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市:民營企業爲脫貧攻堅增定力

“以前都是打零工,幹了今天不說明天。現在好了,俺可是‘技術工人’,工資有保障,還有‘五險一金’。”近日,在長葛市大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今年48歲的李中福正在為鋁模板零件做拋光打磨,手法嫻熟,和其他工人配合默契,臉上洋溢著自信與自豪的笑容。

李中福所在家庭是長葛市石固鎮北寨東街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年初,他通過參加長葛市舉辦的電焊培訓班,獲得了資格證書,大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主動為其安排了工作,提供午餐,繳納“五險一金”,月收入近4000元。

民營企業是長葛的活力點,該市有各類企業9000多家,民營企業佔企業總量的95%,4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該市連續三年躋身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017年以來,該市積極凝聚民企力量,為脫貧攻堅增定力、強活力。該市341個基礎好、業態優、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與341個村結成幫扶對子,投入幫扶資金2.1億元,為435戶貧困戶改善戶容戶貌,為97個村改善基礎設施,建起扶貧工廠52個,新上扶貧項目10個,使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2068名貧困人口實現就業。

韓振榮所在家庭是該市坡胡鎮水磨河村貧困戶,他因年紀大無法外出務工,就在本村毅龍飾品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幹活兒。

“多虧了政府的好政策,廠裡把原材料送到家裡,做好以後有專人來收,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韓振榮老人對這份不出村就能掙錢的活兒很中意。

“公司一些手工製作的活兒,貧困戶通過短期培訓就能上崗。我們還在鄰村利用閒置校園及廠房建立了17個扶貧車間,吸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老、弱、殘群體等400多人就業,覆蓋建檔立卡戶20多戶。”毅龍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書建說。

為確保“幫村脫貧”與“促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長葛市採取了脫貧車間駐村、“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企業+貧困村+貧困戶”模式,促進貧困戶、貧困村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分享產業收益。森源集團為後河鎮榆林村投資800萬元,幫助實施脫貧項目,並設立1億元的扶貧基金,打造陘山風景區,開發以“農家樂”“採摘園”等為主的旅遊業,帶動周邊8個村近百人脫貧,輻射帶動2000多人創業就業。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市委七屆六次全會精神,更好發揮民營企業的特色優勢,堅持志智雙扶,通過打造特色產業、吸納就業、結對幫扶等形式,讓貧困戶穩定脫貧,讓鄉村早日振興。”長葛市委書記尹俊營表示。

(左瑛君 艾曉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