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山水藝術,就從了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黑為陰,白為陽,陰陽交構,自成造化之功。

——中國水墨字畫

中國的國畫藝術博大精深,滲透著中國文化的精神意蘊,使觀賞者能夠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獨特藝術魅力。山水畫主要表現了山河自然之美,對於中國山水畫天人合一、主客觀融合、精氣神表達、生活情趣抒寫、筆墨理法運用等方面有著更好的發展條件,獲得眾多書畫家喜愛的喜愛。

【電視臺專訪畫家林德林·簡介】

林德坤:字蔣易,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 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國家註冊高級室內設計師,中國國家畫院阮榮春工作室畫家。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電視臺專訪畫家林德林·藝術成就】

參加國家級省級大型畫展多次獲獎,在北京、上海、廈門、山東泰安、江蘇常州、崑山、陝西西安、渭南、榆林、浙江寧波等地成功舉辦畫展。作品連續參加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2012至2015年展。多次被新加坡、澳大利亞和臺灣藏家所收藏。

先後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水墨丹青)欄目、甘肅衛視(水墨丹青)欄目、鄭州電視臺(中原人物)欄目、商丘電視臺、江蘇常州電視臺、陝西渭南電視臺、和陝西省電視臺兩次專訪!作品在中國國家畫院專刊“畫院”中國“美術報”發表,和多家媒體網站報道。

2012年其作品在國家畫院屆展展出

2012年林德坤老師在國家畫院參加交流會

2012年參加國家畫院工作室師生展

2012年作品《山青亭高舟自橫》在河南省第十九屆美術新人新作展榮獲優秀獎

2013年其作品在西安亮寶樓畫展展出

2013年作品《溪山來瀑》入選河南省第十二屆中國畫藝術展

2014年在國家畫院參加藝術交流會

2014年作品《松舞溪山》在河南省第十九屆美術新人新作展榮獲優秀獎

2014年作品《溪山高居圖》入展河南省第十三屆中國畫藝術展

2014年水墨丹青欄目組專訪畫家林德坤

2014年中原人物欄目組專訪畫家林德坤

2015年作品《南山秋韻》入選河南省第十四屆中國畫藝術展

2016年文化部一級美術師人才中心參與藝術培訓

2017年林德坤老師受邀參加京津湧寧波第一屆美術展

2017年在西安,榆林,延安三地國家畫院師生巡展

2017年受邀參加文化部組織國家一級美術師筆會

【電視臺專訪畫家林德林·藝術創作歷程】

林德坤先生尊導師之訓:

尚三氣三力,三氣者:靜氣、文氣、正氣。三力者:造型造景能力、用筆用墨能力、營造氣韻能力。

熟知藝術規律、深諳國畫妙理、學究天人、通權達變、入古出新。逐步形成自己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

林德坤老師在國畫創作中,追求的精神特色是以情造境,情趣橫生,觀林德坤之畫,畫中有詩。既有詩的意韻,更有畫的妙境,寫出了自然山水的精神氣質。以中國傳統繪畫為根基,結合自身深厚的西畫基礎,吸古今大家之精華,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著重寫生取景,舍境界而崇氣韻,逐步形成自己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林德坤老師的山水畫之中,不僅採用墨與紙張本色的交互、幻化、互生互補,從中尋求一種突破實景、實物、實事侷限的境界。 “天以空而高,水以空而明,性以高而悟。”黑與白,一個指實境,另一個則指的是虛境。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林德坤老師以山水韻味取勝,大山大水,境界開闊之作,崇尚的大山精神。他的畫風,即工而有意,放而不亂,在工寫兼具的筆法與墨色中,建立了自己的語言秩序與筆墨方式。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溪山泛舟圖 國畫家林德坤山水畫作品《暢遊太行》作品來源:易從網

林德坤老師的山水畫,有壯偉之象,莽然之氣,蓊鬱之韻,雄渾之勢,看得出畫家的藝術觀而筆墨意韻又是潛心研究過龔賢、石濤作品後的領悟,使他痴迷於溫潤韻秀,博大渾厚的筆墨方式。但他的畫顯然又有許多的現代氣息,於章法喜歡滿,於造型喜歡整,尤其是對樹的多姿、多彩、多情的生動描繪,使畫面充滿盎然生機。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寫意山水畫《翠山放歌》 國家美術大師林德坤作品 作品來源:易從網

林德坤老師的山水畫之中,寄託了他對山水的熱烈情懷,傳遞一種對民族精神的把握。在他的作品中,他將一個畫家可能的才情,天賦都投入到創作中來了,製作精心,構圖嚴謹,營造一種大印象,大感覺,大氣象,大意境,凝聚著中國文化的靜謐,悠遠的氣息,這樣的作品耐人尋味,寄寓深刻,引人深思。

解讀山水藝術,就從瞭解林德坤山水畫開始吧!

​裝飾送禮祝壽字畫 林德坤作品《祥鶴園》作品來源:易從網

“用心感悟自然”和“用心表現自然”是林德坤老師的藝術追求。在他的山水語境中,其高山,流水,松林,飛瀑,雲霞等意象,與畫家的心態,想象與智慧聯繫在一起,以山水的表象訴說出來,強化了人與自然親和後的視覺感染力。

北宋大畫家郭熙把山水比喻為“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淡如睡”,這簡直就是辛棄疾所寫的“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在與自然顧盼之間,藝術家擬人化了山川湖泊,藝術生命由此與山河大地融為一體。作為當代一位不可多得的山水畫家林德坤,絕對是收藏的絕佳之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