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精選」堂吉訶德和林黛玉

「网文精选」堂吉诃德和林黛玉

「网文精选」堂吉诃德和林黛玉

作者 張惠

少年的時候,只覺得堂·吉訶德可笑,荒謬!跟著他的桑丘也只是腦袋不靈光!要不然怎麼會投靠這樣一個主子?

堂吉訶德是以當騎士為己任的,可是他既不相貌堂堂,做事也瘋瘋癲癲,竟然還要大戰風車!跟著這樣的主子有什麼奔頭?

然而,等到長大了,想法可能會有所改變。

舉一個小例子,驢子們的個性都比較軸,這也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有關。由於經常獨自生活,它們的性格比較敏感,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捕食者。所以很難像駕馭其他馴化動物那樣,讓驢幹些它認為危險的事情。想讓驢子聽從指揮,你得先取得了驢子的信任。

所以想想《堂吉訶德》裡馱著桑丘衝向風車的驢,得是多信任桑丘。

驢尚如此,人可得知!桑丘對堂吉訶德該是多麼信任呢!所以堂吉訶德是幸福的,在落魄潦倒,夕陽西下的時候,還有桑丘這麼一個死心塌地的朋友跟隨著他遠走天涯,不離不棄。但是反過來一想,堂·吉訶德一定是有他的人格魅力的,所以才能感召到這樣的朋友。

在《紅樓夢》中,也有這樣有缺陷、但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那就是林黛玉。

看一個人真實的一面,要看他(她)怎麼對待身邊的人。

紫鵑喜歡林黛玉,首先就是她的日常生活的精緻和優雅。她住的瀟湘館,是賈政認為,“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滿地竹影參差,苔痕濃淡,糊窗的是霞影紗,學舌的是白鸚鵡。劉姥姥到了她這兒,“只覺得滿屋子的東西都好看,只不知叫什麼,我越看越捨不得離開這裡”。要知道她是剛看完賈母的倉庫,裡面奇珍異寶無奇不有,但是又來到林黛玉的屋子,依然覺得美不勝收,甚至都捨不得離開,那可見裡面陳設之優雅精緻了。

不光如此,黛玉和寶玉拌了嘴,生著氣,還不忘叮囑侍女紫鵑:

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

那個平時有點尖酸,心眼又小又講話不留情面的姑娘,在自己氣到“哭了半晌”的時刻,猶能記得要等燕子歸來再放下門簾。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踢貓效應”,指的就是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終的犧牲品。

而在失意之時,也能不輕賤比自己弱小的人或物,不拿別人撒氣,在翻湧的情緒中依然保留一絲悲憫與自制,這是善良。

她對飛來的燕子都那麼的充滿憐愛,更不要說對她身邊的人了。

寶玉急了會給開門的丫頭一個窩心腳,迎春趕走了司棋,惜春攆走了入畫,王熙鳳更不用說,火上頭來用簪子扎丫頭的嘴,連身邊的平兒都要捱打。就連公認是最平和寬大的寶釵,也是當面罵了靛兒,不分青紅皂白地喝斥了鶯兒。但是翻遍全書,你應該從來找不到林黛玉打罵下人的描寫。這是因為她身體羸弱打不了別人嗎?就是打不了,至少也能罵吧?何況她是久病,又兼久咳傷肺、不寐傷肝,容易動肝火,照理更容易對身邊的人發脾氣。然而通篇我們也找不到了她罵身邊丫頭的記錄。

一個人能忍住對外面的人不發脾氣,那或許是還有趨利避害的可能性存在。但是一個人能忍住對身邊的人不發脾氣,尤其是對身邊的下人不發脾氣,那是真正的有涵養。所以紫鵑是喜歡她生活優雅,更是敬重她品格貴重。

紫鵑看中林黛玉的第二點,是林黛玉重人不重物。賈寶玉來看林黛玉,他自己有一個玻璃繡球燈,但是這麼一個貴公子,因為覺得這燈太貴重,而捨不得用。林黛玉怕他下雨路滑摔跤,因此把自己的玻璃繡球燈舉手相贈。

黛玉聽說,回手向書架上把個玻璃繡球燈拿了下來,命點一支小蠟來,遞與寶玉,道:“這個又比那個亮,正是雨裡點的。”寶玉道:“我也有這麼一個,怕他們失腳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沒點來。”黛玉道:“跌了燈值錢,跌了人值錢?……怎麼忽然又變出這‘剖腹藏珠’的脾氣來!”寶玉聽說,連忙接了過來。

我們知道,薛寶釵曾經為史湘雲安排了一頓螃蟹宴。這頓螃蟹宴,讓劉姥姥唸佛不止,因為這一頓飯就夠莊戶人家過一年的,要二十五兩銀子。可是這玻璃繡球燈,能讓打碎了不知多少玻璃缸瑪瑙碗的貴公子都心疼得不捨得用,可見它一定是比這個螃蟹宴昂貴的多了。

那幾簍螃蟹是夥計送給薛蟠的,所以寶釵只是用哥哥的禮物慷他人之慨,並沒有動用到自己的東西,可是這玻璃繡球燈是林黛玉自己的。

一個人有一百萬願意給你花一萬;和一個人自己有一百萬願意給你花一百萬,這個是很不同的。

「网文精选」堂吉诃德和林黛玉

紫鵑第三看重,也是最看重林黛玉的是,林黛玉對人的好是真心的,不計較得失,無所謂利益。

賈政在外面當官,捎來了家信,說很快就回來了,這邊寶玉著了急,因為父親回來就要查問他的功課,可是他現在連每天該練的字都沒有寫。立即寶釵和探春就站出來笑著說,這有什麼當緊,我們每個人臨兩篇給他也就是了。這一下可讓王夫人心頭的石頭落了地,寶玉不會捱打罵了。

之後寶玉每天突擊用功天天寫字,寶釵和探春也送來替他寫的兩篇,可是到了最後還有五十張字沒有著落。正在著急之際,沒有想到林黛玉託丫頭偷偷送來了五十張。

誰知紫鵑走來,送了一卷東西與寶玉,拆開看時,卻是一色老油竹紙上臨的鐘王蠅頭小楷,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似。喜的寶玉和紫鵑作了一個揖,又親自來道謝。

要說會做人,還是寶釵會做人,當著眾位大人的面,公開表態說要給寶玉幫忙,寬了王夫人的心,贏得了賈母的歡喜。最後幫了嗎?幫忙寫了兩張。這樣一對比,林黛玉肯定是不會做人的。要說當天林黛玉也在場,寶釵和探春表態的時候,林黛玉卻一聲不吭。在大人的印象中她只會給寶玉吵架,不會為寶玉分憂。然而,實際上她卻給寶玉寫了五十張,而且都是模仿著寶玉的字跡來寫的。

不管練過還是沒有練過書法的,試試就知道了,寫一張字不容易,要模仿別人的筆跡寫一張字就更難了,何況是寫五十張呢。這五十張字不能寫的太好,寫的太好不像寶玉寫的。又不能和寶玉寫的水平一樣,那會看起來毫無進步,也會讓舅舅生氣的。於是呢,她必須跟寶玉寫的非常相似,但又比寶玉寫的要好一點點,這樣能讓舅舅看出寶玉每天果然有進益了。

而且我們不要忘了林黛玉是個病人,從小常年有病的。所以賈母接了她來,連讓她做針線都捨不得,怕他勞碌著了,“舊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個香袋兒,今年半年,還沒拿針線呢。”就是希望她好好靜養。

寶玉一個健康人,天天用功還有五十篇做不出來,但是為了給寶玉趕這個功課,她一個病人,一邊咳嗽,一邊日趕夜趕模仿寶玉的筆跡掙命似的給他寫了五十張。這個時候,在一旁研墨伸紙的是誰呢?那幾乎一定是紫鵑。

紫鵑知道,為著姑娘的病體,應該勸她不要寫。但是更知道為著姑娘的心,她必須容許她寫。就在這漫漫長夜,咳嗽聲聲中,從她的字裡行間,紫鵑照見了林黛玉的真心。

寶玉捱打的時候,送過來一丸丸藥的是寶釵。寶玉做不出功課的時候,自告奮勇代勞的也是寶釵。寶釵會做人,人人都看在眼裡,別人也都記著寶釵的好。但是林黛玉不會做人,她只會揹著人哭紅了眼睛,也只會揹著人偷偷的給寶玉送上五十篇寫好的字。別人都記得林黛玉不周不備的地方,卻往往不知道林黛玉默默地站在背後全心全力的妥貼與好處。然而日久見人心,紫鵑和寶玉作為當事人終究是感受得到的。

從不當著大家的面兒露好,寶玉得了什麼榮譽別人也根本想不到有她的功勞,反而自己還花了時間累了病,這姑娘咋這麼傻!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姑娘這麼傻,他們卻這麼感動,這麼懷念她!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訂閱號推薦

媒介之變

從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劇烈媒介迭變,觀察未來世界的面孔。

芹夢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