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前夕:改革已死,革命当立

沈勇平 沈目田

清末的改革始于戊戌变法,但也局限于行政改革,即便如此,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就开始遏制以光绪皇帝为主的帝党,没有掌握兵权的帝党就去策动袁世凯发动兵变,准备围攻颐和园,活捉老佛爷。即便顺利策反了袁世凯,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帝党也不太可能成功。光绪帝感觉情况不妙,就让康梁先逃命。

辛亥前夕:改革已死,革命当立

官二代谭嗣同本来也有机会逃走,但他拒绝逃命,理由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后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戊戌变法是一次改良运动,康梁等人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没有什么实权的光绪帝身上。想有所作为的光绪帝,又得看慈禧的脸色行事。

戊戌变法起初也得到了慈禧的首肯,否则,变法就根本就启动不了。大权在握的慈禧希望变法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当她发现变法可能超出其允许范围时,她就毫不犹豫地出手阻止,变法也就夭折了。变法起初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朝中重臣、封疆大吏,而最后支持变法的封疆大吏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

经历过庚子事变、日俄战争后,清政府痛定思痛,派遣大臣去考察各国宪政,准备进行预备立宪。仿照西方的议会,在中央层面成立了资政院,在地方上成立了谘议局。资政院的议员,一半钦定,一半民选,有点类似西方的上院和下院。谘议局的议员,则全部由民选产生,但对选民有财产、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具有选民资格的人很少。

谘议局也成为了有识之士的政治舞台,地方绅商是谘议局的主角,他们形成了一支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立宪派。各省的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数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但清政府不为所动,这让立宪派中的激进派很不满,转向了革命党。梁启超就说:“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

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发动了大大小小数十次的武装起义,但都没有成功,其中尤以黄花岗起义最为惨烈。孙文在国内没有立足之地,经常流亡海外,并在海外与康梁的改良派争夺地盘,为此还爆发了舆论战,革命党主张通过革命建立共和民主,改良派则主张通过政府的自我改良建立君主立宪。身在海外的梁启超虽然被清政府通缉,但却是立宪运动的幕后操作手之一。

革命党的主张在海外日益受到欢迎,海外华侨纷纷解囊相助,为革命党捐款。革命党所发动的武装起义,其经费基本上都来自海外捐款。海外的留学生,尤其是在日本的留学生,很多人都接受了革命思想。而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又有不少人进入了新军,成为新军的骨干力量。后来的武昌起义,也是一部分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新军发动的。

辛亥前夕:改革已死,革命当立

清政府所成立的内阁,由于多名内阁成员为皇族,于是也被称为皇族内阁。这又让立宪派产生了不满,开始怀疑政府的预备立宪是否真诚。如果说迟迟不成立国会和皇族内阁的出台,让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受到了挫折,那么铁路国有政策的出台则侵害了立宪派的经济利益。政治上的打压和经济上的侵害,结果把立宪派都逼成了革命党。

立宪派中的绅商,是铁路公司的大股东,而普通民众也是小股东。当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时,立宪派就发动民众进行抵制,这就有了著名的保路运动。由于四川的补偿方案最令人失望,所以四川的保路运动也最为激烈。最后,民众与政府之间出现了暴力冲突,以至于政府不得不从外省调兵入川进行镇压。

湖北的军队被调遣去了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部分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新军就趁机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非革命党出身的黎元洪被革命军捧为了领袖,当时孙文还在海外为下一次的武装起义募集资金,没想到新军会发难,革命党的大佬黄兴则火速赶往武昌指挥战斗。总之,武昌兵变,让革命党始料不及,也让政府措手不及。

慈禧死后,摄政王载沣就成为了清政府的头号人物。他对大权在握的袁世凯存有戒心,就逼迫袁世凯辞职了。武昌兵变后,清政府试图调动北洋六军去镇压,却调不动,实在没辙了,最后清政府只好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并没有全力进剿革命军,而是跟革命军边打边谈,最后革命军答应,只要他推翻清政府,革命军就拥戴他为总统。

南方各省,在立宪派与革命党的通力合作下,都宣布了独立,脱离了清政府管辖。立宪派中的大佬张謇,是立宪派中最保守的,当武昌兵变发生后,他还主张进行镇压,直到大势已去,他才改变立场,放弃了君主立宪,赞成共和民主。而另一位立宪派的大佬汤化龙则在第一时间支持武昌兵变,还策反了他弟弟汤乡茗率领舰队投诚。

清政府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接受袁世凯的条件,被迫下诏退位。清政府此举,可以说是很明智,通过放弃权力,保住了身家性命和优厚待遇。另外,清政府没有做最后挣扎,也避免了很多人流血牺牲,这也让辛亥革命以比较小的代价,就结束了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并建立了共和民主。

在清末的最后几年,清政府的确做了很多改革,比如成立了资政院(相对于临时国会)、谘议局(相对于临时省议会)。另外,还推动了地方自治。与戊戌变法期间短暂的行政改革不一样,预备立宪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改革。但由于改革进程缓慢(如迟迟不成立正式国会),以及一些改革措施不得人心(如皇族内阁的成立、铁路国有政策的出台),错失了一次建立君主立宪的绝佳机会。

当改良与革命开始赛跑时,清政府不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结果把主张改良的立宪派一步步推向了革命党。从压制国会请愿活动,到皇族内阁的成立,再到铁路国有政策的出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失望,“改良已死,革命当立”,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共同心愿,出现民心思变、军心思变、官心思变,出现保路运动、武昌兵变、袁世凯逼宫,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