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聯合總裁袁列專訪:中拉合作前景樂觀

自成立中拉命運共同體以來,中國與拉美地區的合作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框架的推進亦帶動中拉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的快速發展。日前,中拉聯合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拉聯合)總裁袁列接受了澳門商報記者的採訪。他預料,如果政策紅利制定及更多推動中拉合作的平臺出現,中拉每年雙邊貿易額或可達7,000億(美元,下同)。

中拉聯合總裁袁列專訪:中拉合作前景樂觀

線下線上促中拉合作

不久前,中拉聯合推出的“中拉之翼-中拉合作園區”項目(下稱:“中拉之翼”)吸引了國內企業高度關注。隨後,袁列指出,項目包括在線線下兩個方面:線下的規劃是部署實體化的中拉園區,而在線的規劃是加強和落實中拉兩國之間的經貿、文化、體育、旅遊等方面的具體合作方案。

據介紹,“中拉之翼”早於在2016年10月開展,至今已經有許多成功案例,並在多個國內地區開展相關項目。袁列表示,拉美產品和項目在華落地難度大是由於國內對拉美及葡語系國家的瞭解較少。他希望通過這些國內的佈局,讓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能夠在家門口近距離了解和體驗拉美,進而與拉美企業開展經貿合作。

此外,袁列稱,中拉聯合也計劃發展在線跨境電商平臺,開發一個在線中拉經貿合作園,實現與巴西、拉美地區電商平臺的在線對接。他續稱,計劃通過5到10年的努力,逐步完善“中拉之翼”,將項目打造成一個大型的綜合性平臺。

中拉聯合總裁袁列專訪:中拉合作前景樂觀

綜合服務助企業入駐

袁列亦介紹,“中拉之翼”的核心項目之一是位於拉美經濟中心巴西聖保羅市區佔地20萬平米的“中拉經貿中心”。他指出,除了園區,中拉聯合也配套遍佈巴西至拉美,涵蓋倉儲、物流、生產、加工的網絡,同時在進行有關規劃的綜合服務,比如產品入駐前的市場調研和政策法規分析、入市前的銷售渠道搭建、產品銷售後的服務,以及有關資金來往管理方面的支持。

他表示,除了提供空間和場地,合作園區應落實各方面的配套,體現綜合性服務、在線線下融合的優勢和特點,從而發展為一個真正的平臺,幫助中國企業更好更快進入當地市場。

中拉聯合總裁袁列專訪:中拉合作前景樂觀

珠澳成中拉合作支點

近年,珠海亦有不少舉措推動中拉合作。袁列認為,橫琴在推動中拉合作方面態度積極,並指出,中拉聯合分別於2016年及去年跟橫琴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協議。

對於臨近珠海的澳門,袁列認為,城市間的競爭合作也非常重要,珠海橫琴和澳門可以作為帶動中拉合作的一個重要支點。他認為,澳門承擔著這個國家賦予的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定位,而澳門在實現這個定位的過程中,不管中央政府還是澳門政府都會給予很多支持。

袁列指出,中拉合作也可以看作是中葡合作的一部分。巴西是拉美最大的國家,也是最大的葡語國家,所以他希望“中拉之翼”能夠被納入到澳門政府實現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定位的過程之中,獲得政府的資金或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也期待項目能得到澳門政商界人士的認可、支持和參與。

中拉聯合總裁袁列專訪:中拉合作前景樂觀

年貿易額或破七千億

中國與拉美地區不斷深化的合作備受關注。袁列對中拉雙邊投資市場的前景表示樂觀,他認為中拉雙邊合作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間和潛力。他指出,現在中拉每年雙邊貿易額近3,000億,但預計2025年將增長到5,000億,則至少還有2,000多億的增長空間。

此外,袁列預計,如果中拉雙邊制定更好的機制或出現更多與“中拉之翼”類似的好平臺,中拉每年雙邊貿易額甚至有可能達6,000億到7,000億。

中拉聯合總裁袁列專訪:中拉合作前景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