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頭條需要實名制,讓你用真實頭像、寫真實姓名,你還會玩頭條嗎?

王先生的黑白茶


實名制不實名制一樣,也許平臺需要你的實名制,因為大數據時代,每個平臺都想辦法積累大數據。

至於對我們個人,實名制不實名制,沒啥區別,該怎麼評論還怎麼評論,該罵人還罵人,該撕逼還撕逼,不過你太不像話的文章,卡住你,過不去就行了。和實名制真沒有關係。

我原來就不是實名制,半路轉成實名。圖像也是本人剛照的。手續而已。為了平臺大數據,俺只好被犧牲隱私了!



星空之飄塵


我們現在對這個實名制是有個錯誤認識的,以為要用真實頭像,寫真實姓名,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所說的實名制,主要說是後臺實名,前臺隨意,也就是說,平臺掌握一個人的信息,而前臺你愛叫啥網名就叫啥網名,你愛用啥頭像就用啥頭像。

理論上,實名制對我們每個網民都沒有啥影響,只有那些蠅營狗苟,想做壞事的人才害怕實名制,他們害怕被抓嘛,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們普通網民,正常上網,正常發聲,實名不實名都無所謂,沒啥影響。

為什麼有些人反對實名制,因為有些人狗吃草有驢心思,有些人造謠傳謠無事生非的,有些人滿嘴汙言穢語攻擊謾罵的,有些人追求暴力血腥性的,有些人標題黨為了炒作的,有些人甚至更嚴重的涉嫌違法犯罪的,這些人都是極力反對實名制的。

接下來說說頭條的新媒體,這是我繼微博之後,用心做的第二個新媒體平臺,並且愛上頭條,目前我在微博上有40多萬粉絲,在頭條上有5萬多粉絲,我認真的在做自己的新媒體,努力善待我的每一篇文字,善待我的每一個粉絲,所以,我的文字我負責,行的正,做的端,所以不怕實名制,如果頭條要是需要實名,我覺得對我無影響。


韓東言


“如果頭條需要實名制,讓你用真實頭像、寫真實姓名,你還會玩頭條嗎?”本不想回答這問題的,畢竟對我來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是這些年一直堅持的,不管在現實中,還是網絡上。而多年以前,我在網絡中用的頭像,就是自己的素顏無PS真實頭像了。

網絡雖然是虛擬的,可網絡背後都是真實的人,心底光明,做事光明,現實裡認真生活,網絡上正大光明,這不很正常嗎?

我是個念舊的人,也是個有些軸的人,手機號是最初的139開頭,用了幾十年。而從2000年初開始“觸網”,“阿兮”這網名,也已經用了十多年,成為我在網絡中唯一的“名片”,也是我在許多刊物發表文章的筆名。

在阿兮看來,用一個網名混網絡,也是一種別樣的人生歷練。當你給自己堵死了後路,告訴自己這將是自己唯一的身份時,自然一切的想法都會改變。實名將會有以下好處:

一、讓自己更自律

實名制,或者是一顆實名制的心態,才是人生最大的底線,讓自己時刻知道,在做什麼,時刻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人生沒有刪除鍵,走過的,發生了的,都是過去式,我們的每一天,都是直播,不是彩排。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遠。

總有一些人,想趁著網絡的虛擬,做些自欺欺人的事情,把網絡當成垃圾桶,隨意宣洩。實名制會讓你更自律。

二、增加了安全保障

都是實名制,是真實的人,這本身就增加了信任感。就像乘坐出租車,你可以直接看到他放在出租車副駕前的個人資料一樣。為什麼我們不坐黑車?就是不信任。

實名制,真的是我們在網絡中行走的誠信名片,能為你減少很多麻煩。

三、去除僥倖心理

實名制,讓你徹底去除渾水摸魚的僥倖心理。網絡是什麼?網絡比我們更聰明,更懂得記錄。你可能都遺忘了的所作所為,系統都認真為你記錄著,不會放過一個小細節。

打個比喻,如同假面舞會,又如同藉著池水掩蓋的游泳者,水一落,誰在裸泳一目瞭然。有一天有人會明白,網絡虛擬,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高科技的一張大網,通過一部手機,早已經把你的一切數據彙總打包,除非你不用手機,否則,這與實名有什麼兩樣嗎?

再說了,主動實名制,本身表明的是一個態度,是一份篤定。

大家對這問題有不同意見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也歡迎關注阿兮隨筆,私信給我。


阿兮隨筆


這個問題是這樣,提倡實名制,尊重用戶選擇權。

沒有互聯網時代的作者,我們基本也是提倡真實人名的,但是,還是有人用一個“筆名”。今天的“網名”與“筆名”基本一個性質。

我們今天也有保護舉報人的制度。所以,對於一些網友擔心自己被“暴露”正常行使權力的願望,還是值得尊重的。

所以,我希望自由選擇網名的公開與隱蔽。

其實,我們現在就是最大限度保護網名選擇的。所以網上很多人也是真名。

網上有一個特點,你再大喊大叫,沒人問你,你就跟不存在一樣,一旦你被社會關注,幾乎不出一天,你的一切都會大白天下的。

所以,出名是個好事情,但是,麻煩事也很多。所以,還是自願選擇網名吧。

我唯一有一些要求,希望每一個網名儘可能是漢語,不要一大堆數字,或者外文,如果可能,希望頭條有一些指導,這個也有執行的可行性。

至於要求每一個人都實名,這不符合對個人隱私權保護的社會責任。畢竟頭條是面向全社會的。不是每一個個人都能承擔得起那樣大的責任。

但是,後臺備案應該有實名。


千千千里馬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由自主的點擊進來回答。

我來頭條不是抱著玩的態度,而是把這個賬號作為一個展示真實的我的一個平臺,所以,實名制對我沒有任何影響。

我依然會一如既往的做好這個賬號的內容,做真實的自己,分享價值,分享成功,我的目標就是讓我們一起。

當然,抱著玩的態度來頭條的朋友也大有人在,也有掙錢的,目的很多,不過,無論是什麼心態,做好自己是根本。

無論是否實名制,一個賬號對應的其實都是一個真實的個體或者企業、單位,在這個講求誠信的社會,自己發佈的信息一定要負責,而且最終還需要負責,所以最好還是說話做事都有一個度。

信譽是人的根本,誠信是發展的基石,無論是不是創業者,這都是很重要的。

最後,在五四青年節這天,祝福朋友們,節日快樂,奮發圖強!


夢之經典19821919


自媒體完全實名制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共產主義。完全實名制當然是件好事。也是將來非常必要實施的政策。

但是,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自媒體還處在1.0時代。許許多多的事情都在摸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現階段自媒體行業還處在嬰幼兒期,還是先學會走路,循序漸進,不斷完善,行穩致遠。

後臺實施實名制最靠譜,也是最易操作的。

至於前臺,也實名制我以為為時過早。

第一,自媒體平臺很難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這個問題是國內網絡生態不盡如人意造成的。

第二,國內文明程度還沒有達到一令人滿意的程度。

比如,刷流量,偽原創,黑科技軟件抓取盜版。

從電商的生態系統,不難看出,好的想法不見得有好的結果。

比如,電商平臺設立評價體系,初中是監督商家,讓顧客有一個良好的購物體驗。結果,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出現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差評師”、“打假師”、“刷單師”等等。

還有,因為網絡生態的不盡如人意,滋生許許多多流氓軟件。比如,刷流量的,一鍵抓取複製的,還有裂變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今日頭條發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要且行且珍惜。

面對自媒體同行的競爭壓力,以及平臺內不盡如人意生態環境。要行穩才能致遠,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今日頭條平臺當務之急,是夯實基礎,在沉澱優質內容,發覺優秀作者的方面下功夫,這才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發現優秀作者,還得要想方設法留住他們。建立一支,國內一流的頭條創作團隊。讓真正有才華,專業素質高,道德修養高的作者得到實惠才是硬道理。

再過兩年,提起自媒體1.0時代,都是笑話或者段子。自媒體平臺相互激烈競爭,砸下的大把鈔票有相當一部分是讓偽原創、洗稿的、標題黨、薅羊毛黨、多賬號矩陣黨等賺得盆滿缽滿。

自媒體2.0時代即將來臨,低級粗放,圈人湊數的時代,必將成為歷史。

日後的自媒體,拼的是高質量的創作團隊,高質量的獨家內容,犀利富有創意觀點,超清晰的辨識度。

因此,我覺得搞什麼真實照片,實名制之類的,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也不符合當今小夥伴們的虛擬生活習慣,得不償失。



合錄思視頻


這就是思維混亂的反應!想到任何人和物希望絕對控制,本來就是放鬆自己的一個樂土最後要把她帶近政治邊緣,結果離最初設計分道揚鑣。

就像明清小說家,人人為了多種緣故改換筆名,只要小說讓大家接受,很多時候每個人隱姓埋名,愛好不一定非要帶上功利為目的。

我個人不建議用實名制認證,很簡單許多事情純屬娛樂愛好,網上言論自由自在來去。可以說出心扉,放鬆放鬆,發洩發洩。

就像微信號,如果非要實名制上網,最後人會越來越少,不是估計是真實寫照,本來輕輕鬆鬆放下疲憊的心,突然一本正經,又像單位工作狀態,我能不能活了?

很多人為了滿足自己慾望,假大空,本來就是正常,生活實際得不到,才會尋找自己內心需求,才會在這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的網絡平臺上,相互放鬆相互滿足。你突然正規化,大名一上,首先是周圍人知道,身邊的人知道,等等。又拉回現實,該說不說,考慮方方面面,最後只能是彙報工作了。

那很多人就說某某人,就是實名的好的很,就像某某人在網絡上大呼小叫遭到網絡批判,說名氣度大增。其實他利用網絡廣度,製造新聞,如果不是實名,誰計較你。反而證明這些人動機不純,私慾熏天,手段陰暗。某些公眾人物你說也是嗎?不好說!事情還是一分為二,目的性不純的,自然討伐,這本來就是雙刃劍,你可以利用它的鋒芒,但最後有可能被傷害。

所以,不是實名制反而更健康,只是說平臺審查員責任感,史命感更大,涉及方方面面,法律法規第一條,道德倫理照樣嚴守。這就像神話故事領域,玉皇大帝制定製度還是靠大家遵守,想做到完美世界是不可能的。這是人的本性使然。神仙都可能觸犯天條,更乎凡人。


莫印長卷


其實人的名姓就是社交的名片,很多人更願意以真實的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只是人的隱私被越來越多的人作為謀利的工具,人們心中也就有了忌憚,害怕那些應為實名暴露越來越多的騷擾電話,和莫名的錢財的失去。

頭條在這一點做的比較好,信息正規,沒有色情,暴力等等不良的內容,也讓很多人可以放心的展示真實的自己。放心玩頭條,大膽玩頭條,把自己的生活透過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大家。


朱子月說


我覺得這個話題好,如果一切都用真實身份來展示,這樣的結果,估計網紅會少掉很多,或者會是其他的方式形成網紅。

不過用真實身份,個人覺得可操作性差。這裡存在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隱私。實力派也好,偽裝派也罷,在網絡上發發圖文視頻,或是自制個小節目,初衷都是為了娛樂,吸引觀眾,滿足自我。後來,自媒體越來越商業化,不再是單槍匹馬地個人主義,團隊的策劃和配合讓原本的單純娛樂扭轉向商業盈利,既是資本的參與也有平臺的所需,更有觀眾的關注度。

商業化的氛圍裡,真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不是能夠成為“爆款”,吸引流量,拉動資本。所以,你說她在農村裡做三農相關的直播,主播自身是不是農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團隊篩選出的直播話題,和直播受眾的響應關注度,才是平臺和所有制作團隊關心的。俗話說的好:好貨也得好賣。

個人信息的真實性,其實平臺是有的,大多數人無法迴避真實的註冊條件。

可能提出這樣的話題,本意是覺得如果用真實頭像真實姓名會讓發言或是言論有所顧忌,這點我覺得也是有可能。我記得以前我們單位有一個局域網論壇,領導員工都常瀏覽,有一哥們有一天發了幾句牢騷,關鍵頭像是他自認為很帥的一張照片,很快被約談了,而且約談的事情整個所裡幾乎人人知道了。

所以用真實姓名,真實身份,真實頭像,對於現在網絡社會來說,其實沒有太大意義。而且存在著根本的隱私隱患,很難實行並推廣。

當然如果非得如此,我想我會註冊,大家也會註冊,誰都會抱著“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心態。前提是,平臺怎樣保障我的隱私不被不法分子利用。




來自水泊不是梁山


今日頭條是社交化自媒體,平臺上擁人大量的普通用戶群體,這些群體絕大多數只是閱讀者,並沒有專業的自媒體思維,比如想通過今日頭條創業、專業交流,絕大多數還是把今日頭條當成娛樂、消遣的一個工具平臺,隨意性很強,如果全部按品牌社交化的思維來約束所有用戶,那將會有大量的用戶群體退出。




大量的用戶後臺打開之後,閱讀者的年齡分佈基本都是這個區間,即18歲-25間的這個年紀段佔了很多的比例,這就是目前今日頭條的人群分佈特點,高中生和剛畢業的大學生或是這個年齡段的年青人。


所以我們就發現了大量的無厘頭的問題和很多低級的可笑的問題大量的出現,但是與平臺的管理和各版塊的小姐姐溝通後發現,這也是一種參於性,這也是代表了這個平臺的群體特點,你們會發現:一個特別可笑的問題或文章推薦量和閱讀量特別高,比如我看到這類的問題單條最高閱讀量900多萬,就是手機號末數是多少的最好這類問題。



大量的不成熟的用戶群體、娛樂、消遣群體或是閒的沒有事可做的來玩樂一下的,是不願意用真實姓名的,因為最基本的就是不好意思罵人了嘛,或是自己罵人攻擊人不方便了,但你會發現包括我在內的專業做自媒體的人,

肯定是用自己的真名真姓的,因為你會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不管好與壞,你敢用真實的名字:行不改名,做不改姓,這種人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姿態。



今日頭條不可能強要求大家都用真名,因為絕大多數的關注點是在娛樂八卦、好玩、有意思、流行這些上,平臺如果要求實名註冊,都用真名,那麼就增加了這些佔大量群體的消費成本,降低了娛樂感覺值,這種條件約束就會大量的流失,這些群體的習慣特徵還是處於隱匿身份更自由自在的心態,自由、放鬆、娛樂、消遣是核心,它們沒有原則性、隨意性特別強,可能今天心情不爽,就會找幾個人罵一下,如果心情好了或是學了點有價值的東西,或是意識到自己應該學習點東西了,可能還會變成一個特別正能量的創業者,這些人是在人生路上的修煉者。



我做自媒體從最早時的空間和論壇、到公眾號、到微博、到今日頭條、微視、所有的平臺都用真實真姓:孫洪鶴,喜歡我的這麼多年就喜歡了,不喜歡我的也肯定不喜歡了,想找我的肯定能找到,想查我的也肯定能查得到:自媒體人就要有這種心態,你躲藏也躲不了,如果想隱身就別當自明星,這就是自明星往往就是透明的杯子,關鍵是你裡面裝的是什麼水,如果絕大多數人都罵你,極少數人喜歡你,這就對了,但如果所有人都罵你或是所有人都喜歡你,你都要快離死不遠了。


如果你想做自媒體,想用社交化電商創業,你就要敢用真名真姓的行不改名,做不改姓,這本身就是一種決心,請問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敢輕意作惡嗎?



互聯網創業投資不懂營銷怎麼辦?關注這裡,每天都有新內容、新方法:真實案例、邊學邊幹,更多原創回答,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