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前夕:改革已死,革命當立

沈勇平 沈目田

清末的改革始於戊戌變法,但也侷限於行政改革,即便如此,也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就開始遏制以光緒皇帝為主的帝黨,沒有掌握兵權的帝黨就去策動袁世凱發動兵變,準備圍攻頤和園,活捉老佛爺。即便順利策反了袁世凱,由於兵力相差懸殊,帝黨也不太可能成功。光緒帝感覺情況不妙,就讓康梁先逃命。

辛亥前夕:改革已死,革命當立

官二代譚嗣同本來也有機會逃走,但他拒絕逃命,理由是“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後來,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戊戌變法是一次改良運動,康梁等人把希望全部寄託在沒有什麼實權的光緒帝身上。想有所作為的光緒帝,又得看慈禧的臉色行事。

戊戌變法起初也得到了慈禧的首肯,否則,變法就根本就啟動不了。大權在握的慈禧希望變法在可控範圍內進行,當她發現變法可能超出其允許範圍時,她就毫不猶豫地出手阻止,變法也就夭折了。變法起初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李鴻章、張之洞這樣的朝中重臣、封疆大吏,而最後支持變法的封疆大吏只有湖南巡撫陳寶箴。

經歷過庚子事變、日俄戰爭後,清政府痛定思痛,派遣大臣去考察各國憲政,準備進行預備立憲。仿照西方的議會,在中央層面成立了資政院,在地方上成立了諮議局。資政院的議員,一半欽定,一半民選,有點類似西方的上院和下院。諮議局的議員,則全部由民選產生,但對選民有財產、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具有選民資格的人很少。

諮議局也成為了有識之士的政治舞臺,地方紳商是諮議局的主角,他們形成了一支具有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立憲派。各省的諮議局代表組成國會請願同志會,數次請願要求速開國會,但清政府不為所動,這讓立憲派中的激進派很不滿,轉向了革命黨。梁啟超就說:“革命黨者,以撲滅現政府為目的者也。而現政府者,製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也。”

以孫文為首的革命黨,發動了大大小小數十次的武裝起義,但都沒有成功,其中尤以黃花崗起義最為慘烈。孫文在國內沒有立足之地,經常流亡海外,並在海外與康梁的改良派爭奪地盤,為此還爆發了輿論戰,革命黨主張通過革命建立共和民主,改良派則主張通過政府的自我改良建立君主立憲。身在海外的梁啟超雖然被清政府通緝,但卻是立憲運動的幕後操作手之一。

革命黨的主張在海外日益受到歡迎,海外華僑紛紛解囊相助,為革命黨捐款。革命黨所發動的武裝起義,其經費基本上都來自海外捐款。海外的留學生,尤其是在日本的留學生,很多人都接受了革命思想。而這些留學生回國後,又有不少人進入了新軍,成為新軍的骨幹力量。後來的武昌起義,也是一部分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新軍發動的。

辛亥前夕:改革已死,革命當立

清政府所成立的內閣,由於多名內閣成員為皇族,於是也被稱為皇族內閣。這又讓立憲派產生了不滿,開始懷疑政府的預備立憲是否真誠。如果說遲遲不成立國會和皇族內閣的出臺,讓立憲派的政治理想受到了挫折,那麼鐵路國有政策的出臺則侵害了立憲派的經濟利益。政治上的打壓和經濟上的侵害,結果把立憲派都逼成了革命黨。

立憲派中的紳商,是鐵路公司的大股東,而普通民眾也是小股東。當政府宣佈鐵路國有時,立憲派就發動民眾進行抵制,這就有了著名的保路運動。由於四川的補償方案最令人失望,所以四川的保路運動也最為激烈。最後,民眾與政府之間出現了暴力衝突,以至於政府不得不從外省調兵入川進行鎮壓。

湖北的軍隊被調遣去了四川鎮壓保路運動,部分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新軍就趁機發動了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並非革命黨出身的黎元洪被革命軍捧為了領袖,當時孫文還在海外為下一次的武裝起義募集資金,沒想到新軍會發難,革命黨的大佬黃興則火速趕往武昌指揮戰鬥。總之,武昌兵變,讓革命黨始料不及,也讓政府措手不及。

慈禧死後,攝政王載灃就成為了清政府的頭號人物。他對大權在握的袁世凱存有戒心,就逼迫袁世凱辭職了。武昌兵變後,清政府試圖調動北洋六軍去鎮壓,卻調不動,實在沒轍了,最後清政府只好請袁世凱出山。袁世凱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並沒有全力進剿革命軍,而是跟革命軍邊打邊談,最後革命軍答應,只要他推翻清政府,革命軍就擁戴他為總統。

南方各省,在立憲派與革命黨的通力合作下,都宣佈了獨立,脫離了清政府管轄。立憲派中的大佬張謇,是立憲派中最保守的,當武昌兵變發生後,他還主張進行鎮壓,直到大勢已去,他才改變立場,放棄了君主立憲,贊成共和民主。而另一位立憲派的大佬湯化龍則在第一時間支持武昌兵變,還策反了他弟弟湯鄉茗率領艦隊投誠。

清政府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接受袁世凱的條件,被迫下詔退位。清政府此舉,可以說是很明智,通過放棄權力,保住了身家性命和優厚待遇。另外,清政府沒有做最後掙扎,也避免了很多人流血犧牲,這也讓辛亥革命以比較小的代價,就結束了維持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並建立了共和民主。

在清末的最後幾年,清政府的確做了很多改革,比如成立了資政院(相對於臨時國會)、諮議局(相對於臨時省議會)。另外,還推動了地方自治。與戊戌變法期間短暫的行政改革不一樣,預備立憲是實實在在的政治改革。但由於改革進程緩慢(如遲遲不成立正式國會),以及一些改革措施不得人心(如皇族內閣的成立、鐵路國有政策的出臺),錯失了一次建立君主立憲的絕佳機會。

當改良與革命開始賽跑時,清政府不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結果把主張改良的立憲派一步步推向了革命黨。從壓制國會請願活動,到皇族內閣的成立,再到鐵路國有政策的出臺,讓越來越多的人失望,“改良已死,革命當立”,也成為了很多人的共同心願,出現民心思變、軍心思變、官心思變,出現保路運動、武昌兵變、袁世凱逼宮,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