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和王皓桌球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同屬吳敬平教練的弟子,打法都是直板橫打。人分別在18年和16年運動生涯都奪得了18個世界冠軍頭銜,在男乒歷史上並列第二(馬龍已獲得20個)。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兩人直板橫打的打法特點也不一樣。馬琳是以傳統反膠弧圈快攻打法為本,進一步發揮了橫打,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離臺進反手進攻的盲點,同時在近臺推擋的基礎上豐富了反手擊球的多樣性,如側擰接發球等。王皓是滿足正、反兩面快速弧圈攻擊的需要即可—正手進攻與反橫打對球板要求不同的矛盾不復存在,兩者基本達成一致,但比橫板兩面弧圈的裝備相對更注重近臺性能。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吳敬平講由於兩人性格不一,打球的風格截然不同,訓練的套路也不同。王皓和馬琳是一對歡喜冤家,馬琳比王皓大3歲,但卻是他的一生之敵。馬琳的打法剋制王皓,其實王皓的反手雖然比馬琳強,但是馬琳的擺短技術和臺內技術比王皓好,剋制著王皓讓他反手難以發揮。無論是世乒賽,世界盃,還是隊內選拔賽,巡迴賽,乒超聯賽,都是馬琳贏王皓比較多。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縱觀馬琳18年的運動生涯和王皓16年的運動職業生涯中,都有著自己邁不過去的“坎”,他們兩人分別都有三個亞軍,那就是馬琳的世乒賽單打“三亞王”和王皓的奧運單打“三連亞”。兩人都為之三次衝擊,分別與冠軍擦肩而過,大滿貫之夢未能如願,都帶著遺憾退役。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先說馬琳,1999年第45屆世乒賽,馬琳發揮出色,一路過關斬將,接連戰勝薩姆索諾夫、金澤洙和瓦爾德內爾打進決賽。冠軍爭奪戰面對劉國樑,馬琳在前三局2-1領先的情況下,未能抓住機會,最後以2-3失利與世乒賽男單冠軍擦肩而過,也就此與這個冠軍絕緣。2005年上海世乒賽,馬琳第二次打進男單決賽,但在2-1領先的情況下被王勵勤逆轉。2007年薩格勒布世乒賽,馬琳第三次打進決賽,但在3-1領先,第五局7-2領先的大好局面下,竟然被王勵勤再次逆轉,三次世乒賽單打決賽都與冠軍近在咫尺,但最終都無緣冠軍。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再說王皓,2004年的王皓剛剛二十一歲,他就已經站在了世界乒乓球運動的高峰,國人對他寄予厚望;站在他面前的是同樣年輕的韓國選手柳承敏,他在此之前取得了世界排名的絕對領先。在億萬國人的渴盼中,王皓沒能笑到最後,以4:2敗給柳承敏,痛失奧運金牌。2008北京奧運,在家門口,王皓又一次站在最高競技舞臺,這次迎接他的是隊友馬琳,最終馬琳以4:1取勝收穫金牌。2012年倫敦奧運,中國選手再次會師決賽,張繼科成為王皓能否實現大滿貫的唯一阻礙,但張繼科用強勢已4:1完勝王皓,成就乒乓大滿貫。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相比王皓,馬琳奪得一塊奧運金牌,相對彌補自己在世乒賽中的遺憾。劉國樑像做精彩點評一樣,告訴了我們一個值得謳歌的王皓:“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敢三次闖入奧運決賽、三次站在亞軍的領獎臺上,有的人也許拿一次就受不了了,可王皓還是往前衝。在這一點上,王皓比所有的冠軍都棒。我想這句話同樣可以來讚美馬琳。王皓有句名言,乒乓球就像一本厚厚的書,翻開以後,既有成功又有失敗,既有遺憾也有快樂,還有榮譽。無論經歷過什麼,我都要對自己和隊員們說,我們永遠有一樣東西擊不垮、打不倒,那就是精神!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馬琳和王皓乒乓職業生涯中各自未圓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