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貴州吃過殺豬飯嗎?

答辯手


因為工作原因2011年12月開始到遵義,也是我第一次出省參加工作。懷著無比激動和忐忑的心我直接坐大巴車到遵義茅草鋪,也是我第一次踏上貴州的這片土地。本來也是冬季的時候到貴州,第一感覺就是貴州真的很冷,還下雪。工作後不久,店裡面的主管就請店裡面的幹部到家裡吃殺豬飯(刨鍋湯),今天我就來講講我記得的殺豬飯刨鍋湯吧。

到貴州第一次到員工家裡吃飯很多禮節不懂,雖然是同事不過作為幹部和外地人還是心裡沒譜。坐車到達了員工的家裡,家裡面的老人還有其父母對我們的到來顯得都非常的熱情。我們到的時候豬都已經殺完,殺豬匠還在花肉剔骨。他媽媽在做飯、洗菜,安排落座後他爸爸陪我們聊天。,最後還拿出撲克牌一起鬥地主,其他人繼續聊天,約莫個多小時後其父安排大家上桌準備開飯。

看到桌上的菜品頓時感覺今天可以大飽口福,桌面擺滿了各種菜餚。例如酸菜豬血、大塊肥肉煮湯、炒豬肝大腸、炒肚子等。貴州的殺豬飯,不僅菜式種類繁多、美味,而且管夠,主人家非常的熱情,看到客人碗裡空了便馬上給添飯添菜,而且還加酒敬菸。吃完飯後,在客人道別的時候,主人家還會送上一塊新鮮的豬肉,希望給客人帶來一些好運。

說實話雖然在做菜上面不一定有館子或者大飯店那麼到位,但你很難吃到如此原生態的美味。主要貴州人的熱情好客確實淳樸近人。


貴娛圈


大約從冬月初十至大年三十的40余天裡,如果是在貴州各地的農村的話,豬叫聲會是鄉村的“交響曲”此起彼伏,進入“吃年豬飯”的時候。

殺豬之前,人們會挑選一個好的日子,一來瞧日子,二來看家人是否有時間。挑選好日子以後就會在殺豬前一天去請周邊的鄰居來幫忙。次日,邀請幫忙的人在主人家吃過早飯以後會有分工,刀法嫻熟的男丁會雖然頭天把刀磨好但在動刀的那天也會在磨石上再磨一下,生火燒水,準備繩子的各有分工,女人則忙著張羅午飯,洗菜、摘菜、做豆腐。

當大鍋裡的水沸的時候,幫忙宰豬的七八個人迅速到位,用繩子捆住豬嘴、豬腳,將一頭豬抬上桌子,另外的人則準備一個鐵盆,放上溫水,加少許食鹽和澱粉,預備動刀時接血旺。在宰豬前,動刀的人會點上3炷香,燒上3份紙錢,才開始宰豬。

殺年豬所用的豬,一定是自家養的,以草料、青飼料為主——這樣的豬吃起來肥而不膩,肉質有彈性,最香最營養!隨著殺豬匠精準的一刀進去,血流噴湧而出,桌子上的豬“嗷嗷”幾聲就沒了聲響。

隨後,大家開始燙豬、剃毛,由殺豬師傅下豬頭、項圈、前腿、大肉、後腿……工序嫻熟有序。看到膘肥肉好,主人家一邊搬運肉坨一邊笑呵呵。

接著,大家分工協作,有的翻洗腸子,有的燒豬頭,有的刮豬腳,有的剔骨切肉,女的醃製酥肉、裝肉腸、煉油,張羅殺豬飯……當天的工作忙中作樂,因殺豬聚在一起的親朋一邊幫忙,一邊侃天說地,十分歡樂。

宰年豬這一天,最讓人期待的就是豐盛的殺豬飯,這也是考驗主人家媳婦和親友團廚藝時。不過,在貴州,能幹的女人一點也不害怕,三桌五桌,男人只要告訴她們預備邀請多少桌,女人心中就有了底,謀劃著殺豬飯做些什麼菜。

砍上幾斤新鮮排骨,配上地裡剛拔出的香甜蘿蔔,燉上一鍋;新鮮肉煮一鍋打蘸水;紅燒肉一個,青椒炒肉片一個、酸菜豆米素菜一個、爆炒腰花,涼拌菜一個;地道菜豆腐、豆花,熬一鍋糯軟的紅豆,加上長長的幹醃菜;當然了,殺豬飯上自然少不了炸洋芋……

“再來一個酸菜豬血!”大家如同準備殺豬飯,集思廣益,巴不得把家中最好的東西做成美味佳餚,招待親朋。女人們在家準備殺豬飯忙得不亦樂乎,男人們則呼朋喚友,讓大家趕緊到家中甩飯。對於朋友的盛情邀約,只要沒有特別之事,大家都會前住,樂此不疲。

貴州吃殺豬飯最大特點是人多、喜慶、熱鬧。雖然吃飯環境和餐具簡樸粗糙,但絲毫不影響大家的心情,大家圍著木桌,坐在咯吱作響的條凳上,即使有雞在腳下覓食、狗在桌下穿梭啃骨,也沒人感到不適。這時每個人都少了拘束和客套,大家大快朵頤,同時高談闊論當地的奇聞趣事,甚至笑話大話接連不斷,繼而划拳行令、喧騰不息。

一桌豐盛的殺豬飯,帶來的不只是熱火朝天的“年味”,更有親朋歡聚一堂的愉悅。席間,無時無處不散發出鄉下人濃烈而豪爽的熱情。


獨好


對於很多貴州人來說,沒有殺豬菜就不叫做過年!可見殺豬菜在貴州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麼高!

殺豬菜——貴州人心中的年味!

據筆者瞭解,在貴州的大部分地區,臨近春節的時候,外出務工的人員距離家鄉再遠都會盡可能趕回家與家人過年,而這個時候一頓殺豬菜則讓一個新年變得更有滋味和溫暖!

按照傳統,貴州人會在過年前一個月、半個月左右的時候,把自家養了一年的肥豬牽來宰殺,然後請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吃一頓熱鬧的殺豬飯,一起分享豐盛豬肉大餐和即將過年的喜悅!

所以對於貴州的朋友們來說,有殺豬菜才叫過年呢!

這不僅僅寓意著熱火朝天過年的開始,也寓意著來年大豐收和來年繼續賺大錢!

殺豬菜——鄉間的美食!

對於很多喜愛美食的人來說,殺豬菜到底是一道什麼菜呢?好吃不好吃呢?估計很多貴州的朋友會拍著胸脯告訴你,殺豬菜絕對好吃!

咱們就看看一鍋做好的殺豬菜中,裡面都有些什麼呀!

據筆者瞭解,一鍋傳統的殺豬菜中,不僅有蔬菜和普通的豬肉,更有豬身上所有能吃的部分,比如——豬肝啊!豬腰啊、豬血啊、大腸啊,還有一些豬肉製品,如肥肉、回鍋肉等,可謂是真是一應俱全啊!

可以這樣說,豬身上所有能食用的部分幾乎都在殺豬菜中能夠找得到!

而據當時的群眾也是這樣說,“殺豬飯嘛,在貴州農村都有這種風俗。特別是過年,農村每一家都要殺豬來過年,就用新鮮的肉煮成一大鍋,豬身上所有的東西全部都在這裡面,很好吃,味道也很好!”

此外,殺完豬,做成殺豬菜後,豬肉及其他部分還會被辛勤的人們做成臘肉、臘腸等食品,以備過年食用或者長期存儲!

總之,殺豬菜是雲貴高原上一道歷史悠久的景觀!承載著人們的鄉愁與眷戀。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1.08


糧油市場報


貴州老鄉們!要殺年豬了,喊你回家吃殺豬飯了~

在貴州省,殺年豬時要請親戚朋友到家來吃肉,這就是“貴州殺豬飯”,也叫“吃刨湯”。

入冬以後,也就是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一般有條件的人家就要準備殺豬過年了。辛苦忙碌了一年,殺豬的那天,一般都要大擺宴席,請上各種親朋好友來吃殺豬飯,其熱鬧氣氛好比過年,或者是春節前的預熱?!當天的新鮮豬肉,除了請客的用料外,一般主人會留下一部分做成臘肉、香腸等醃製品,留著過年或開春以後慢慢吃……

在兒時的記憶裡面,每到快過年的時候,總會迎來自家的殺豬飯,也可以雀躍著跟隨大人到鄰居、親戚家美美地吃一頓殺豬宴,解解一年來的饞。
  這個時節,你只要早晨在農村裡面轉一圈,就能聽見此起彼伏的豬叫聲,甚至還能看見三五個漢子提著繩索,正在吆喝著把豬圈門打開,旁邊彪悍的殺豬匠口裡叼著亮晃晃的殺豬刀。在你不經意間,肥頭大耳的年豬已經躺倒在地。不用多長時間,一頭肥豬就收拾停當。
  值得一提的是,殺豬飯也是頗有講究的,但各地風格不同。在貴州省黔西南最常見的殺豬飯有酸菜豬血、大塊肥肉煮湯、炒豬肝大腸、炒肚子等。
說起大年三十的年夜飯,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但說起過年前吃“殺豬飯”,對那些從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估計都沒有太多的概念。“殺豬飯”究竟起源於什麼時候,起源於哪裡,已經無從考證,但各地農村年前的“殺豬飯”風俗,都毫無疑問代表著“年味”的開始。
  中國人自古過節就有吃肉的習俗,“殺豬飯”應運而生。目前全國各地似乎都有“殺豬飯”的習俗,但“貴州殺豬飯”是貴州地方的一種風俗,飽含了一種熱情好客的淳樸感情,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每年的臘月初十以後,貴州省農村就很是熱鬧, 家家戶戶都要宰殺辛苦養肥的大豬來準備過年,並在當天邀請很多的親朋好友來家中做客,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地慶祝一年的豐收,稱之為吃“殺豬飯”。

今年你家殺豬嗎?你回家吃殺豬飯嗎~

我的頭條號 興義那些事 會經常更新貴州一些好玩的事,好玩的地方,歡迎關注。

部分素材分享來源網絡

(各大平臺搜索可關注)

愛生活愛金州、更愛興義那些事,興義那些事、不只是那些事。


興義那些事


我是貴州的,我們這裡緊挨重慶,所以我們對於年底的這次親友隆重聚會不叫"殺豬飯",我們叫"殺年豬"或者叫"袍哥湯"。


殺年豬,吃刨鍋湯是我們這裡農民一年來最高興不過的事了。一般的家庭都會專門用青飼料和糧食餵養一頭豬,供自己年底來吃。

這種豬肉由於是純綠色餵養的,所以吃起來不肥不膩,肉質鮮嫩又綿扎,口味很香入口爽。


辛苦了一年,莊稼收了,農活閒了,豬也喂肥了,“不管有錢無錢,殺個豬兒過年”,於是就會挑選一個吉日,提前通知親戚和鄰居,前來聚會品嚐。

殺豬時在院落邊選個位置,挖個坑,安一口大鐵鍋,親戚、鄰居都來幫忙。這時豬的嚎叫聲、大人相互的呼叫聲、蹦蹦跳跳的小孩笑聲,交相呼應,傳遞著新年即將來臨的信息。

豬殺好了,煮熟了,才進入了真正有意義的聚會中——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大筷夾肉,大碗喝酒,熱熱鬧鬧的吃一頓“刨鍋湯”。大家坐在一起邊喝酒,邊吃肉,邊侃天,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吃完後,主人還會視不同的親友讓拎一塊“土豬肉”回去,目的是祈求來年工作順暢。


人類在前進,社會在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天天的提高,農家的生活模式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現在農民手頭有了錢,喂年豬的也在逐漸減少,"刨鍋湯"已經不多了呢。


雪凝的雞湯


小編我是布依族,接下來給廣大條友說說我們那裡的殺豬飯!!!



 以前最盼望的就是過年,那時候的農村比較窮平常也吃不到幾次肉。想吃肉只有在過年能痛痛快快的吃個夠,因為過年要殺年豬的。養了一年的豬從來不會喂飼料平常都是割草,喂玉米,南瓜,從來不會喂飼料。為了吃到豬肉小時候割草可勤快了,撿著豬愛吃的草來喂,希望豬能多長一些肉。


農村有專門的殺豬匠,據說在調皮的豬看到了他都很老實,對豬有天生的壓制。殺年豬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是禁止小孩子看的。曾經還想偷瞄幾眼,結果被大人訓斥,後來長大了也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到了殺豬的時候會請來親朋好友,幾個漢子用鉤子把養了一年的肥豬從圈給鉤出來,豬蹄子用繩子繫上,給豬系的叫死豬扣越掙扎越緊。叫大肥豬彷彿也意識到自己要被宰殺了,可勁的在哪裡嚎叫。

農村殺豬要進行一系列的準備,早早就燒開了一大鍋的水用來給豬腿毛。把豬抬上支好的桌子,小夥子們死死的摁著,殺豬匠拿出來了足有一尺長的殺豬刀。殺豬的時候要找好位置,對著豬的頸部一刀直達心臟,這個場面小孩子見了是要做噩夢的。這樣能讓豬少受一些痛苦,下面是早已經放好的用來接豬血的盆子。放血的時間要準備好,太晚了學都浸入到了肥肉裡面影響口感。

曾經農村過年基本上每家都會殺豬,要不就是幾家合夥的殺一頭。殺好的豬淋上熱水就褪毛了,會在豬蹄的割開一個小口向裡面吹氣,看著豬皮像皮球一樣就鼓了起來,各個地方的皺褶都沒有了很容易褪毛。像殺羊也是要在裡面吹氣容易剝皮,豬皮沒有經濟價值只用褪毛就好了。

農村殺豬的時刻非常熱鬧,豬肉可以敞開了吃。給豬去毛完畢就開始開始肢解,先把頭給剁下在來開膛破肚,然後掛在高出把豬分成兩扇,那個時候肥肉才是最香的,要看誰家的豬最後,就看豬有多少的肥肉。由於油水少,肥肉最暢銷也是最香的。豬大腸是好東西,農村人會自己做成肉腸能放很長的時間。在東北地區還會把豬大腸做血腸。小孩殺豬最喜歡的就是豬泡,吹上氣跟一個皮球一樣,玩具少的農村這個就能玩上很長時間,在小孩眼中是搶手貨。

農村的豬肉最好吃,殺豬匠殺豬一般都會給十塊錢,然後在給一塊上好的豬肉。一頭豬分給親戚六人依然會剩下大部分,這個時候聞訊趕來的鄉親回來買一些新鮮的豬肉。農村人都會過日子,這樣多的豬肉也吃不完,賣掉一些還能創造出來價值,能吃上這麼多的豬肉就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農村人都喜歡熱鬧,殺完豬要宴請四鄰八家。女主家早就支好了大鍋開始煮肉了,大柴鍋加上水放進去各種的作料,燒的是大塊的木柴。最粗狂的方式滿滿一大鍋的肉看著就香,孩子這時候無疑是最高興的。豬尾巴是給小孩預備的,都說吃了豬尾巴小孩子不流口水,估計很多人像我一樣都有過吃豬尾巴的經歷。


農村這天豬肉是主角,各種豬肉做成的菜也是最考驗女主手藝的時刻。把豬身上各部分都做成不同的菜。農村人都實在,雖然沒有外面飯店的成色味道一定差不了,自己人吃量也足。這種粗狂的方式才是農村人的生活,簡單而不簡約,愛的也是這樣的生活方式。

故鄉就是一頓殺豬飯的味道!可是我們離故鄉也越來越遠了!


旅人兵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月就殺豬”,這些童謠你還記得嗎?

“殺豬飯”又叫“吃刨湯”,每年進入農曆冬臘月,在貴州以及四川、陝西、重慶、湖北等地的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開始殺年豬,準備迎接新年。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幾回肉,所以每年年底的殺豬飯總是特別期待。



一般一個村裡就一個殺豬匠,因為村裡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殺豬匠也就成了這個季節最吃香的人。殺豬之前,得提前約好時間,請上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來幫忙。

到了殺豬這一天,主人家早早地架上大鐵鍋,注滿水,燒得滾開。



大家揪耳朵的揪耳朵,逮尾巴的逮尾巴,拽腿的拽腿,七手八腳地一起上陣,在殺豬匠的帶領下,從豬圈裡拉出豬來。那豬嗷嗷直叫,女主人多半會躲在遠遠的,心軟的,偷偷地抹著眼淚—一頭兩三百斤的年豬,從十來斤的小豬仔養起,一年餵養下來,就跟寵物一樣,多少也有點感情了。



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豬按在了案板上,殺豬匠手起刀落,從氣管處直入心臟,主人家拿來盆子,火紅的豬血接了滿滿一盆。



那豬哼哼唧唧的一會兒就停止了掙扎。眾人再將其抬入鐵鍋中,就著滾燙的開水,拔去豬毛,再架上梯子,一劈兩半。

盆裡的豬血已經凝固成塊,血旺湯是殺豬飯一定少不了的一道菜—吃血旺,吃血旺,越吃越興旺。



這時候,主人吩咐殺豬匠先割下一些精瘦肉和五花肉,吩咐廚房做成炒菜和湯菜。那肉片足有一指多厚—肉切得越厚實,越能顯示主人的大方好客。

每到吃殺豬飯的季節,基本上都是全村出動,挨家挨戶輪流轉圈。今天你請了我家,明天我請你家,殺豬飯,體現的更是一種鄰里親情。


泡魚兒


作為貴州人肯定在貴州人吃過殺豬飯呀,貴州殺豬飯最有特色的在黔東南。

黔東南殺豬飯是非常有特色的。



首先選好日子叫上屠夫和幾個鄉村把豬殺好,開膛破肚,把肉切好,內臟洗好,將豬化整為零。

然後選取,豬腸豬肚豬肝豬肺,豬排等洗淨,切好燉成一鍋,放生生薑,一鍋色香味俱全的殺豬菜就準備好了。


吃飯時,先把屠夫請到上席,再按輩分安排落座,然後大塊吃肉大口喝酒。


黔東風情


作為吃過殺豬飯的貴州人,一定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我們家長,每年過年都有很多人殺年豬。我小的時候,在奶奶家和外婆家都看到過殺年豬,那個場面叫一個壯觀啊!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殺年豬一般是在正月,有早有晚。大多數是在正月十幾就殺豬了,還有更早的一進去正月就開始啥年豬,也有較晚的。早殺年豬是因為殺年豬後還有做香腸,臘肉等年貨,要花一段時間,這些都要用豬肉。前年我們家去親戚家買了一頭豬作為年豬,就是在正月十幾的時候殺的,殺完年豬後我媽媽做了很多香腸和臘肉,臘排骨,還有豬頭,我們過年的時候都要吃豬頭肉的,這是一種習俗,叫“祭老爺”。

記得小時候在外婆家看殺年豬,請了寨子上十多二十個人來幫忙。殺年豬那天從早上就開始準備了,用大鍋燒了幾鍋滾燙的開水,農村是那種燒樹椏的大鍋。在院子裡準備了一張特別又寬又大的板凳。開始殺豬的時候,先要把豬從豬圈裡趕出來,豬一出來是會亂跑的,所以這個過程也很費勁,而且一頭豬有一兩百斤得十幾個人一起拉,才能拉動。然後把豬壓到板凳上,往往要花十多二十分鐘。而且豬到了板凳上後還是會亂動,需要很多人一起用力把豬按住。我記得殺豬的時候是在豬的脖子上先割一刀讓豬斷氣。這一刀需要專門宰豬的屠夫,等豬斷氣以後就要用到滾燙的開水了,淋在豬身上,這樣才能把豬毛刮下來。

豬的身體也慢慢的僵硬了,也不叫了。。其實看殺豬的過程挺血腥的。

刮完毛之後,屠夫就開始搜腸刮肚了。這時候必須專業的屠夫,因為豬肚子裡有很多部位,腸子,豬心,豬肝,豬肚,豬血(用一個盆接著)每個部位必須要完整的保留下來。

豬血接完之後就是我們家長說的“喝pao湯了”。(這是方言,所以用拼音代替一下發音)“pao湯”是用剛剛殺的豬和白菜,豆腐一起煮,在發鍋裡煮一鍋,這是我們家長殺年豬的特色。而且會邀請很多人來喝“pao湯”。一般過年的時候哪家殺年豬了,我們都是說去哪裡喝“pao湯”了。

殺年豬是我童年一段特別的記憶,以前在老家過年的時候年味特別濃。小時候每天都在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會殺年豬,買新衣,置辦各種年過。而現在長大了很少回老家過年,也再也感受不到那樣熱鬧的氣氛了。

創建於2017.11.23


永遠的柏拉圖38739886


黔東南非典型農民也來湊熱鬧來了。我們這裡不叫殺豬飯,叫吃刨湯。


在我們黔東南苗鄉侗寨,老一代人都會自家餵養一兩頭土豬,一來不浪費雜糧菜料,飯後的剩飯菜也可以進行處理,二是逢年過節可以殺豬吃肉。

老一代人認為,熟食餵養好消化,長得快,都是每天早上起個大早就煮豬食,剁豬菜。長大以後的豬,是真正的生態綠色食品。味道鮮美,有豬肉真實的香味。

其實吃泡湯最正宗的日子是春節之前,臘月之中。

每家每戶在臘月都會選定一個好日子殺豬過年,並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到家裡品嚐,這便是貴州本土俗稱的“吃刨湯”。這是我們侗寨的傳統習俗,每到吃刨湯的日子,大夥都非常開心,一是吃到好肉,二是歡聚一堂,熱鬧唄。

刨湯顧名思義,就是在大鍋裡選擇自己喜歡吃的品類。我們這裡吃刨湯就是將豬身上的各類內臟和各種肉都要切割一些下來一起煮好,搞成大雜燴。

殺豬過程大同小異,我們重點講如何吃。

過秤年豬

本地土豬的豬肉色澤都要亮麗飽滿

火爐邊打刨湯,美好的享受

涼拌活血

這些年慢慢流行吃燒烤了。

有好多圖片找不到我,下收集一併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