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1小時 50輛坦克報銷 發現鋼板偷工減料 旅長提槍找設計師算帳

坦克是擁有強大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裝甲防護力的戰鬥車輛,是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戰術和技術思想得到快速發展完善,各國都研製裝備了多種類型的坦克。俄羅斯《對話者報》此前刊登文章,介紹了俄國坦克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不過,文中也直言不諱的指出了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過分強調裝備的數量,而忽視了質量。

開戰1小時 50輛坦克報銷 發現鋼板偷工減料 旅長提槍找設計師算賬

1942年,前線緊張局勢加劇,坦克戰車存在很大缺口,為了加快生產步伐,俄國生產企業大幅度簡化了坦克生產工藝,甚至犧牲了質量而追求數量。當時烏拉爾重型機械廠就想出了一個快速製造坦克炮塔的方式,就是利用大型水壓機,製造大塊衝壓件。這種衝壓工藝可以縮短工時,製造更多的炮塔。

開戰1小時 50輛坦克報銷 發現鋼板偷工減料 旅長提槍找設計師算賬

但大型水壓機噸位有限,T-34這樣的坦克炮塔厚度就接近50毫米,很難將這樣厚度的鋼板衝壓成型。那怎麼辦?難道就做不成了嗎,當然不是,設計者直接將坦克鋼板換成25毫米的,這樣一來就能進行衝壓製造了。但坦克鋼板厚度縮水一半!

開戰1小時 50輛坦克報銷 發現鋼板偷工減料 旅長提槍找設計師算賬

按理說,這種事上級也不會同意,畢竟這簡直就是讓士兵送命。可當時的坦克製造委員會竟然同意了這個計劃,因為這樣做不僅能快速生產,而且還節省物資。但前線的坦克兵就倒黴了,這種厚度的裝甲幾乎與輕型坦克差不多,炮彈打上去基本都能打穿,但高層認為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開戰1小時 50輛坦克報銷 發現鋼板偷工減料 旅長提槍找設計師算賬

就這樣,3000輛安裝衝壓炮塔的T-34被送上前線,坦克兵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比如在1943年7月的一次戰鬥中,近衛第37坦克旅50多輛T-34與德軍遭遇,交戰1小時,50多輛坦克全部報銷,上百名坦克兵喪命。後來坦克兵們對殘骸檢查時才發現,坦克鋼板厚度有問題。戰後,憤怒的坦克旅旅長甚至提著槍衝到工廠門前,說要找設計師算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