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與最澄

空海與最澄

除了《灌頂記》,空海的《風信帖》同樣有名,這兩件作品都與當時的另一位高僧有關。

《風信帖》由於卷首有:" 風信雲書" 四字而得名,是由三封書信構成。首封信的末尾註明是寫給“東嶺金蘭”的,“東嶺金蘭”就是當時在京都比睿山創立天台宗道場的最澄。比睿山在京都的東北所以叫東嶺,至於“金蘭”,語出自《易經·繫辭上》:"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同言,其臭如蘭。”可見空海對最澄的敬意和彼此之間的友誼如金蘭之契。

空海與最澄

空海與最澄

《風信帖》高29.5 釐米, 寬157.9 釐米,今藏在京都東寺。首封信寫道:

風信雲書,自天翔臨。批之閱之,如揭雲霧。兼惠止觀妙門,頂戴供養,不知攸厝。己冷。伏惟法體何如。空海推常擬隨命躋攀彼嶺。限以少願,不能東西。今思與我金蘭及室山集會一處,商量佛法大事因緣,共建法幢,報佛恩德。望不憚煩勞,暫降赴此院。此所望所望。匆匆不具。九月十一日釋空海狀上 東嶺金蘭法前謹空

空海在信裡表達了要和最澄一起弘揚佛法的熱情,以及對年長七歲的這位“佛界金蘭”的尊重。

《風信帖》有強烈的二王風格,它和《灌頂記》不同,沒有一點顏體書法的痕跡,可能就像筆者所推測的源於士人的審美還僅限於對王羲之書風的膜拜。三封書信的風貌也不一樣,首件以中鋒行筆,圓勁蒼辣,對用筆和通篇有著極強的駕馭能力。第二件字形略端莊,用筆方圓結合,注重細節,有種書寫的示範性。第三件是草書,和《金剛般若經開題》完全相似,只是在整體佈局上變的舒朗,渴筆的多次使用使之更富有速度感。由此看來,空海是個風格的多面手。

空海與最澄

《風信帖》第一封信

空海與最澄

《風信帖》第二封信

空海與最澄

《風信帖》第三封信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現今收藏在奈良國立博物館裡最澄所作的《久隔帖》,與《風信帖》創作時間相仿,從中可見證這兩位高僧的互動。

最澄,俗姓三津首,幼名廣野,日本近江國滋賀郡人,祖上系中國東漢獻帝后裔。他14 歲出家,19 歲入東大寺受戒後在比叡山蓋了座草菴,過著山林修行的生活。延歷十六年(797) 被選為內供奉十禪師之一,開設《法華經》講壇,以在日本創立天台法華宗為己任。於延歷二十三年作為遣唐使的一員與空海、橘逸勢一起東渡大唐,所不同的是最澄是公費“還學生”身份,而空海他們是自費“留學生”身份。“還學生”與遣唐使一起入唐,一起歸國;“留學生”通常必須在大唐滯留二、三十年,從基礎開始學起。結果,最澄在中國只待了八個半月便與遣唐使一同歸國;而空海則在大唐學了整整兩年真言密教後,才踏上歸途。

空海與最澄

《久隔帖》高29.2 釐米, 寬55.2 釐米。行書,共十八行,因開頭語“久隔清音。。。”而得此名。是最澄寫給在高雄山寺(現在的神護寺)空海處修行的弟子泰範的手書。作此帖時最澄四十七歲,空海四十歲。

空海與最澄

空海曾作“中壽感興詩”( 收錄在《性靈集》卷三) 贈給最澄,最澄因對其中的“一百二十禮佛”、“方圓圖”及“注義”等的意思不太明瞭,無法覆信給空海,因此委託弟子泰範瞭解箇中大意以便唱和。信中所言及的“大阿闍梨”即是空海。

這件作品的起首兩行有明顯的晉人風神,筆畫精煉到位,確實有取法《集王聖教序》的意思,甚至會讓人想起謝安的《中郎帖》,乾淨凝練。再往下,便漸漸的信筆為體了,在我看來直到第十一行才真正進入一種渾然的狀態。這種信筆的書寫感覺,讓我聯想到蘇軾的《新歲展慶帖》的某些片段。總的說來,最澄的書法有些像中國的文人字,有韻致。

空海和最澄的書法代表書法藝術傳承發展的兩種趨勢。空海的天縱奇才使他能夠“五體兼備”,更加具有專業性,對日後“和樣”書風有著直接的影響。而最澄的書風一直潛流不息,生活化的書法,鼓勵更多的人去流利雅緻的書寫。

空海與最澄

空海與最澄

《風信帖》、《灌頂記》、《久隔帖》都是圍繞空海在高雄山舉辦三次密宗灌頂時期的書法名作,也是兩位佛教大師友誼的見證。

《灌頂記》裡反覆出現的泰範,也是《久隔帖》的收信人。他原是最澄派往空海處學習的比睿山弟子,最終也成為二大師友誼的傷口。關於三者之間的關係,眾說紛紜,甚至成為史學家不願涉及的話題。我的理解是:他有著極度的進取和自尊,喜歡接受強者精神上的庇護,而一旦遇到更強大的“宿主”,他會義無反顧的選擇背叛。泰範最終作為空海的四大弟子,參與創建高尾山金剛峰寺,此後,再無消息。

空海與最澄

《灌頂記》局部

公元822 年,最澄圓寂,諡號“傳教大師”。

公元835 年,空海入定。諡號“弘法大師”。

空海與最澄

附錄:

在對《灌頂記》、《風信帖》、《久隔帖》三帖的考察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作品用紙的高度。它們分別為28.8CM、29.5CM、29.3CM,這種尺寸在中國的唐朝或者唐朝以前都是不多見的,基本到了宋朝才普遍使用30CM左右的紙。

經過調查發現,公元6 世紀,日本為了大批覆制佛經,模仿“唐紙”生產紙張,並開始種植造紙原料—楮樹。到8 世紀,造紙技術已經在日本普及。有說是中國傳去的技術,也有是說朝鮮,各說不一。從紙的尺寸、機理和光潔度來看,這三帖應當就是當時他們自己生產的雁皮紙。

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紙的高度非常講究,他在《致立之承奉尺牘》中寫道:“所送紙太高,但可書大字。若欲小行書,須得矮紙乃佳”。可見,那時候,紙的高度都是有定式的,拿來就用,不需要對高度作裁剪。

空海與最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