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畫≠瓷板畫

瓷畫有很多種,青花瓷畫,有瓷板畫等,今天我們就來要好好聊一聊瓷板畫。

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製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

瓷+板+畫≠瓷板畫

民間藏品:王大凡.琴棋書畫

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裡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珠山八友”以瓷入畫,以胎為紙,在瓷板上彩繪,從而誕生了濃豔俏麗的新粉彩。這些作於瓷板上的畫,汲取了中國畫的營養,繪出的各種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無不光彩傳神,栩栩如生,其筆法、墨韻、色彩和同時代的海上畫派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實際上,“珠山八友”前後共有十人,分別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許人、徐仲南、鄧碧珊、田鶴仙、畢伯濤和劉雨岑。

瓷+板+畫≠瓷板畫

所謂瓷板畫,是指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繪畫後,再經高溫燒製而成的陶瓷藝術品,既是瓷又是畫,是一種獨特的陶瓷藝術,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與紙張、紡織品等材質上的繪畫作品相比,平整而光潔的管板畫有著獨特高雅的細膩感。近年來,瓷板畫因其獨特的裝飾效果,越來越受到藏迷的重視,

瓷板西製作工藝複雜。首先,須如同繪畫一般將各種顏色的釉料塗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畫幅,然後在板面上施一層透明釉:最後入密高溫燒製,經過系列過程成型。姿板畫的品種有青花、青花釉裡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等,紋飾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魚藻及吉祥圖案,形制也呈多樣化,有長方、圓形、樹園、多方、多角、扇面等式。1、瓷板畫的發展史

(1)、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圈於製作工藝水平,資板畫面積較小,雖有青花、青花釉裡紅、鬥彩、五彩、粉彩幾種,但作品遠沒有器皿類陶瓷多。晚清時期,一種與粉彩工藝風格相近的淺鋒影銷然出現。淺鋒彩藝術摒棄了當時粉彩分工細、工藝繁、以發樣照描的工藝過程,從威豐年間興盛以來,一度成為景德鎮和上彩的主要品種。它是由素養較高的文人親力親為,以繪畫形式表現的陶瓷藝術新門類,早期淺絳彩瓷西名家都是擅長在紙絹上揮毫潑墨的畫家,如以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為代表的皖南新安派國家。他們把文人畫的藝術特色,表現技法及審美意趣融進瓷上彩繪,作品也多以瓷板畫形式出現。因此,淺絳彩瓷板畫一度成為 景德鎮瓷板畫發展中的高潮。

瓷+板+畫≠瓷板畫

(2)、 民國時期

淺絳彩瓷畫是文人畫家初入瓷苑之作,由於他們對陶瓷工藝的淺嘗輒止,導致瓷藝與畫藝的結合尚有不足。民國初年,淺絳彩已漸衰微,隨之而起的民國粉彩承接了淺絳彩藝術所創的先河,將中國畫韻致與粉彩工藝的結合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早期名家潘字、汪曉業等人融畫理筆墨於工藝技巧之中,用筆靈活而工謹,設色雅緻而俊秀,瓷畫結合,別具一格。繼之而起的“珠山八友”結社圖新,在繼承粉彩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力圖在瓷藝與畫藝上有所突破。雖然他們“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魚蟲獸與人,畫法惟宗南北派,作風不讓東西鄰”。但創新宗旨是相同的,即以淺絳彩發展以來的中國畫藝術形式,力證傳統粉彩同樣具有在瓷板上表現文人畫的藝術魅力。同時期的瓷畫名家還有張志湯、方雲峰、餘翰青等,他們對粉彩工藝能駕馭自如,作品畫人物之品貌、圖峰巒之氣勢、描花草之秀美,題材內容豐富,表現形式活潑,其中也以瓷板畫作品居多。這種張揚藝術家主觀意識、強調個人藝術風格的瓷畫藝術是景德鎮陶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變化,它融入了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神,展現了瓷畫藝術的魅力,體現了文以載道的文化品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瓷板畫與陶器的區別

瓷板畫與一般陶瓷作品有兩個顯著不同的地方:第一是裝飾對象的不同,第二是裝飾方法的不同。為了述明瓷板畫的產生,發展及裝飾特點,首先得探索一下瓷板的製作及其發展過程。

二千多年前,我國就有了彩陶和黑陶,相傳一千多年前我國晉代就開始有了瓷器。古代陶瓷的器型,隨著人們生活的需要和工藝的改進,由簡到繁,或仿銅器,或仿漆器,型制大備,但多為圓器,因為古人制作陶瓷多以陶車成型,方器的製作比較麻煩,困難。從故宮和我市藏瓷來看,清代才有方器。方器是瓷板鑲起來的,實為瓷板製作的先河。我市最早的瓷板已知者為清雍正時期的作品,現龍珠閣對面的消防隊所在地,過去為“師主廟“,門蘆上曾有雍正時督陶官唐英所題的門匾”佑陶靈祠“,是由四塊邊上裝飾著青花圖案瓷板組成。現保存在陶瓷館內。由此我們不但可以推知雍正時代以有了瓷板的製作,而且只限御窯廠生產。但當時的瓷板很小,只有一尺五,六寸見方。過去的瓷板是平燒的,受了匣缽大小的限制,不能生產大尺寸的,清光緒初年王少維所畫的瓷板是平燒的,沒有豎燒所特有的忖子痕跡,所以我們有理由進一步說,光緒才有豎燒的瓷板,因而也才有可能製作比較大(及較長)的瓷板。瓷板豎燒,可能是受方器的啟示,過去方器與瓷板的製作都屬於刁削一類,瓷板的製作得出了經驗,不能不影響方器的生產,從四方千件瓶和六方瓷墩的製作來看,與較大瓷板的製作是有關的。但巨型瓷板的製作,則如大家所知是新中國大躍進以來的產物。記得解放前最大的瓷板是三尺六,民國初有人找王琦畫像,願出高價,要求越大越好。當時製作瓷板技術最好的,首推蔡昌書的兄長,外號人稱”拿的穩“還只能製作三尺二的瓷板。至於像我市東風瓷廠大躍進以來所生產的六尺四的瓷板,過去是望塵莫及的。由此可見,瓷板的製作是經過漫長的發展道路的。就瓷板的裝飾來說,也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總的來說,我國陶瓷美術的發展是由粗到細:三代以前的刻花,刁花多為銅器,宋以後彩繪有仿漆器的,清代又仿景泰藍,裝飾越來越精細,華麗,就其表現形式來說,歷代均以圖案居多,往後陶瓷裝飾受到漆器,刺繡,絲綢等兄弟工藝的影響,雖有花鳥,山水,人物畫面的出現,但其風格仍然具有強烈的民間氣息,或採取年畫的表現方法,或採取剪紙的表現方法,與以表現事物精神為主的國畫風格不同。

總結

雍正以前,沒有粉彩,乾隆時粉彩完全成功了,由於色彩的豐富,裝飾技法的完備,於是陶瓷的裝飾 風格有了轉變和多樣化的條件。古彩的色彩不宜作沒骨寫意的畫面,出破了單線平塗的條件限制,就存在可能作渲染,濃淡的表現,給沒骨寫意開闢了道路。於是國畫技法逐步被吸收到陶瓷工藝美術領域中來。但應指出,這時採用國畫工筆的多,而且還帶有民間風格,追求裝飾性,缺乏國畫的精神,國畫所表現的主要是事物的精神,而不是事物死板的形態。當時的沒骨寫意畫面雖然也出現了,但仍然是”細“的,並不是大筆頭的。應此,這隻能看作國畫技法進入陶瓷美術的準備時期。

國畫技法進入陶瓷美術併為它添上絢麗的一筆,除了物質條件外,還得有第二個條件,即具有國畫修養的陶瓷美術工作者。清末民初,景德鎮陶瓷陶瓷美術界加入了一批文人畫家,如以人物畫擅長的王少維,以山水畫擅長的程雪笠父子,以花鳥畫擅長的程聲和,潘陶宇等。他們來景德鎮後,以其清新的國畫技法,大大影響了陶美的傳統畫風,雖然作畫的原料不同,但他們仍將瓷器作為紙和絹一樣看待,努力使它達到同樣的效果。。。。國畫的效果,繼起的”珠山八友“就是在他們的影響下走這條道路的,但比較講究和照顧陶瓷器型及工藝特點。國畫成功加入陶瓷美術行列,還有第三個條件,就是擺脫器型限制的裝飾對象,能充分表現國畫的技法特色,瓷板的採用,就解決了第三個條件,雖然早在雍正時就出現了瓷板,但如前文所述還是少量的,到清末民初瓷板已應用發展起來,成為一種正式的產品來生產,型有條幅,條屏,扇頁,圓形,各種式樣,使王少維,程雪笠等一批文人畫家有了用武之地。看來,國畫在陶瓷上的運用,與瓷板的發展並不是偶然的,他們互為條件且互相促成著。國畫在立體陶瓷器物上所表現的效果,遠不如在瓷板上表現的效果好。這已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個人認為還有一點也值得我們思考。那就是傳統的陶瓷美術紋樣在瓷板上的表現效果同樣也遠不如以國畫裝飾的效果好。我們試想在一幅條屏或堂幅上裝飾些圖案,幾何紋樣,或者裝飾著顏色釉,一定會不如裝飾著花鳥,山水,人物的國畫效果好。

瓷板上表現國畫時,一般應該把瓷板當作絹和紙一樣來處理。不僅僅在章法上要注意,而且在筆墨上也要講究。但由於加工對象,原料的不同,我們暫時還不能完全達到紙上的效果。例如國畫有三種;淺降,青綠,水墨。在瓷板上作國畫。由於原料的不同。以淺降,青綠為宜,水墨的效果就差些。特別是瓷與紙不同,在瓷上潑墨,不能收到暈染的效果,所以多少受到限制。但我們也不要因某些技術問題尚未完全解決而束縛住自己的手腳,只要多想辦法,困難還是可以克服的。如以膠水料代替油料,就有助於表現國畫的運筆,以玻白或其他代替物打底,就能改變瓷板不吸水和光滑的條件,有助於表現國畫的墨。

記得過去,我在瓷上表現桃花時,由於對料性掌握的不夠,以玻白摻洋紅點出桃花燒出後發烏,後來經過反覆試驗,採取先以玻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紅點出的辦法,才得出國畫桃花的效果來。由此可見,要使祖國最有民族特色的國畫,裝飾最有優良傳統的瓷器,使他們結合在一起,成為我國民族文化中一朵永開不敗的鮮花,作為陶瓷美術工作者來說,除了要對料性對瓷畫有豐富的經驗和技巧之外,還必須熟諳國畫用墨的技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乾龍邀您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