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百度,迎谷歌?

“如果谷歌決定回到中國,我們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贏一次。”

就谷歌迴歸中國一事,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朋友圈這樣霸氣地予以回應。

卸百度,迎谷歌?

然而李彥宏的話,迅速引來了網友們的嘲諷:

“天下苦百度久矣?谷歌來了,誰還用百度”

“10幾年前,中國和美國兩個搜索引擎公司幾乎同時起步。10幾年後,一個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可行性和自動駕駛,並研究了阿爾法狗這樣的超級人工智能。另一個則在發奮圖強的研究拉廣告、玩流量、販假藥、送外賣。它們的名稱一個叫某歌,一個叫某度,一個挑戰人類智力的上限,一個挑戰人類道德的下限。”

而在新浪財經發起的“如果谷歌回來了,谷歌和百度,你選擇用哪一個?”的投票中,谷歌的支持率高達73%,百度僅為21%。

卸百度,迎谷歌?

網友一邊倒的支持谷歌,還是因為百度這些年乾的事太不受人喜歡了。

最著名的無疑是競價排名。

作為一個以廣告收入為主要來源的互聯網公司,百度長期依賴民營醫院貢獻的廣告。

僅在2013年,當時還不太為公眾所知的莆田民營醫療機構在百度投放的廣告金額就高達120億元,佔了當年百度網絡廣告260億元總量的近一半。

以“老軍醫、一針見效”的江湖性病遊醫起家的“莆田系醫院”,依靠早年積累的資金,2000年前後,開始登堂入室、大量自建醫院,以男科和婦科為主,我們耳熟能詳的仁愛醫院、曙光男科、天倫不孕不育等,絕大多數都是莆田人開的。

但是這些醫院的發展,靠的不是精準的醫術,而是欺騙患者,他們把沒病說成有病,把小病說成大病,手段相當不堪。

但就是這樣的醫院,百度為了經濟利益,卻長期為其做“競價排名”,最終也導致了震驚全國的“魏則西事件”。

2016年4月12日,年僅21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材生魏則西離開了人世。

魏則西生前求醫過程中,通過百度搜索發現一家名叫“武警二院”的醫院,能夠通過“DC-CIK生物免疫療法”手段,治癒他所患的滑膜肉瘤這一類惡性腫瘤。

武警二院下屬的莆田系科室向魏則西的父母打出保票,“可以保他10年20年沒有問題”。

但結果卻是,魏則西在這個科室先後進行了4次化療,花光了東拼西湊的20多萬元後,延誤了治病的最佳時機,最後不幸離世。

卸百度,迎谷歌?

(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有一種心碎的感覺)

事實上,武警二院所謂的“腫瘤生物免疫療法”在美國早己被淘汰,與斯坦福大學的合作也是虛假宣傳。事後調查發現,“武警二院”是莆田系醫院。

魏則西的去世,引發了全社會對百度的口誅筆伐,百度也深深地被網友與“作惡”一詞聯繫在一起。

而在魏則西事件之前,百度就被曝出將“血友病”等貼吧與莆田系等商業機構合作,驅逐原有的貼吧志願者等行為。

不僅搜索引擎在為莆田系服務,連貼吧也淪為莆田系推廣的工具。

在輿論的口誅筆伐之下,百度宣佈對全部醫療類機構的資質進行重新審核,對 2518家醫療機構、1.26 億條推廣信息做了下線處理。

百度還鄭重地做出保證:今後醫療類的廣告不參與到百度的競價排名中。

曾經信誓旦旦的保證還言猶在耳,僅僅兩年之後,百度又重操舊業了。

現在,在百度上搜索“腎臟病”,排在前兩位的既不是關於腎臟病的科普文章,也不是相關百科詞條,而是“山東腎病醫院 濰坊腎病醫院”和“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這樣的具體醫院。

卸百度,迎谷歌?

很顯然,百度又在給這些醫院打廣告。在發生“魏則西事件”這種人神共憤之事發生之後,又悄悄地將醫療機構競價排名重新搬上臺面,看來,

醫療推廣真是百度永遠都難以割捨的真愛。

還是關於“腎臟病”,知名數碼博主@閒魚什麼值得買在8月7日下午發文寫到:

百度搜索腎臟病,前四個結果都是醫療廣告。點進任何一條,你都會收到“中醫治腎病”的廣告、短信、騷擾電話狂轟濫炸,其中第三個鏈接叫做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記住這個名字。如果你幸運地懂得忽略這幾條廣告,點擊百度百科“腎臟病”條目,映入眼簾的是字裡行間滿滿的常識性錯誤,不僅鼓吹食療保健治病,還把腎臟病病因歸於“酸性體質”和“體寒”。

眾所周知腎臟病是免疫性疾病,與酸鹼體質和中醫的陰陽五行無關,作為百度百科為什麼一定要在關鍵位置強調這些?接著往下看,原來是為聯科的廣告植入做鋪墊。在“最新動態”條目中,百度百科強插了一條客戶的通稿,不僅有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和它的的“5C國際康腎體系”(就是中醫),還貼心地給出了鏈接,可以說是舔的非常到位了。

......

這些年來賣SEM(即搜索引擎營銷),賣貼吧,現在居然敢賣百科了,花樣玩轉人血饅頭不肯撒手的百度哪來的勇氣贏Google?實在想不通。

卸百度,迎谷歌?

李彥宏放話再次打敗谷歌,不僅沒有得到認同,反而被揪出“賣百科”的事情,這真是“分分鐘打臉”。

醫院需要百度增加關注度,百度需要靠醫院賺錢,雙方各取所需,結為利益同盟,而病人則如同砧板上的肉,難逃被宰割的命運。

8月1日,國外媒體Intercept報道稱,谷歌計劃在中國重啟搜索業務,推出符合中國法律規定的搜索引擎,消息一出,百度股票當天大跌7.73%,市值跌破800億美元。

很顯然,市場認為谷歌重回中國對百度是重大沖擊,而非李彥宏豪言的“百度會再贏谷歌一次”。

早在2017年12月,谷歌前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就表示,谷歌、油管、臉書、推特等這些美國企業在中國沒有成功的機會,因為遠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卸百度,迎谷歌?

作為谷歌前高管,李開復也不看好老東家在中國會成功,但作者並不認同這一點。

谷歌重返中國,雖然一些真正國際化的網絡內容,肯定是被閹割掉的;雖然在一些本地化內容上,比如貼吧、知道,谷歌依然沒法和百度正面競爭,但谷歌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點還有很多很多。

遊戲、音樂、科技、海淘等等,這都是谷歌的強項,而且是不會被監管層太多找麻煩的地方。

谷歌不僅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目前,谷歌的業務已經涵蓋了互聯網搜索、安卓系統、人工智能技術、雲計算等等。和2010年退出中國時相比,其體量更加龐大,影響力更加強大。

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它將是作為谷歌迴歸中國後與百度之間最重要的戰場之一,以“人工智能公司”為標榜的百度,在這方面與谷歌的競爭將會是未來一個重要看點。谷歌擁有享譽世界的“阿爾法狗”,而百度在這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

後記

還有兩組數據值得細說:

目前,谷歌市值高達8600億美元,而百度不到800億美元,不及谷歌的零頭。

在全球引擎市場份額中,谷歌佔據90%以上,百度雖在中國佔據主要市場份額,但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不足2%。

在體量上,谷歌完勝百度,但更重要的是,在名聲上,百度也完敗谷歌。

百度最近幾年,頻繁曝出各種負面消息,除了“競價排名”之外,李彥宏幾個月前的一句“中國用戶在個人隱私方面更加開放,一定程度上願意用隱私換方便和效率”更是引發了網友的一片吐槽。

卸百度,迎谷歌?

相反,谷歌在國內幾乎沒什麼負面新聞。

在品牌形象的起點上,谷歌已經甩了百度幾條街。如果谷歌真的迴歸中國市場,百度還會是谷歌的對手嗎?中國網民,這次會大量的“卸百度,迎谷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