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一下:足球是否有必要增設「綠牌」「藍牌」「白牌」

說起足球場上的“綠牌”,其實早在2007年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這是繼裁判員手中“黃牌”“紅牌”之外的第三種牌子。

而且第一位被裁判員出示“綠牌”的球員還是中國人哦,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足球場上的“綠牌”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原諒對手?

當然不是,足球場上的“綠牌”與“紅黃牌”不同,它不是裁判對球員的懲罰,而是一種獎勵。

討論一下:足球是否有必要增設“綠牌”“藍牌”“白牌”

在2007年亞洲少年足球錦標賽中,一位中國球員把摔倒在地的日本球員扶起,看到這一幕的裁判當即對中國球員出示了綠牌,這是對他行為的一種肯定和表揚。

這也是世界足球史上首次出現“綠牌”,不過,綠牌除了口頭表揚之外就沒有其它實際意義了,這導致綠牌的存在感很低,很多比賽都沒有增設綠牌。

於是有人建議,將綠牌作為賽後評選各類獎項的標準之一,比如說xx球員獲得了綠牌,那他就會成為精神文明獎的候選人。

這樣一來球員們就能意識到綠牌的重要性,會主動去獲得綠牌,能有效的減少球場上的戾氣。

遺憾的是這條建議沒能施行,因為有調查統計,大多數球迷不希望看到絕對和平的比賽,他們更希望足球賽場上能有些火藥味,這樣看起來才更精彩。

怎樣才能既滿足觀眾,又能減小球場上的戾氣呢?有人提出了一條建議,給裁判員增設“藍牌”。

討論一下:足球是否有必要增設“綠牌”“藍牌”“白牌”

“藍牌”代表什麼呢?它的意思是:把球員暫性時罰下。

第一張藍牌出現在2010年12月9日聖保羅和里約的球賽裡,“羅伯特·卡洛斯”吃到了歷史上第一張藍牌,被裁判員罰下10分鐘,10分鐘後回到場上繼續比賽。

藍牌的目的是讓一些情緒失控的球員到場外冷靜一下,既能給緩解球員的情緒,又不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比賽。

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結束之後,歐洲足聯也開始考慮是否在球場上增設一張“藍牌”,不過歐洲足聯將“藍牌”換成了“白牌”,“藍牌”與“白牌”除了顏色之外其它完全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討論一下:足球是否有必要增設“綠牌”“藍牌”“白牌”

因為在巴西提出藍牌之前,歐洲足球就已經有過藍牌了,不過他們的“藍牌”和巴西的“藍牌”不同。

歐洲最早的藍牌出現於2008年的葡萄牙,那時的英格蘭、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足球運動員經常在球場上罵髒話,為了杜絕這種行為,“奧希曼”提出了藍牌警告。

藍牌是一種較輕的處罰方式,兩張藍牌等於一張黃牌,再遇到說髒話的球員就可以用藍牌懲罰他們了。

不過這一提議遭到了幾乎所有球員的反對,因為在運動場上,不說髒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很多球員說髒話不是為了罵人,只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如果說一次髒話就要吃藍牌,那一場比賽結束估計就剩倆守門員了。

“倆藍=一黃”計劃失敗後“奧希曼”還不死心,他提議把藍牌定義成“黃牌”和“紅牌”之間的牌,球員犯小錯吃黃牌,犯大錯吃紅牌,犯不大不小的錯吃藍牌。

結局大家也看到了,他的“藍牌計劃”到今天依舊沒有推廣。

大家覺得,今後足球場上是否需要“綠牌”“藍牌”“白牌”呢?或者你覺得足球場上還需要什麼牌?

討論一下:足球是否有必要增設“綠牌”“藍牌”“白牌”

(如果您對文章的內容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編在線回覆,瞭解更多冷知識、黑歷史、糗事請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