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建光電併購「死局」:巨額商譽壓頂 淨利潤持續下滑

“我們的困難沒有外面傳言的那麼大。”面對某券商機構調研員,深圳市聯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建光電,300269.SZ)實際控制人劉虎軍表示。

投資者不這麼看。從2015年6月的高點以來,聯建光電的股價下跌幾乎沒有遭遇像樣的抵抗,迄今市值縮水超過85%。且該公司負面新聞纏身,各種傳言四起——受到證監會處罰產生退市傳言、資金鍊斷裂傳言、大股東質押股票被平倉的傳言······

联建光电并购“死局”:巨额商誉压顶 净利润持续下滑

儘管實際控制人在最新的機構調研中,一一回應了市場傳言,並表達了對公司的信心,但他口中還是提到了,聯建光電遇到了一些困難。

事實上,除去各種傳言,眼下聯建光電被坐實的“困難”包括:業績下滑,鉅額商譽壓頂;股價下滑,實際控制人部分質押股票存平倉風險;收到證監會罰單,新戰投短期內難以入局。這也使得這次與機構的溝通變得很像一次負面信息澄清發佈會!

通過一路“買買買”,聯建光電轉型成為一家數字營銷傳播企業,形成了數字設備、數字營銷和數字戶外三個板塊的業務。大肆併購之下,該公司營業收入日益見長,但卻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境地。2017年,聯建光電在主營收入同比實現約42%增速的情況下,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1.04億元,同比下滑約60%。在最新的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中,聯建光電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0億元至1.70億元,同比下滑約8%至30%。值得一提的是,除去約0.7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對當期淨利潤的影響,聯建光電今年上半年扣非後淨利潤很可能不足1億元。

而造成該公司淨利潤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則是過去幾年,聯建光電採用業績對賭的方式瘋狂併購,積累了大量商譽。且鉅額商譽之下,不少併購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聯建光電商譽為38.43億元,佔淨資產的比重約78%。2017年,該公司共計7家收購標的不同程度的未完成業績承諾;同時,聯建光電去年對6家子公司的商譽進行了5.58億元的減值處理,從而重挫整體盈利。2018年,聯建光電又再度面臨著約4.74億元的業績承諾。

而對於收購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聯建光電的應對措施似乎乏術。8月6日,聯建光電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對業績承諾的回應只有寥寥數言,“關於承諾補償事項正在有序進行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併購繁多,聯建光電出現了對於子公司管理不善的情況,由此引發了子公司財務造假事件。

2014年,聯建光電斥資逾8億元完成對分時傳媒100%股權的收購,這也是近些年的收購中,聯建光電單筆收購規模最大的併購事項。

不過,2014年至2016年,分時傳媒持續通過虛構廣告業務收入、跨期確認廣告業務收入等方式,虛增利潤,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和處罰。

於是,業績下滑疊加證監會的罰單,聯建光電的股價迅速走弱。6月15日午盤,聯建光電發佈緊急公告臨時停牌,因其實際控制人夫婦部分質押的股份已觸及平倉線。公告前一個交易日,聯建光電股價報7.35元/股。

截至8月6日,聯建光電股價報收6.21元/股,已經大幅低於臨停前夕的股價,這也意味著其控股股東平倉風險越來越大。

實際上,為了消除平倉風險以及改變公司經營狀況。劉虎軍選擇的方式是,讓聯建光電換主人。

6月24日晚間,聯建光電宣佈了“白衣騎士”的出現——廣東南方新視界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方新視界傳媒)擬分別受讓控股股東劉虎軍所持聯建光電不超過總股本8%的持股和第二大股東持股佔總股本約12.55%的股份。倘若股權轉讓順利完成,南方新視界傳媒將合計持有聯建光電超過20%的股份,一舉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

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國資背景的文化傳媒企業主營業務與聯建光電可產生協同作用。在過去公司大肆收購的時候,聯建光電與被收購對象達成的協議也多數被描述成業務協同,並向投資者承諾了高盈利。但是這些併購標的後期的業績多數並不理想,2017年,6家子公司合計在報表上確認了5.58億元的商譽減值損失。

另外,上述股權轉讓事項短期內並不能實現。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在上市公司或者大股東被證監會調查期間,以及在行政處罰決定、刑事判決作出後未滿6個月的,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減持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