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有的人从小缺乏安全感,不能信任任何人,表现得胆小如鼠,凡事战战兢兢,终将一事无成?

为什么有的人从小不害怕,容易建立信任关系,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魄,遇事敢作敢当顶天立地,终会有所建树?

尤其当今时代,纷繁复杂,变化剧烈,人们焦虑着、抑郁着、忙碌着,更加渴求安全感和信任感。遗憾的是,愈加渴求的东西愈是难以得到,犹如奇珍异宝般难得。

在这些表象背后,始终有一个东西在静悄悄地起着作用。然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就是——来自于出生后的母婴关系!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我们的大量临床案例也提供了充分证据,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终生获得安全感的源头。

只要有了这个充满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源头与根基,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和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感到害怕,而良好的依恋关系则是由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们生命中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源头

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于原型自恋状态,不分他我,甚至分不清楚母亲和自己,认为乳房就是我,这种现象类似于一种自闭,就是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浑然不知。

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传说中的“伊甸园”或者“桃花源”,只是享受着自己的欲求与满足,并没有不安全的感觉,也不知道危险、危机、恐惧等为何物?

然后,因为母亲把全情投入给婴儿,全神贯注地的爱抚、温暖、怀抱、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逐步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到外部世界,感知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到自己身体的边界,同时也就感知到了现实世界存在某种“危机”,体验到了“恐惧”。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明确地感知到了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而且就在自己的身边,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首要因素

在这个阶段,假如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疏忽对孩子的照顾,比如延迟喂奶时间、不能及时换尿布、孩子哭闹时大声呵斥,甚至不愿意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到别处(包括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家),特别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虐待孩子……。

那么,孩子就很可能就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恐惧的种子,从此在潜意识里不再信任他人,导致心理发展延迟,甚至出现自闭倾向,长大以后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和建立亲密关系,造成婚姻危机和同事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能形成良好依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会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严重后果,矫正起来十分困难。

所以说,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无论怎样说和怎样做都不为过!

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抚慰、精神关注、全情投入,一定会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安全、信任、温暖的亲子关系,这样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自尊——这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终生获得安全感的源头!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那么,善良的母亲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呢?

在这里,拟出6条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只要用心,必定有效,而且长久,将持续一生。

1、出生哺乳

妈妈们千万不要以为刚出生的婴儿不需要哺乳,恰恰相反,健全的婴儿在出生后15分钟就应该开始吮乳,最多不得超过半小时,就应当把孩子抱在母亲怀里让孩子吮吸奶汁。假如产后10小时不个孩子喂奶,将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具体做法:妈妈事先清洗干净双手,在天冷的时候要搓热手,再把孩子轻轻地抱在怀里,把奶头或者奶嘴儿让孩子含在嘴里,两眼慈爱地注视着孩子,并且要和孩子说说话儿,比如说“宝宝吃饭饭了”,“宝宝吃得好香香”,“宝宝吃饱啦”等等。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2、搂抱玩耍

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多处于熟睡状态,两三个月后会对人表示社交性微笑,六七个月开始认生并对妈妈产生依恋行为,妈妈应当经常搂抱孩子,因为婴儿的感知能力是惊人的。

具体做法:不论是孩子睡醒了还是睡着了,都可以随时随地抱起来,要把孩子的头部靠在妈妈的左胸上,因为孩子一旦听到熟悉的妈妈的心脏跳动声,就会感到特别的亲切与安稳。

怀抱孩子时,可以随地走动,并且不断地和孩子说说话,逗逗乐,听听音乐,孩子和妈妈在肢体上的接触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3、及时回应

婴儿的哭喊绝不是无理取闹,而是要与母亲维持关系的强烈信号。每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母亲一定要及时回应,仔细检查孩子是否饥饿了、尿湿了、不舒服了等等。因为这种身体接触,不仅有效刺激了婴儿的感觉和运动系统,而且还会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

具体做法:当孩子哭的时候,一定是有所需求了,妈妈要按照以下顺序逐一进行排查:抱起来-哄孩子-喂奶-换尿布-换姿势-洗澡擦身体-逗弄孩子,通常来说,经过这些程序以后,孩子就会安静下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4、全力呵护

母亲要全神贯注,想法设法持续满足孩子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哺乳、换尿布、盖被子,到洗澡、拥抱、逗乐,刺激身体的快感部位,不断地给孩子以安全感和快乐感。

具体做法:其核心在于妈妈的全情投入,打心眼儿里喜欢自己的孩子,不自觉地要去爱抚孩子,不厌其烦地为孩子付出一切,根本就不知道疲倦二字,可以说是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是检验一个妈妈是否合格的一面镜子,也是预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一个标尺。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5、依恋信任

婴儿在依恋母亲的过程中会主动亲近,这是保证自己能够生存下来的生物学现象,母亲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要满足孩子,使孩子觉得“当我处在危险境地时,妈妈是能帮我的最可靠的人”。父母一定要知道,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在这种基本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体做法:孩子不安静的时候,一定是有所需求,妈妈要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解除自己心中的疑问,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更不可意气用事呵斥孩子,而是要按照“吃喝拉撒睡玩”的次序来满足孩子的具体需要。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6、情绪稳定

假如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呵护不足,或者情绪变化无常,孩子就会出现吸吮手指时间过长、便秘,或者过早地手淫等等自体性行为。与此相反,如果婴儿在与母亲的关系中能够获得持续和健全的满足,本能的欲望就会自然地升华,顺利进入到下一发展阶段。

具体做法:妈妈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胡乱发脾气,因为这种行为对孩子的刺激最大,会使孩子感到十分害怕的。假如妈妈忍不住要生气的话,可以选择暂时离开几分钟,借以平静情绪,然后再去面对孩子。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根源究竟在哪里?

总之,从子宫内到出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孩子欲望的满足与否,安全信任感的建立与否,几乎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呵护程度。

而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关系则是形成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关键,更是能否具有终身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源头,必将伴随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