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大學霸:本科一作SCI一區論文3篇、發明專利1項

蘭大學霸:本科一作SCI一區論文3篇、發明專利1項

近日,共青團中央公佈了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表彰決定,決定向全國100名青少年學生頒發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蘭州大學萃英學院2014級化學萃英班本科生史安也同學入選其中。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是按照鄧小平同志遺願,面向青少年設立的崇高榮譽。獲獎同學是廣大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優秀代表,他們的創新實踐和所取得的成績體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崇尚科學、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精神風貌。

跟小蘭一起了解一下這位帥氣的小哥哥吧~

史安也於2014年進入蘭州大學就讀,2015年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進入蘭州大學萃英學院化學萃英班學習深造。先後在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育華、李慧慧教授課題組以及化學化工學院王強教授課題組從事科研見習活動。作為獨立項目負責人,史安也完成創新創業課題兩項,兩項課題均獲校級創新創業項目一等獎。作為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並發表SCI一區論文三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此外,史安也還多次參與國內學術交流會議並作口頭報告,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化學交流會議中榮獲“優秀報告獎”;先後榮獲“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挑戰杯”蘭州大學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優秀論文一等獎、蘭州大學學生標兵、蘭州大學科研創新獎學金(一等)等榮譽稱號。

蘭大學霸:本科一作SCI一區論文3篇、發明專利1項

“我這個人特別喜歡衝擊那種最難的東西”,2018屆萃英學院化學班畢業生史安也斬釘截鐵地說道,言語間充滿了自信和力量。

史安也2014年考進蘭州大學數學院,在入學軍訓期間“聽說有個基地班選拔考試,很難的感覺,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就參加了基地班選拔考試”,史安也瞄準了物理基地班和化學基地班,但在具體選擇時卻陷入了兩難,“後來聽說化學班的選拔考試競爭更激烈,所以我最終報了化學基地班,然後就順利考進去了,後來又考進了萃英學院化學班。”

“而且我覺得學的專業並不是阻礙進步的絆腳石,如果真的想學什麼,完全可以在課後學”,因此儘管在化學班,但是史安也卻分別跟著物理學院和化學院的老師做工作,“做的是物理化學這一個交叉學科,既學習了化學的知識,也吸取了物理的精髓,物理這一塊更多是靠自學,藉助兩門學科的力量,所以才能取得一點成績吧。”在實驗過程中,史安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實驗現象。“之前大家普遍的觀念是認為只要光催化劑的催化效果足夠好,應該對任何光催化反應都具有較好的催化效果,不應該存在差異性。但是在我的實驗中卻發現一些光催化劑對於特定的催化反應有著極為優良的效果。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大家通常會認為要麼是自己實驗做錯了,要麼是數據收集有問題,總之是個人因素。我剛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後來我就設計了個實驗證明了一下,發現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反應機理的不同導致的,就提出了‘催化反應選擇性’這個觀點,算是個比較亮點的地方吧。”正是這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史安也在科學的探索道路上勇往直前,斬獲多個獎項。

蘭大學霸:本科一作SCI一區論文3篇、發明專利1項

雖然不喜歡題海戰術,但是史安也在閱讀方面卻一直保持著多多益善的態度。“我大一時對太陽能電池比較感興趣,那時候就把咱們學校圖書館有關太陽能電池的書都讀過了”。正是因為這種嚴謹好學的學習態度,史安也在做實驗時總能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做實驗傾向於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前期積累和思考上,提前查閱大量文獻,分析歸納,在試錯上花費的時間很少,因為還沒有準備好就去急著做實驗,只會失敗,還不如準備好了再開始。”史安也認為創新同樣源於積累。

“非典型學霸”,這是史安也對自己的定義,問及未來,他說道:“現在對超快光譜很感興趣,以後也想在這個方向做下去,所以在保研時選擇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這個學校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是很厲害的,想好好學點東西。”對於母校,史安也表示:“蘭大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校,有喜歡做什麼就踏踏實實做什麼的土壤,干擾少,不浮躁,同學們大可不必缺乏自信,而要敢於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