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学霸:本科一作SCI一区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

兰大学霸:本科一作SCI一区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

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表彰决定,决定向全国100名青少年学生颁发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14级化学萃英班本科生史安也同学入选其中。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按照邓小平同志遗愿,面向青少年设立的崇高荣誉。获奖同学是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创新实践和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崇尚科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

跟小兰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帅气的小哥哥吧~

史安也于2014年进入兰州大学就读,2015年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入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化学萃英班学习深造。先后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王育华、李慧慧教授课题组以及化学化工学院王强教授课题组从事科研见习活动。作为独立项目负责人,史安也完成创新创业课题两项,两项课题均获校级创新创业项目一等奖。作为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并发表SCI一区论文三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此外,史安也还多次参与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并作口头报告,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交流会议中荣获“优秀报告奖”;先后荣获“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挑战杯”兰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优秀论文一等奖、兰州大学学生标兵、兰州大学科研创新奖学金(一等)等荣誉称号。

兰大学霸:本科一作SCI一区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

“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冲击那种最难的东西”,2018届萃英学院化学班毕业生史安也斩钉截铁地说道,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史安也2014年考进兰州大学数学院,在入学军训期间“听说有个基地班选拔考试,很难的感觉,我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就参加了基地班选拔考试”,史安也瞄准了物理基地班和化学基地班,但在具体选择时却陷入了两难,“后来听说化学班的选拔考试竞争更激烈,所以我最终报了化学基地班,然后就顺利考进去了,后来又考进了萃英学院化学班。”

“而且我觉得学的专业并不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如果真的想学什么,完全可以在课后学”,因此尽管在化学班,但是史安也却分别跟着物理学院和化学院的老师做工作,“做的是物理化学这一个交叉学科,既学习了化学的知识,也吸取了物理的精髓,物理这一块更多是靠自学,借助两门学科的力量,所以才能取得一点成绩吧。”在实验过程中,史安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之前大家普遍的观念是认为只要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足够好,应该对任何光催化反应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不应该存在差异性。但是在我的实验中却发现一些光催化剂对于特定的催化反应有着极为优良的效果。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通常会认为要么是自己实验做错了,要么是数据收集有问题,总之是个人因素。我刚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后来我就设计了个实验证明了一下,发现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反应机理的不同导致的,就提出了‘催化反应选择性’这个观点,算是个比较亮点的地方吧。”正是这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史安也在科学的探索道路上勇往直前,斩获多个奖项。

兰大学霸:本科一作SCI一区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

虽然不喜欢题海战术,但是史安也在阅读方面却一直保持着多多益善的态度。“我大一时对太阳能电池比较感兴趣,那时候就把咱们学校图书馆有关太阳能电池的书都读过了”。正是因为这种严谨好学的学习态度,史安也在做实验时总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实验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前期积累和思考上,提前查阅大量文献,分析归纳,在试错上花费的时间很少,因为还没有准备好就去急着做实验,只会失败,还不如准备好了再开始。”史安也认为创新同样源于积累。

“非典型学霸”,这是史安也对自己的定义,问及未来,他说道:“现在对超快光谱很感兴趣,以后也想在这个方向做下去,所以在保研时选择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这个学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是很厉害的,想好好学点东西。”对于母校,史安也表示:“兰大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校,有喜欢做什么就踏踏实实做什么的土壤,干扰少,不浮躁,同学们大可不必缺乏自信,而要敢于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