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事」麻醉科——手術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醫護工作者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他們承擔著救死扶傷的重任,懷著懸壺濟世的仁心,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讓我們遠離疾病困擾!

8月2日起,省衛生計生委推出“醫生醫事”欄目,給大家講述不同崗位醫護工作者的故事。

今天,我們走進麻醉科。

「“医”生“医”事」麻醉科——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麻醉醫生——無影燈下的幕後英雄

「“医”生“医”事」麻醉科——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不要緊張,別怕。”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內,一名麻醉科醫生正輕聲安慰一位要做中耳手術的女性患者。這是一位需要全麻的病人,只見麻醉科醫生熟練地將幾種組合藥物,依次注入病人靜脈內,又做了氣管插管。麻醉藥都是組合藥物,一般分為鎮靜、鎮痛、肌松、不良神經反射抑制四種。

手術開始,麻醉科醫生仍需在一旁全神貫注地監護。她面前的監護儀上,正顯示著患者的心率、血壓、氧飽和度等各種數據。不論手術時間有多長,麻醉科醫生都要全程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調整其輸血、輸液、保溫等情況,為手術醫生提供良好的手術環境,為患者打造安全舒適的生命結界。遇到重大手術或手術中突發大出血等情況,麻醉科醫生更是要積極為病人輸血輸液,使用各種血管活性藥物維持病人生命體徵的平穩,以及積極糾正病人內環境的紊亂。一場急救下來,可能已是汗流浹背。

手術結束,麻醉科醫生的工作還在繼續。患者被送入甦醒恢復室,接上呼吸機,而麻醉科醫生則要繼續監測各項數據指標,直至患者完全甦醒。全麻手術結束後的半小時至一小時內,麻醉並未終止,鎮痛、肌松、神經阻滯等藥效尚未消失,很容易發生氣道阻塞、通氣不足等併發症。數據顯示,通過麻醉科醫生的精心監護,將大大減少術後因併發症而死亡的患者。

浙大市一醫院每年要做近2萬例的手術麻醉,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插曲。一旦發生無法在正常體位下進行操作的情況,只能靠醫生來“適應”患者,跪著麻醉、抱著病人穿刺麻醉這些行為,是非常普遍的。

曾經,麻醉科主任孫建良就為一名手術患者,跪下實施麻醉近20分鐘。那位患者曾做過喉癌和舌癌手術,又因為幾年前在其他醫院手術時氣管插管失敗,被迫緊急氣管切開。這期間,還有頸部多次放療史,因此,聲門又小又僵硬。為了減少患者痛苦,少切一次氣管,孫建良想辦法要經口正常徑路插入。最終,在保留自主呼吸,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可視化插管工具,經過數次努力,順利經口置入6.0mm氣管導管。而為了良好顯露,全程都跪著為患者進行插管,近20分鐘。起來的時候,孫建良的兩條腿都已經麻木了,過了好久才緩過來。

手術做到多晚,他們就會堅持到多晚

「“医”生“医”事」麻醉科——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對於天台縣人民醫院麻醉科的麻醉醫生來說,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21:00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候手術結束了,但麻醉醫生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他們的工作,開始於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在患者做手術前,就要做好麻醉相關的準備工作。患者進了手術室,他們要全程守護患者的安全,在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時,負責處理患者因為接受麻醉及手術引起的生理反應,維持患者在麻醉狀態中的基本生命功能,像心跳、呼吸、血液循環及氧氣輸送等;另外,還要時刻注意患者的麻醉深度是否適中、預防及緊急處理麻醉中可能出現的異常,以免發生併發症及嚴重的後遺症。手術結束,患者安全地完全脫離麻醉狀態,麻醉醫生還要根據病情對患者進行觀察,讓患者舒適、安全地恢復。

正因為如此,和手術醫生一樣,麻醉醫生的精神隨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只有把成功脫險的患者推出手術室,看到焦急等候的家屬舒展了眉頭,才會放鬆下來。也是在這一刻,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再苦再累都變得微不足道。

麻醉不僅僅是“打一針、睡一覺”

「“医”生“医”事」麻醉科——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麗水市人民醫院麻醉科的工作,從早上8點充滿儀式感的交班開始。各級醫生分別彙報患者的麻醉方案,病情特殊的還要進行討論,制定詳細周全的麻醉方案。交班結束後,麻醉醫生就開始穿梭於各個手術間,開啟一整天不停息的揪心之旅。

手術前,麻醉醫生進入手術間,開啟麻醉機、氧源,檢查麻醉機是否運行正常,數十種麻醉藥品及急救藥品是否需要補充。從病人注射麻藥開始,到可以下刀手術,病人的生命體徵會發生急劇變化,必須時刻進行常規的呼吸、心率、血壓、氧飽和度監測,危重手術病人還要進行有創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和有創動脈穿刺置管持續測血壓,在病情快速變化時,及時作出準確的處理。

手術過程中因疾病本身原因、麻醉用藥、手術打擊等,可能發生的異常和意外情況很多,病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血壓變化,都牽動著麻醉醫生的神經。

手術結束後,麻醉醫生還需要負責將患者喚醒。在手術快要結束前就需要及時調節麻醉深度和用藥,既要保證麻醉安全,又要保證患者在手術結束後能快速甦醒。患者送入病房後還要進行連續監測,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做好麻醉後隨訪和總結的記錄,對於病情危重的病人,術後更加需要麻醉醫生協助對患者進行精準的監護和精準的處理。

手術醫生的工作內容是進行切除病變組織、器官,吻合、縫合皮膚操作,其他與患者安全和生命相關的事情則全部由麻醉科醫生負責,可以說是患者生命的“守護神”。

經歷各種心驚膽戰的搶救時刻

「“医”生“医”事」麻醉科——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

手術室內,看似雲淡風輕的寂靜環境,但對麻醉醫生來說,每一秒都暗藏危機。

今年6月 ,一個3個月大的孩子被送入衢州市中醫醫院急診室。家屬敘述孩子近日連續多次進食後出現嘔吐情況,並發現其右腹股溝隆起一個包塊,孩子哭鬧不止,肚子也越來越脹。送到醫院時,孩子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經過專家組會診,確診孩子為小兒疝氣嵌頓,必須馬上手術搶救,否則可能造成腸壞死,進而引發全身感染性休克,甚至有死亡的可能。小兒麻醉是對麻醉醫生很大的挑戰,因為孩子耐受麻醉程度和大人有很大不同,為了救孩子,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項餘華迎難而上,一邊盯著監測儀上的血壓、心率、呼吸,一邊將麻醉劑緩緩注入患兒體內。最終患兒手術順利,康復出院。

項餘華說:“從業這麼多年,經歷了醫院內各種心驚膽戰的搶救時刻,練就了我處變不驚的定力。”

作為麻醉醫生,暗藏的這些危機讓他們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但醫生沒有選擇患者的權利,面對每個被病魔所困的病人,面對每個生命垂危的患者,他們都必須無條件守護患者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