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可以從馬來西亞學到什麼?

馬來西亞新當選的政府以改革的名義審查雙邊交易和項目,兩岸關係正受到考驗。

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在今年1月的年度領導人會議上會見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當時並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這將是他們最後一次雙邊會議。

納吉布咧嘴笑著告訴記者,他沒料到他的國家即將舉行的選舉將改變兩個鄰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

李顯龍打趣道:「因為你對結果有信心。」他們倆之間的融洽關係和共同願景在過去十年中,幫助他們避開了兩岸關係存在的棘手問題。兩位領導人之間的即席交流在當時被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鑑於新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過去對新加坡的敵對情緒,他重返總理之席在新加坡引起了一些焦慮。

有評論員認為,李顯龍在本月9日的選舉投票中「下了錯誤的賭注」,因為納吉布在投票中落敗,而馬哈蒂爾獲勝,而且李顯龍未能與預選反對派建立重要的聯繫

儘管如此,新加坡領導人仍然迅速對出人意料的選舉結果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 李顯龍說該結果代表「馬來西亞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並指出了新加坡作為其最近的鄰居,可享有 「基於馬來西亞穩定和繁榮之上的即得利益」。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將其描述為「為了改變而投的明智選票」。

新加坡可以從馬來西亞學到什麼?

李顯龍是繼文萊的蘇丹波吉亞(Sultan Hassanal Bolkiah)之後,在該國首次權力移交後第二位訪問馬來西亞的外國領導人。他與馬哈蒂爾進行了半小時電話會議,李顯龍並未提及「實質性」雙邊問題,他亦向最近獲釋和被視為馬哈蒂爾指定接班人的安華(Anwar Ibrahim)示好。

新加坡很多人都記得,從1981年到2003年,馬哈蒂爾在馬來西亞首次任職期間,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結盟是令人生厭的,有時甚至是不友好的,而這段時間也曾經被納吉布描述為「對抗性外交」的時代。

在21世紀初,關於馬來西亞給新加坡供水的價格爭議導致兩國關係十分緊張。

儘管一個熟悉的人物重新成為了布城(Putrajaya)的掌門人,但馬來西亞新的政治方針卻變成了未知之數,馬來西亞的鄰國渴望能應對和理解這些變化。

馬哈蒂爾新執政的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在革命性街頭抗議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根基,這種文化在鄰州是不會容忍的。新加坡和文萊都是擁有巨大財富和一個保守政府並且都靠近馬來西亞的小國,它們突然發現鄰國馬來西亞正意圖進行深入的政治改革。

這種改革對未決的聯合項目和雙邊事務的影響通常不得而知。但眾所周知的是,馬哈蒂爾打算審查納吉布監視下啟動的協議、交易和大型項目。

布城目前正在對吉隆坡—新加坡高鐵(HSR)進行重新評估,這是一條長達350公里的鐵路系統,可以將兩國之間的旅行時間從約4小時的車程減至90分鐘。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經簽署了一項在2016年建設高鐵的具約束力協議。一旦完工,它將成為東南亞歷史上最昂貴的雙邊基建項目之一,預計價格為119億美元。馬哈蒂爾已經質疑此大型項目的可行性,理由是成本問題和債務約束

布城重新對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 ,1MDB) 進行了貪汙調查,該基金被認為與損失數十億美元一事有關。新加坡是其中一個調查該國際醜聞的國家。

馬來西亞新財政部長林冠英(Lim Guan Eng)表示,聯邦政府的債務和現有責任目前為1萬億令吉(2,517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80.3%。

因此,馬來西亞政府現在似乎意圖大幅削減成本以減輕其債務負擔

,這提高了將已被接受項目因緊縮政策而被腰斬的可能性。

新加坡可以從馬來西亞學到什麼?

馬哈蒂爾在最近一次採訪中表示了同樣觀點,他提出如果馬來西亞單方面退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高鐵協議,可能會減少拖欠新加坡的大筆賠償費用。新加坡已經收購了用於該線路總站的私人土地,並預計將為該協議的賠償條款進行辯護。

李顯龍已經要求在交易框架內擬定關於任何突發事件的條款。

據報導指,新加坡與吉隆坡之間的航線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線,七家航空公司每天運營多達84班航班。

很少有人質疑連接新加坡與吉隆坡之間的高速鐵路的實際需求,分析師認為兩座城市之間連接高鐵將加強其作為區域商業中心的地位。

馬來西亞政府將很快宣佈對此事的立場。但如果這被證明是爭議的焦點,那麼馬哈蒂爾時代的其他嚴峻的雙邊問題,例如新加坡使用馬來西亞領空或者對馬來西亞的供水定價提出異議很可能會被再次提起,並扭轉由納吉布引導的友好雙邊關係趨勢。

馬來西亞快速發展的政治變化已經在新加坡引起了迴響。

直到本月初,兩國都由單一的黨派統治:自1957年獨立以來,巫統(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 ,UMNO)領導馬來西亞的每個執政聯盟,而新加坡執政的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 ,PAP)自1959年以來一直統治該國。

馬來民族組織的歷史性損失引發了新加坡人反思和討論。在選舉後的幾天,李顯龍在議會會議上說,人民行動黨沒有「壟斷權力」,而且「反對黨會保持新加坡的政治競爭性」。

塔斯曼尼亞大學教授詹姆斯欽(James Chin)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將馬來西亞希望聯盟的勝利描述為對人民行動黨的「警告」。

他又比較了在馬來西亞接受反對派的選民們對經濟和政治方面的不滿,他聲稱:「人民行動黨的領導層沒有被指控任何類似於1MDB的腐敗,但新加坡人對生活成本的上漲和PAP的家長式領導作風持續不滿。」

然而,新加坡的政治狀況與馬來西亞大有不同。即使最近某些爭議促使人們認為地位根深蒂固的精英們通過濫用國家機關獲得政治利益,行動黨能繼續得到廣泛支持和行為合法性的認可。新加坡的反對黨被邊緣化, 並且有截然不同。

黨派在聯盟內運作。反對派工黨( Workers’ Party)希望對執政黨進行有效檢查,但與擁有82個議席的PAP 相比僅得9個議席 。反對黨也缺乏能夠為打敗人民行動黨提供可信度的人才。

這兩個鄰國也在不同的經濟政策方向上前進。雖然馬來西亞計劃取消6%不受歡迎的商品和服務稅(GST)以降低生活成本,但新加坡當局(通常被認為是世上消費最昂貴的城市之一)會在未來幾年將其商品及服務稅從7%提高到9%。

新加坡可以從馬來西亞學到什麼?

馬來西亞內閣的部長們也將採取10%的減薪作為預算緊縮措施的一部分,而部長和議員很快將被要求申報其資產。

新加坡的部長級薪酬是世界上最高的,這不受歡迎的職級是以吸引人才加入公共部門和遏制腐敗為由的。

儘管有足夠的法律來規範和扼殺公眾言論,但新加坡還是打算制定法律來阻止「假新聞」的傳播,有人擔心這將被用於遏制合法的異議。相比之下,馬來西亞新通訊部長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誓言要廢除馬來西亞新的「假新聞」法,並提高新聞自由。

由於馬來西亞制定了一個新的變革進程,新加坡人可能會認為在馬來西亞人眼中的是一條政治上理想的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