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炒一毛九小處方的也許是不良媒體

如果有人誇你說:你們家就你一個好人,你是該高興還是哭?

如果有人誇你的結果是:你們家就你一個好人,你是該哭還是該笑?

我估計,思維稍微正常一些的都會覺得被坑了。

這是挖坑。

這幾天,網絡都在熱炒一毛九處方的小處方醫生,據說人民網、人民日報都點讚了,有醫生讀者在朋友圈評論這才是有良媒體。

我看了半天,也愣了半天:有良媒體的標準也太簡單了吧?只要不是質疑行業或者具體的某個從業者,只要是誇的,就是有良的,只要是質疑的,哪怕質疑的是害群之馬,也是不良的媒體。哪怕這個誇獎的背後是挖坑,會誤導大眾,違背醫學常識,也是有良。

事實上,媒體和網絡惡炒一毛九的小處方,就是挖坑,給醫務人員挖坑,給醫學常識挖坑。

惡炒一毛九小處方的也許是不良媒體

一、小處方醫生才是好醫生。這違背科學,電影我不是藥神裡,患了那個病,不吃那個昂貴的藥,醫生也沒辦法,藥很貴,一個月好幾萬。如果醫生開這個藥,是大處方醫生嗎?

二、所有的醫生都應該這樣。估計很多醫院都入不敷出。醫院開不開大處方,不是醫生能做主的,醫療逐利模式,逼著醫生開大處方。為什麼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生不這麼幹?因為績效和處方不掛鉤。

有些藥,可能就是心理作用。臨床上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夫說回去觀察觀察。患者和家屬追著醫生說:那給我們開點藥吧。於是,醫生就開始開藥,可有可無的藥。為什麼?心理作用,一般是坐診多年的醫生才這麼幹。如果一個熟人上門,一分錢藥沒有開,他基本會懷疑這個醫生和他關係不熟悉。

某電視臺報道時,一個評論員舉了自己的例子,說在利益驅使下,一毛九的處方確實罕見,我曾經遇到過,在一家又是檢查又是開藥,結果越來越嚴重,在另一家醫院,吃了幾塊錢的藥好了。前面那個醫院不是庸醫就是黑醫。大家為什麼對這個新聞這麼感興趣,主要是太少了,一些醫院和醫生太黑。

評論員的話有道理嗎?至少他說“前面那個醫院不是庸醫就是黑醫“這話很不符合常理,這就好比吃燒餅的故事,吃七個燒餅,吃飽了,你說前面那六個燒餅都是黑醫還是庸醫,合適嗎?

對醫生的不信任,進一步拔高對醫生的期望!大眾眼裡的好醫生,一般是不用做檢查,不用化驗,開一付草藥,吃下去很快就好了。甚至質疑所有大醫院的醫生的診病行為:我們村的醫生,過去從不讓做檢查,很快就開藥,現在大醫院的醫生離開機器就不會看病了,做一堆檢查,還沒查出什麼病。

一中醫正骨醫院,現在基本不怎麼採用正骨的方法,甚至好些年輕的大夫已經不會這麼正骨了,原因是,他們經常採用手術的方法,正骨效果沒有手術明顯,而且如果出現反覆,還容易鬧醫患糾紛,乾脆遇到了就直接手術,掙得錢也多。

單純的惡炒一毛九的小處方,是把大家一塊往溝裡帶,既違背醫學常識,也加劇醫患不信任。醫學的事,終歸要交給醫生做主,讓醫生沒有開大處方的動力,才是根本。

一個理性的評論是:的確,現在有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但這涉及醫療制度、社會保障等諸多問題,也盤踞著錯綜複雜的利益群體,不壯士斷腕,醫改會打折扣。此時,一味鼓勵“良心藥方”,容易將制度問題轉變成醫生這一群體的問題,反而逼著他們成為改革的阻礙力量。此乃緣木求魚。

大眾和媒體質疑現在的醫療問題,是沒問題的,醫療確實問題多,逐利,虹吸,等等,但是因為質疑的方向不對,只把板子打在醫生身上,於是就成了目前醫患對立醫媒對立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