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被調爲0元,這家上市公司緣何混到如此境地?

出於對其前景的悲觀預期,景順長城等基金公司將*ST華澤估值下調至0,這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中尚屬首例。

估值被調為0元,這家上市公司緣何混到如此境地?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ST華澤這些年是怎麼混的?

扭虧能見曙光嗎?

估值被調為0元,這家上市公司緣何混到如此境地?

6月29日,*ST華澤發佈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2.88億元,同比下滑469.66%;今年第一季度,這一數據繼續擴大為虧損107萬元。

這不是*ST華澤第一年虧損,自從2015年以來,已經連續3年業績虧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ST華澤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

這意味著*ST華澤2018年即使扭虧但審計報告仍為“非標”的話,則有可能在明年遭遇強制退市。

面對連年虧損,*ST華澤多次表示,2018年將通過多種措施保障持續經營能力,爭取實現扭虧為盈,達到恢復上市的條件。

當然,*ST華澤不僅在說,也在幹。7月9日,*ST華澤發佈公告稱,全資孫公司鑫海資源的鎳鐵精煉電爐安裝工程完工,已經開始精煉生產。此前,由於關聯方公司鉅額違規佔款,鑫海資源的經營也未能獨善其身。

目前,鑫海資源鎳鐵生產線資產額3.42億元,去年公司實現收入3.8萬元,佔總收入的1.53%;設計產能每年3.5萬噸,目前恢復的產能為每年2.2萬噸,恢復程度62%。對於這條生產線的復工,*ST華澤發佈公告稱,這將在2018年為公司貢獻收入5600萬元。按照2017年的收入來計,5600萬元佔比為14.33%。

即使佔比不高,要確保鑫海資源復產並完成2018年經營目標,資金問題仍然考驗著這家風雨飄搖中的上市公司。

“宮鬥”不斷,亂局何解?

估值被調為0元,這家上市公司緣何混到如此境地?

自3月21日股票復牌以來, *ST華澤在經歷了連續26個跌停板。究其原因,除了業績萎靡不振,管理層的內鬥也是關鍵。

今年4月中旬,在A股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年報即將截止的時間,*ST華澤公告表示,公司年報將出現“難產”。更早些時候,*ST華澤披露2017年半年報,但這卻遭到公司董事會多位成員的集體反對。據21世紀經濟報道瞭解,年報披露出現波折背後是*ST華澤各方股東分歧的顯現。這一分歧的根源,則是大股東兼實控人王輝、王濤旗下的企業對上市公司高達13.29億元(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資金佔用。

對於大股東資金佔用問題,雖然早被發現,但一直未能解決。正因如此,其他股東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多次採取措施予以應對。7月13日,*ST華澤第三大股東康博恆智提請公司召開2018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主要是審議包括罷免劉騰等四位董事和朱小衛監事等5項議案,最終,劉騰等兩人留任。對於這一結果,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康博恆智認為最終結果是中小股東的“勝利”。

對於下一步的安排,有業內人士表示,康博恆智或將繼續要求王輝等人償還資金佔用款。不過,無論對大股東還是其他股東,*ST華澤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採取措施防止公司退市。

然而,對深陷暫停上市的*ST華澤來說,要想成功“保殼”,路漫漫且艱難,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收回大股東的資金佔用款。*ST華澤最新公告稱,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已通過訴訟等方式對王輝及其關聯方佔款進行“追債”,相關方也表示將全力配合解決資金侵佔事宜。

資金佔用問題尚未解決,*ST華澤又攤上大事。7月17日,*ST華澤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對董事長劉騰、前董事徐景山、監事會主席孫軍平、董事柴雄偉、董事齊中平、監事楊源新的《調查通知書》。根據公告,這5位董監事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早在今年初,*ST華澤就因關聯方佔款、虛假記載等問題遭到處罰。此次5位高管遭遇調查,或許意味著事情並不簡單。

業績連年虧損,股東層面分歧加劇,7月17日,繼工銀瑞信、景順長城給*ST華澤“0元”估值價後,中信保誠、申萬菱信、廣發基金在內的三家基金公司也將*ST華澤的估值調至0元。

面對退市危機,希望*ST華澤股東層面能及時解決分歧,共克難關,畢竟,退市了對誰都不是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