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私信作者“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思考:為什麼日進斗金拉麵館老闆,不做了?!

老闆說:“當時招一個優秀的師傅,開始的時候為了調動他的積極性我們是按 分成的,一碗麵給他5毛的提成,經過一段時間,他發現客人越多他的提成也越多,這樣一來他就在每碗裡放超量的牛肉來吸引回頭客”,“一碗麵才四塊,利潤就很少,他每碗多放幾片牛肉我還賺個鬼啊!”

“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後來看看這樣不行,錢全被他賺去了!就換了種 ,給他每月發固定工資,工資給高點也無所謂,這樣他不至於多加牛肉了吧?因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沒關係。”

“但你猜怎麼著?”老闆更激動了,“他在每碗裡都少放許多牛肉,把客人都趕走了!”

“這是為什麼?”朋友激動的問到,“牛肉的分量少, 就不滿意,回頭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師傅)才不管你賺不賺錢呢,他拿固定的工錢巴不得你天天沒客 清閒呢!”

問題的討論

1、首先我們考慮將小老闆所用的兩種方案進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據每碗的利潤分配。這樣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瘋狂地多放牛肉。

2、後來又想到這一條是有條件的。問題是每碗的利潤界定後怎麼個分配法?一碗麵能掙多少是瞞不過大師傅的,如果不能讓雙方的利益在某個點達到平衡,一切又會恢復原樣。

“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一個小小牛肉麵的故事,卻反映出了一個小企業管理中的種種問題:

首先就是一個關於大師傅激勵的問題。可以設計一個激勵機制,就是在定額約束下的銷量或利潤累積獎勵。

根據每碗麵的顧客可接受效用制訂一個材料定額,大師傅的工資還是按照銷售量提成,但是前提是月度的材料消耗不得偏離定額太多,例如允許波動幅度為20%,否則只有基本工資。

“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或者說每碗麵規定需要添加的牛肉克數,一批牛肉的總量是固定的,拉麵的賣出量是可以計算的,多少碗麵放多少斤牛肉限定了,哪個要敢多加或者少加牛肉,工資肯定就跟著浮動。

另外,任何工作除了要有授權、監督、控制,其餘的事情都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有沒有一種好的辦法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分配問題:制訂一定的標準;包括麵條的量、水的量、肉的量等明確規定,製造方法、工藝也請大師傅標準化:在定額消耗上,也與上述的激勵密切相聯;薪水報酬上,參考社會上的平均工資和本店的盈利水平,結合師傅的勞動量、勞動結果(營業額的增加降低、顧客的反饋等!進行綜合評定。

​賺錢的企業,都是在不斷幫助員工加薪的!

“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底薪+提成讓員工只關注銷售額,不管成本,固定工資導致員工都不願意付出。

老闆要懂得運用激勵機制,對待員工實行同崗位不同薪水的原則!通過激勵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企業自動運轉,鼓勵員工做大蛋糕,並一起分享,只有這樣老闆才能真正得到解放,企業才會越做越強!

“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我建議餐廳老闆這樣設計薪酬,才有激勵性。

1、假如服務員過去拿的固定工資是4000元,我會拿出其中的2000元,測算一下店面的幾個數據:

一是每月點餐的營業額,二是酒水(特殊產品)的營業額,三是服務員下的預約訂單或歸屬客戶的營業額。從過去的數據中找到平衡點,然後與服務員的個人收入進行彈性設計,如果他們能服務比過去更多的顧客,就會相應得到更高的收入。

2、假如廚師過去拿的固定工資是8000元,我也會拿出其中的4000-5000元,測算一下店面的如下數據:

一是每月營業額或出品量,二是廚房的毛利或成本率,三是客戶投訴或退菜。同樣與他們的收入掛鉤,他們只要能創造更多的出品、收入,適當降低損耗、減少浪費、提升品質,就會拿到比過去更高的薪酬。

3、收如店長過去拿的固定工資是10000元,我會拿出其中的6000-8000元,測算一下店的這些數據:

營業額、毛利額或毛利潤、人創營業額、變動費用率、客戶投訴或退菜、員工流失與培訓等。同樣,如果店長帶領團隊能做出更好的結果與效果,他會相應拿到更高的收入。

“一碗牛肉麵“引發的企業薪酬績效難題,“底薪+提成”掏空利潤

薪酬全績效模式的具體設計,都來自《績效核能》這本書,推薦點擊下面鏈接購買,附贈講解視頻+線上輔導!

總結:員工不努力,老闆很吃力,企業會倒閉!

當前有很多企業、老闆不重視激勵機制的建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比如固定工資、底薪提成、年薪年終獎等,這極大的浪費了人才資源,不能充分挖掘員工的動力和潛能,結果是員工收入不高、企業利潤越來越低!

馬雲曾經說過,世界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只有好的機制,讓員工變得更好,不好的機制會讓員工變壞。

什麼是好的機制?

1.讓員工願意幹的機制。

2.讓員工主動乾的機制。

3.讓員工為好的結果乾的機制。

4.讓員工努力為自己乾的機制。

5.讓員工與團隊一起幹的機制。

不要等明天,明天太遙遠,今天就行動!

與作者保持緊密互動,瞭解更多薪酬績效管理方面的理念以及來自一線的落地建議。

運營:傅老師 私信作者“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或幫助,歡迎評論、收藏、轉發、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