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杭州都市圈?專家學者爲三陽旅遊發展「把脈」

如何融入杭州都市圈?專家學者為三陽旅遊發展“把脈”

三陽全景

如何融入杭州都市圈?專家學者為三陽旅遊發展“把脈”

考察嶺腳村

今年來,黃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頻頻“走親”,加之黃杭高鐵開通日益臨近,如何融入杭州都市圈,成為黃山人的“高頻詞”。8月5日,市社科聯發揮“智庫”作用,組織近20名文化、旅遊等方面專家、學者,考察調研歙縣“徽州東大門”——三陽,問計“共享一個圈”的全新時空。

三陽印象:底蘊深厚,風物眾多

歙縣三陽鎮與浙江交界,一座昱嶺關,一腳踏兩省,自古以來是徽杭關隘要地,也是徽人走出大山和江浙滬等遊客入徽第一關。1934年,郁達夫和林語堂等文友來徽州遊玩,把三陽寫進遊記《出昱嶺關記》,讚譽三陽為東方小瑞士。

三陽是一個千年重鎮。這裡有洪氏宗祠、梅溪文化、疊羅漢、打鞦韆、接觀音等沿革千年的歷史文化,燦爛的文化孕育出古鎮的文明;這裡古蹟遍佈,古村、古街、古道、古亭、古牌坊、古遺址比比皆是,岳飛飲馬處、方臘藏匿地、水滸隱將坑等歷史故事在此生動傳揚;這裡生態絕佳,著名的清涼峰下,一條昌源河如項鍊般串起古鎮,有人用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來比喻三陽山水的美韻。

這裡交通發達,黃山建市後第一條高速——徽杭高速2004年從此通過;正在建設的黃杭高鐵將在此建設站橋合一高鐵站,是黃山市目前唯一的有高鐵站的鄉鎮;這裡人才輩出,清末狀元洪鈞、一代哲學宗師洪謙、樣板戲阿慶嫂的扮演者洪雪飛,不勝枚舉;這裡物華天寶,是黃山市山核桃的核心產區,是“老竹大方”茶的原產地,是鄉村振興中特色鮮明的一村一品一特色村。

走訪調研:保護良好,未來可期

當天的調研分兩個部分,先考察,後座談。考察中,專家們不辭辛苦走訪了10多個古村落、古街、古道等。

在昱嶺關,一腳踏兩省的專家十分興奮。站在正方型的斑駁石塊上,市政協旅遊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陳政情不自禁地讓同行拍了一張紀念照。他說:“一塊石頭,千年歷史。徽杭古道,繼往開來。”從昱嶺關老竹嶺到嶺腳古道,專家們對當地政府出資修繕古亭、岳飛飲馬處以及嶺腳古村的整村保護非常滿意。

在白石源村,一戶老外開辦的農家樂吸引了專家們的目光。這是一名英國人花2萬元從農民手中租下來的民房,經過簡單裝修後成為農莊,出租給前來中國戶外旅遊度假的外國朋友。徽州古建專家姚順淶說:“老外的裝修很樸素、環保、自然。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走走停停,指指點點,專家們還去了三陽中村、葉村、老竹鋪村、英川等傳統古村落。三陽鎮鎮長張燾說:“三陽有16個古村申報中國傳統古村落,有望批准的達一半。黃杭高鐵開通後,這些古村落都將成為旅遊資源,鎮里正在進行全域性保護和開發。”

古蹟遍佈,流連忘返。一天的時間,專家們從早上走到下午,除了古村、古道、古遺址,還參觀了洪謙故居、洪氏宗祠、朱氏宗祠、方臘藏匿處等,這些宗祠和古蹟大部分保護較好,且有修繕,未來可期。

但從接駁黃杭高鐵開通以及三陽的未來發展看,專家們指出,雖然三陽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價值極高,但除了昱嶺關、嶺腳村的風貌整治略好之外,其它村莊尚顯薄弱,包括道路狹窄、交通無序、村容村貌不夠整潔、標識標牌不規範等,均需下大力氣整治提升。

張燾說:“目前鎮里正進行三陽高鐵站的交通組織及全域旅遊發展項目的規劃實施,初步形成五個一格局,即通過一座山、一條古道、一處梯田、一片古村落群、一批實體產業,發揮徽州東大門的區位作用,搶先邁進杭州都市圈。通過交通帶動旅遊,通過旅遊帶動百姓致富,唱響新時代的三陽好聲音。”

問計三陽:定位要準,口號要響

“到阿慶嫂的孃家去!”這是當天下午舉行的座談會上,徽學研究專家、西遞、宏村申報世界遺產文本主要起草人陳安生提出的口號。阿慶嫂的扮演者是三陽人洪雪飛,因在電影沙家浜中成功塑造阿慶嫂這一鮮活形象,洪雪飛走進千家萬戶,成為聞名全國的演員,她也是近現代三陽一張璀璨奪目的名片。

從太陽高掛到星明夜黑,座談會一直進行到晚上7點,專家們著重圍繞三個層面探討,一是定位,二是承接,三是發展。

陳安生說:“從宏觀上來看,高速和高鐵的機會不但給三陽的旅遊帶來機遇,同時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也很大。因此定位要準,口號要響,比如徽州的東大門,杭州的後花園,可以作為區位的口號。從中觀上來看,三陽的旅遊接待設施目前還不夠完善,不具備景區的接待要求。從微觀上來看,推出的旅遊產品要有普及性,到阿慶嫂的孃家去、昱嶺關徒步健身遊等均是不錯的品牌。”

市地方誌研究員、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翟屯建說:“徽州東大門也好、東方小瑞士也好、夢幻新三陽也好,除了區域的口號,還要有具體實質的內容。口號很重要,還要細思考。”

黃山學院教授、研究員、安徽大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方利山說:“徽州東大門,三陽文化村。這是三陽迎來的最好的發展時代。要整合好所有資源,打好一個響亮的品牌。扮演阿慶嫂的洪雪飛就十分響亮。”

黃山市文化委黨組成員、《徽杭古道》一書作者陳琪說:“三陽的牌子怎麼打?要有一個統一的制高點。徽杭古道怎麼走?三陽民俗怎麼看?要有一個運作的團隊。”

在旅遊的承接上,黃山職業技術學院老師、黃山巔峰旅遊創始人盛學峰說:“三陽扮演什麼角色?要下好這盤棋。要謀劃打造旅遊目的地,要高起點做好旅遊的功能分區和產品體系,通過旅遊帶動老百姓致富。”

關於引爆點,黃山中海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張海清說,當下是一個泛旅遊概念的新時代,無旅遊目的地盛行。今年來,我市一些收門票的景區景點遊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很大。因此,作為旅遊的承接地,三陽可以成立旅遊開發公司,規範接待秩序,形成特色鮮明的旅遊圈,當務之急要對景區景點提質增效。

原黃山學院副院長、安徽省徽學會副會長汪大白說:“三陽的人文和環境資源是優勢,接受杭州都市圈輻射後,要加強對道路交通、河流村莊的風貌整治,要在建設中不斷完善細節。”

安徽省徽州古典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徽州古建設保護和利用研究專家姚順淶說:“三陽要形成一張大的旅遊交通圖。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古村落保護、農產品特色、交通組織等,做好黃杭高鐵通了之後的全方位承接。”

黃山學院旅遊學院黨總支書記畢民智說:“三陽要提前謀劃好遊客的可進入性,旅遊市場要細分,政府是其中的主要推動者,尤其是縣一級政府。”

黃山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楊永生說:“不一樣的三陽。隨著三陽高鐵通車帶來的交通便捷,徽州東大門成為杭州上海的後花園已不再困難。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打響品牌、突出亮點、提升形象,以及全域性的古村落保護包括鄉村振興,這樣的活動正逢其時,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