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1.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译文】

指挥军队的人讲:“我不敢主动挑起军事争端,宁愿随着对方的变化而随机变化,不敢贸然前进一寸,宁愿退一尺给自己留有更多的变化余地。”

【解析】

自己处于静态,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宁愿离得远点,更清晰地观察对方,给自己留下余地,这是符合于道的运用。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2.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译文】

这就是运用没有行迹的方法,不给对方留有踪影;虽然指挥军队,但是却不让对方看到挥舞的手臂;虽然要打击敌人,但却以宽广的目光着眼于全局,不是只看着眼前的敌人;虽然执掌着军队,但是却要运筹帷幄,不向对方示以兵力,不能只想以单一的战斗解决问题。

【解析】

合于道的方法是无痕的,也就是。善行无辙迹。对方以有为法是不能映照出来道的虚无本性的,所以也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地方。因此,合于道的方法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出现祸事最大的根源是轻敌,轻敌就可能损失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两军对抗,军力相近之时,谦虚、谨慎、不骄傲者会胜利。

【解析】

轻敌,就会以有为法表现,轻敌也就会逞强,外表如果逞强,内在必然空虚,所以失败也就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损失了自己的本原,就很难有翻身的希望了。所以,两军实力相近的对候,以谦虚、谨慎、不骄傲,顺合于道的状态,最终就会胜利。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