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秘书眼中的“梅兰芳”

梅兰芳秘书眼中的“梅兰芳”

一别音容廿五年,几经风雨几云烟,蓄须明志抗顽敌,画笔为生不昔贤。京剧流派传遐迩,大师典范见遗编。梅开遍地群情仰,后起欣然艺永绵。

这是1986年10月23日许姬传在参观梅兰芳纪念馆开馆时,有感而发的一首诗。虽然梅兰芳已经故去25年了,但作为大师的秘书、挚友,许姬传此情依旧。

梅兰芳秘书眼中的“梅兰芳”

20世纪30年代初,梅兰芳为了躲避日伪的凌辱,举家迁往上海,两人在上海见面。梅兰芳托许姬传找俞振飞为自己拍曲,之后两人的关系又进一步密切。所以,当梅兰芳想找一个文笔娴熟切精通戏曲的秘书时,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许姬传,但许姬传对此很犹豫,他思量自己平日懒散,不愿给梅兰芳添麻烦,于是以母亲需要为借口谢绝了梅兰芳的好意。,梅兰芳于是找到许母说明来意。许母说:小儿从小养尊处优,只怕给府上添麻烦。梅兰芳告知一定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绝对不会委屈他。许母答应了,一锤定音由此开始了许姬传和梅兰芳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关系。

作为秘书,许姬传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以后的事实也证明,许姬传没有辜负梅兰芳的知遇之恩。他执笔写剧本,斟酌推敲唱腔,代梅兰芳出席访友会,可以说全身心地投入到梅兰芳的艺术事业中,他首先为梅兰芳创作了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抗金兵》、《生死恨》两部剧,演遍大江南北,震慑了日本侵略者。

梅兰芳秘书眼中的“梅兰芳”

两人越来越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后来梅兰芳定居香港,蓄须明志杜门谢客,保持节操。这时的两人仍然鸿雁传书,互诉衷肠。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再次登上舞台,许姬传正式加入梅兰芳剧团,任秘书和编剧,友情更深。恩贝氏解放以后,无论梅兰芳到外地演出还是调查研究搞学术交流,许姬传始终伴随左右。

梅兰芳比许姬传大七岁。许姬传成为梅兰芳的秘书后,梅对他处处关心、提携,许姬传对梅兰芳是处处尊重,在许姬传的眼里“梅兰芳由于长期贫寒,长期生活奋斗在社会底层,从青年时代就养起了一种急公好义的豪侠性格,只要是义演,都要尽力参加。贫苦无依的同行艺人投奔他,他总是解囊相助,从无难色。即使他自己极度困难,隐居上海,以卖画为生,仍然肝胆照人,一如既往。

梅兰芳秘书眼中的“梅兰芳”

而梅兰芳注重民族气节,尤为许姬传推崇。他说,在卢沟桥事变后,梅兰芳毅然决然放弃他在北京经营半生的北京“缀玉轩”故居,迁居上海,而当上海沦陷,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想利用他收拾人心,点缀升平,派上海流氓头子托人要他在电台播音一次。梅兰芳借口去香港演出,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在香港演出后,他以嗓子退化不能登台演出为由定居香港。香港沦陷后,日军司令酒井企图胁迫他演出,看见他蓄了胡子,不禁惊讶,梅兰芳,应该退出舞台。说自己年纪大了。

许姬传钟情梅派艺术,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令人敬佩不已,梅兰芳和许姬传,一个是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一个是杰出的梨园文人,他们珠帘合璧的合作和山高水长的友谊让人羡慕和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