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孫夫人孫尚香,能降服他的不是劉備,而是法正

自古君王的女兒,作為和親的最佳人選,似乎每個朝代都發生過。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這幫男人的攻城征戰中,也沒少得了這“和親”的戲碼。和親的人物就是劉備與東吳孫權之妹孫尚香。這個故事就從劉備借荊州不還,周瑜使出“美人計”說起,最後導致了“周郎妙計安天下,得了夫人又折兵”。然而關於這位孫夫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三國中的孫夫人孫尚香,能降服他的不是劉備,而是法正

孫劉和親·影視圖片

這位孫夫人,應該說是一位“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姑娘,據記載,她才智敏捷,並且剛強勇猛,其個性及脾氣不壓於孫策孫權。在東吳時就常在所住宮苑內每日習武練劍,並帶領自己的丫鬟演習排兵打仗。她身邊跟隨的侍婢一百多人,常常身帶刀劍,不離左右;加之自持夫人為吳王妹,連她的這些侍衛也都不遵守法度,據說劉備每次進入孫夫人的院房都感覺到恐懼害怕。正因為孫夫人給人的這個印象,於是就有了“禍生肘腋”一詞的來歷。

三國中的孫夫人孫尚香,能降服他的不是劉備,而是法正

影視圖片

何為“禍生肘腋”,就是指危險隱患就在自己的身邊,肘腋就是咯吱窩,離心臟最近的地方。提出這個說法的就是法正,當時諸葛亮外出領兵,法正就是留在劉備身邊輔佐劉備的人。那麼為什麼說劉備見了孫夫人害怕,法正卻能降服呢?首先就是“諫言警告”,一句禍生肘腋令劉備加強對孫夫人的防備;其次就是安排趙雲嚴令法度,管理孫夫人及其侍衛;最後在劉備入益州時,依照法正的安排,在荊州建“孫夫人城(孱陵城)”,留下孫夫人在此地照顧劉禪,命趙雲懾衛。

三國中的孫夫人孫尚香,能降服他的不是劉備,而是法正

《三國演義》劇照

至此,在法正輔佐下,劉備算是安頓了妻小,正式入蜀了。試想,在如此猜忌的安排下,孫夫人定然也是極度憂憤的。但無論在正史,還是小說演義中,都沒有說孫夫人有什麼不軌之心。再說在那個社會中,女性的嫁人後的三從四德,以及從小受到的禮教還都是很重視的,所以劉備才能安心入蜀,不然都已經這樣猜忌何必又留下非孫夫人所生的兒子。

三國中的孫夫人孫尚香,能降服他的不是劉備,而是法正

孫夫人·影視圖片

關於孫夫人還吳,在《三國演義》中,是又一次被當做政治籌碼使用的,以吳國太並病重被哄騙回東吳,此時她所想的還是要照顧好劉禪,本不打算回去東吳,最後是在吳人的教唆下攜子欲回的,幸虧趙雲及時截回幼主。孫夫人獨自回去了東吳,發現了這一切陰謀,也就未再回到劉備的身邊。她的結局在《三國演義》中是聽說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世尊稱“靈澤夫人”,並立廟祭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