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奔小康」推動鄉村振興 創造美好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領關於“三農”工作的部署,明確提出要實現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這為貫徹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明確要求和指明發展方向,為農村發展迎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

定西市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實施,為全市推進脫貧攻堅提供了新目標和增添了新動能。作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短期目標就是要確保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脫貧攻堅的終極任務、長遠目標就是要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因此,全市各級各部門黨員幹部一定要將短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在主要抓貧困戶收入提高、生活小康的同時,還要認真謀劃、實施“產業、生態、治理、鄉風文明”等方面的工作,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徵程,朝著鄉村振興目標不斷前進。

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及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堅定推進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在學習和研究中央及省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策略上狠下功夫,吃透精神、領會要義,理清思路、制定舉措。在推進實施中,要更加釐清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的辯證關係,避免在工作中出現“兩張皮”“兩脫節”的問題,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相互支撐、相互促進,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儘快補齊“三農”短板,著力夯實“三農”基礎,確保完成階段性任務,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要通過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優化農村人居環境、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加大多元投入等方式,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圍繞打造“中國藥都”“中國薯都”“中國西部草都”“全國特色種子種業基地”等目標,不斷做精中醫藥、做優馬鈴薯、做強草牧及做大種子種業等產業,著力在延鏈補鏈強鏈上做文章,為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支撐。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涵養生態文明,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生態綠化建設。堅持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強化人才支撐,通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等措施,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挖掘定西特有的農耕文化、飲食文化、康養文化資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農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思想文化力量。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各級黨組織要站在戰略的高度,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增強政治定力,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機制,提高能力水平,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地位,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做出貢獻!(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