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高效政務服務促項目建設提速

已開工重點項目68個,完成投資48億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9日訊(通訊員 嚴潔)“紫水河南岸風光帶聚德生態文化園建設已進入掃尾階段,東安大道提質改造工程完成85%,城際快速通道一標段已通車,推進速度位居全市同類項目第一,二標段路基完成90%,鑫龍小鎮文化綜合體提前3個月完成建設任務,已開業試運營……”8月6日上午,東安重點辦晨會上,再一次對全縣重點項目進度進行調度和彙總。據重點辦負責人介紹,1至6月,東安96個重大項目和A、B類項目已開工68個,完成投資48.512億元,其中,43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30.41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62%。

今年來,東安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建立了縣“產業項目建設年”聯席會議制度。繼續強化“放管服”改革,在“一次性蓋章匯”“掌上政務”和“融合辦稅”等一系列利企便民舉措之後,又推出“一次就好”改革,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高效智慧的政務服務平臺。各責任單位和職能部門主動服務、積極履責,為項目徵地拆遷、土地及前期手續辦理提供便利。

同時,按照“領導小組集中領導、縣級領導對口聯繫、指揮部總攬全局、責任單位狠抓服務”要求,優化頂層設計,實行“六個一”責任模式,將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層層分解、級級落實,每一個環節都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項目推進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總結,定期召開重點項目推進會、現場辦公會、專題彙報會、銀企座談會,項目推進情況直接與責任單位評先評優掛鉤。

政務服務高效,項目建設提速。在蘆洪市工業園,湖南興發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工地上機聲隆隆,100餘名施工人員有序作業,吊裝鋼瓦、鋪設保溫棉蓋屋面瓦等各項施工有條不紊進行。“政府服務給力,審批代辦,省時省力。”現場調度施工的公司負責人陳總介紹,項目已完成鋼構廠房建設10000平方米,混凝土框架生產車間4000平方米,機器設備已陸續進場,10月份可完成所有調試安裝,比預定時間提前1個月。項目投產後,該公司將成為華南地區最大、湖南地區唯一的岩棉製品生產企業。

走進國華永州電廠項目,施工人員搶抓晴好天氣搭設汽機房A、B排34.3米腳手架,澆注汽機基座16.46米Ⅴ-Ⅵ軸柱混凝土,對廠前區宿舍樓、食堂內部進行裝修等,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項目預計2018年底可完成基礎建設和設備安裝,2019年實現雙機雙投的目標。

東安其他重點項目按照預定進度表,同時穩步推進。其中,紅獅水泥餘熱發電項目已投產發電,瑞麟電子、毅荃服飾二期、偉豐服飾等生產線均進入試投產,石期市至獅子鋪、白牙市至水嶺、端橋鋪至坪山塘等三條縣道大中修改造全面完成,耀祥、和諧、三小等學校學位建設完成“三通一平”和基礎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