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邀「驪靬之約」:義大利人「赴約」古羅馬後裔

永昌邀“驪靬之約”:意大利人“赴約”古羅馬後裔

圖為“古羅馬後裔”驪靬村村民參演情景劇《絲路驪靬》。魏建軍 攝

中新網甘肅金昌8月8日電 (記者 魏建軍 高瑩) 8月8日,以“驪靬之約·文化之旅”為主題的中國·金昌第六屆驪靬文化旅遊節在甘肅金昌市永昌縣開幕。

“博拉市和永昌縣建立友好城市關係的基礎,是我們共同的羅馬歷史淵源。”意大利博拉市副市長薩拉·卡拉威拉8日在中國·金昌第六屆驪靬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說,在博拉周邊的帕蘭佐,可以找到非常古老的古羅馬小鎮遺址;在永昌縣的者來寨,也可以找到類似由古羅馬軍團留下的遺蹟。

者來寨,是河西走廊中段的一個絲路古鎮,位於甘肅金昌市永昌縣,2000多年前,這裡曾經有一支“古羅馬軍團”東征失利,數千名將士突圍後幾經輾轉進入西漢版圖,漢王朝在永昌縣城以南10公里處的者來寨,設置“驪靬”縣安置他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驪靬人逐漸和漢族及其他民族相融合,現存的驪靬遺址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永昌邀“驪靬之約”:意大利人“赴約”古羅馬後裔

圖為情景劇《絲路驪靬》演出現場。魏建軍 攝

2000年後,這裡改名為“驪靬村”。“擁有共同的歷史, 僅僅是我們關係值得慶賀的一部分;我們還應在擁有共同歷史特徵的當前,協作取得更大的效益。”薩拉·卡拉威拉說,共同的古羅馬歷史淵源,對於外界更好地瞭解他們非常重要,這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通過旅遊讓彼此受惠的方式進一步交流。

金昌市委書記王建太介紹,金昌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節點城市,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驪靬古城經受兩千多年的風沙雨雪磨礪仍然堅韌矗立,歐羅巴血統歷經兩千多年滄桑歲月洗禮依然印記明顯,古羅馬習俗與中華文明在這裡交匯融合,形成了體現“和平包容”特質的驪靬文化。

永昌邀“驪靬之約”:意大利人“赴約”古羅馬後裔

圖為意大利博拉市交響樂團演奏《茉莉花》。魏建軍 攝

王建太說,兩千多年前,先輩們在這裡相向而行、相遇相知,連通了東西方交流的紐帶,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古代中國以寬厚、仁和的心胸,接納了古羅馬軍團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當代金昌正以更加開放、包容、寬廣的胸懷,廣邀八方來客。今天,我們在這裡傳承“人類文明寶貴遺產”,續建合作交流橋樑。

金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得明說,本屆旅遊節是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驪靬之約·文化之旅”為主題,旨在通過舉辦區域旅遊聯盟宣傳推介會、驪靬文化研討會等系列活動,展示旅遊發展新成果,搭建交流合作新平臺,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