景區裡面的西安博物院也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不去看看的話實在是辜負它跨越千年一路走來的艱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