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古人寫詩那麼美,而現代人感覺寫的像打油詩?

睿智的


感覺題主酷愛古人詩詞的地步,已經到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境界”了。還好,今人仿古,至少還象打油詩。


別說今人,唐以後的宋元明清詩人,面對唐詩無不望洋興嘆,真的真的很難超越。


所以宋詞才另闢蹊徑,寫長短句,才不會一條路走到底,單同高山仰止的詩仙詩聖比拼格律詩了。今人同樣如此,知道仿古是邯鄲學步,所以絕不帶著鐐銬跳舞,所以轉向自由詩的探索,讓現代口語詩不押韻發展成了主流。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古人比不過,不如學西方。反正地球人都知道,張打油李打油們不是靠寫古詩奪取功名,養家餬口。

打油詩好啊,可即興而成,無須學賈島前輩推敲苦吟,落得個“三年兩句得,一吟淚雙流”,更不怕今古人批評說,你這是仄仄仄仄仄仄平,不是七律(平水韻)。現作打油詩一首呈上,以後若有興致,或改成高大上的七律,力爭超越打油詩吧。


——————《 嘆 金 魚 》——————


媚態嬌憨慣邀寵,錦衣玉體炫紗裙。

水晶宮內貪享樂,桃花源裡乞餌生。

紅唇頻頻送飛吻,丰姿扭擺獻殷勤。

穿金戴銀富貴命,懶學河鯉躍龍門。




默金cc


應該說,現代人的打油詩只是個別現象,但今不如古卻是普遍現象。

有人認為,古人的詩句之所以優美,是因為多用辭藻,而現代人詞彙量不深,所以寫不出好詩。這個觀點看似有理,實則不盡然。

以白居易為例,在如今看來,白居易的詩作也有些晦澀,但在古代只能當作[通俗]一類。

白居易追求語言淺近的程度,必須是婦孺皆識,就是沒讀過書的人也能看懂他寫的內容。如此一來,白詩有了廣泛的群中基礎,在唐朝受歡迎的程度不是李白和杜甫能比較的。我舉個例子:



《晚桃花》白居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這首詩按古人的觀點來說,就是[俗]。但用字俗不代表意境俗。從內容看似是自嘲之作,實際上是諷刺詩。

這首詩從桃花切入主題,第二聯尤其值得玩味——[如果不是因為斜陽,就襯托不出這麼豔麗的紅桃;如果不是因為我閒人一個,就看不到這麼美妙的景色]。

前面還是自嘲,後面就開始諷刺了——[寒門出身的人才經常被人忽視,窮人家的女子也常常要晚嫁。這晚春的桃花跟他們遭遇是一樣的,不過幸好還有我白居易欣賞。]

從上面這首詩我們可以得知,即便用俗字,也是能夠寫出有意味之詩的,關鍵不在於用詞俗雅,而在於寫詩之人有沒有情懷。


綜上所述,我認為如今有些人寫的作品淪為打油詩,主要是情懷不濟,或是文筆沒辦法駕馭情懷。前者我也無能為力,不過後者還是可以通過積累彌補的。

有興趣瞭解詩詞相關知識。歡迎關注詩詞補習班。

詩詞補習班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要不就是沒讀過好的現代詩,要不就是吳冠中先生說的“美盲”,讀詩而不知其味,體會不到其中的美。

古詩確是中國文化瑰寶,是先輩留給我最美最重要的精神財富。但一種藝術形式表達一代人的思想感情,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關係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人對世界的理解方式也會發生變化,人的感覺感受感情當然也會不一樣。所以沒有一種藝術形式是永遠一成不變的,藝術也會隨著時代發展發生變化,一些舊的藝術形式慢慢退出創作主流,主要作為藝術遺產被人們欣賞和學習借鑑,一些新的藝術形式成為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古詩與現代詩就是這樣的一種發展與傳承的關係。

從《詩經》、《楚辭》到漢魏的古詩,是比較活潑自由的,不像近體詩一樣有嚴格的格律。六朝至唐發展成熟的近體詩成為文學史上最嚴格的詩體,代表著中國古詩的高峰。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所有的好詩,在唐已經做完。所以五代宋朝的詩人發展了自己的主要表達方式:詞。繼而元曲。明清時期在詩歌方便沒有新的藝術形式發生,基本在追慕唐宋遺風,所以兩代詩歌創作相對前幾代有些平淡。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列強打開國門,從一個歷史以來極具優越感的天朝大國變為被欺壓和剝削的國家。中國幾代人謀求變革發展,強種強國。

胡適等一批優秀知識分子也努力推動文化變革,掀起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追求我手寫我心。胡適的《嘗試集》掀開了中國新詩的第一個篇章。

平心而論,胡適詩才平庸,導致新詩起點不高(相比之下,白話小說方面魯迅《狂人日記》出手就高屋建瓴直達高峰),但不高的起點也是起點,他解放了中國詩人一直套在頭上的格律,為詩人找到了新的表達方式,證明了白話文也能作詩,沒有了格律也能作詩。從前有人說,胡適證明白話文能寫詩,郭沫若證明白話文能寫出好詩,徐志摩證明白話文能寫出優美的詩。沒錯,一代代詩人不斷豐富新詩,不斷把新詩更向更高的層次。郭沫若、徐志摩、聞一多、戴望舒、卞之琳、穆旦、藏克家、艾青、流沙河等等,在上個世紀上半葉寫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讓新詩獲得一定的聲譽,算是站住了腳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時期以來,到今天,新詩更是蓬勃發展,人才輩出。從文化來說,我們普遍認為新時期以後不如民國,不如五四新文化時期的那批巨匠,從文化上是對的,那批人的學養和人格魅力,不是建國後成長起來的人所能及的。但就新詩而論,我恐怕要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了。

北島、顧城、楊煉、多多、舒婷、海子、西川、翟永明、張棗、李亞偉、白鴉、于堅、劉年、李元勝、朵漁、雷平陽、樊忠尉等等,都非常優秀,寫出了許多好作品。我所列只是我讀過一點,稍有了解的詩人,我相信更多我未讀過未了解過的詩人也很優秀,有待我去認識瞭解。

當代詩歌是邊緣化的藝術,並不受大眾的關注,大眾對詩歌的瞭解,大約更多是從網絡上梨花體,還有一個白雲很白的什麼詩(記不住了),然後是網絡熱炒的腦癱詩人於秀華這些瞭解當代詩歌。這些給大眾造成的印象就是現代詩是個笑話。其實這些只是一種炒作出來的現象,這並代表不了現代詩;於秀華詩寫得不錯,但也代表不了現代詩。大眾並沒有深入瞭解當代詩歌的優秀作品,或者大眾還欣賞接受不了當代詩歌的優秀作品,欣賞和理解這些作品,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或詩歌素養的沉澱。

雖然詩歌邊緣化了,但我認定我們的時代是一個詩歌的盛世,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在古詩之外,另開闢了一個新的詩歌傳統,開拓出新的境界,大大拓寬了中國詩歌的疆域,使中國詩歌的生命得以延續。

我所提到的當代詩人,都寫出過非常好的作品,有的可以確定傳世無疑,簡單舉幾個例子:卞之琳的《斷章》、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張棗的《鏡中》等等,這些詩歌必將進入中國文學史,匯入詩史,成為新的典範。唐宋有許多以幾首詩詞傳世的著名詩人流芳百世,我們為什麼不能認為現代詩人能憑自己的佳作留名呢?一些優秀現代詩人的代表作,從質量上審美價值上完全可以媲美唐宋的一些名作,對傳統詩歌也有繼承和發展,所缺的,只是一個社會的認可。

一個詩歌盛世的認定,必須有大詩人,有天才詩人。天才詩人和大詩人是詩歌盛世的重要象徵。那麼我們的時代有沒有天才詩人和大詩人呢?我的答案是:有!

天才詩人,我們有海子。個人認為海子是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罕見的天才詩人,甚至可以認為是能和李白媲美的天才。海子出生在農村家庭,從未接受過詩歌教育,大學時看到同學寫詩,受影響開始寫詩,他的習作一出,一位號稱北大詩人的同學就此擱筆,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寫的必要了。海子短暫的一生寫了二百多首短詩和一些長詩。他的長詩寫的怎麼樣,不是我所能評價的,但我可以說他的抒情詩質量極高,至少有幾十首抒情詩是必然的傳世傑作。海子詩歌完全跳出傳統詩歌的框架,擺脫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情趣,直指人心,追問生命的本質。他有一點很像李白,就是他隨口吟出一個句子,都能瞬間擊中進我們的內心,值得我們吟誦回味一千年。海子是詩界的凡高,拋棄了所有的技巧和華麗,直接呈現詩人靈魂。中國曆上上從未產生過海子這樣的詩人,海子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像王勃、李賀一樣早亡,但他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決不應該低於王勃、李賀。

天才詩人,我們還有顧城,簡單直白的句子,出自單純的心靈,打動單純的人。如果你足夠複雜,足夠有“學問”,你讀不懂顧城。

大詩人,我們也至少有兩位,北島和西川。這是兩個風格迥異,氣質不同的大詩人。

北島冷峭、堅硬、深遂,有一點杜甫的沉鬱,有一點魯迅的貓頭鷹氣質,但他又是一個完全陌生(對於中國詩史來說)的詩人。縱向對比,我不敢說北島能比肩唐宋大家,但我敢說北島的成就足以掩蓋元明清幾代詩人,足以開創歷史,成為新的高峰。

西川典雅、莊重、溫和、博大,為新詩開創新的美學高度,亦足為後來者楷模。

這些都只是我有限的閱讀和極有限的理解得出的結論,中國詩歌未亡,中國詩歌還在發展,還有廣闊的前景。

每個中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詩人,但大多數人被傳統審美束縛,言詩歌必言格律,這樣是不利於發展的。

最重要的,我們要首先要有一個自由的靈魂,才能有自由的詩歌;我們要有一個獨立的靈魂,才能有獨特的判斷。


頑石霄哥


對這個問題,我覺得一是現代人不太守舊詩的格律,一是古典文學修養欠缺,另外,就是放棄了“用典”這個非常有古味的修辭手法,詩就變得平淡。

下面,我具體以一類型作者的作品來談這個問題。就事論事,沒有瞧不起他們的意思,不然我也不會代為作序。只是想說明問題:

我曾經代一位前輩的詩集寫過序言(姑隱其名),對這些字裡行間有著書生意氣,戰歌激越的詩詞感觸頗深。近年來,舊體詩壇興起一種叫“老幹部詩”的新品種。那是一些打過仗,扛過槍,吃過苦,咽過糠,為新中國成立、建設作出過許多貢獻的特定人群創作的詩作。

1,“老幹部詩”最大的特點,是富有革命激情。

他們的少年時代正值中華民族處於風雨飄搖之際,“七七”盧溝橋事變後,由於日寇的瘋狂進攻和奉行“寧亡於日,不亡於共”的賣國政策的蔣家王朝的腐敗,中華民族的生存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先生宏志我深知,適逢投筆請纓時。血濺燕山驅日寇,又勝蔣幫事未遲。”在這首詩中,為我們勾勒了一個任俠的幽燕少年投身到革命洪流中的身影。

“烈日青紗避酷暑,夜臥冰雪度嚴寒。除寇滅蔣興華夏,異地同心戰北南。”狀寫這種鬥敵人的艱苦佔很大的比例。這些作品,慨嘆在日寇的侵略下,中國大片土地相繼淪陷,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國將不國……但更多的是寫痛心國難,表現了詩人誓欲報仇雪恥,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抒發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思,是這類詩歌的一個重要內容。這類詩作,很有“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袁崇煥詩)、“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詩)的殺敵氣勢,讓人感受到詩人在那種烽火連年的崢嶸歲月裡慷慨赴義的一顆雄心。

2,抒寫壯遊山河,展現個人懷抱,是這類詩歌的另一主要內容。

“觀音拱手賀新天,姐妹紅妝碧玉簪。玉女峰巔翹首望,雄奇險美冠天南。”詩人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寫出丹霞山絕美的風光。這種旅遊詩中,我們絕少看到像古人那種“羈旅行役”詩作中淪落不遇的陳舊感喟。類似這種題材的詩作,在他們的詩集中佔了很大的篇幅。因為都是詩人晚年寫的,適逢又在改革開放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所以詩中大都展示出新時代新中國的新氣象,詩眼韻腳中,無不傾注詩人欣逢國運重生的那種喜悅心情。

3,他們的詩集內容還有不少,如感慨時代變易,追述史事得失,歌頌人物功業,諷刺昏君奸臣的懷古詠史詩;歌唱友情的酬答詩等,都各有所託懷寄興,清奇可賞。

他們寫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致。

傳統詩歌創作,講究賦、比、興。但我們看到他們寫作多為“賦”法。少用“比、興”之法,顯然更對他們的口味。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少用“掉書袋”的用典技法,處處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那種自得其樂的人生境界,以及汲汲於祖國建設事業的壯懷。詩集中,像《吊聶耳墓》等,為詩時突起、紆行、峭收,寄慨遙深,又富於感染力,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以嚴格的格律詩看,他們的詩有一些格律上的瑕疵,如用韻過寬,平仄欠穩,對仗不工等。但既然是“老幹部詩”,似不宜以那種傳統意義的框框來套他們的作品。也許他們是有舊詩修養的,非不能也,實不為耳!

古代詩詞,用的多是單字多義的詞,非常有簡潔的味道,又有那些時代的雅氣,加上用典的含蓄,確實很有味道。現代詩人,一是放棄格律美,二是沒有了當時的語境,三大都卑視“用典”的修辭手法,提倡直白的詩風,所以口號詩大行其道。他們喜歡寫些類似打油詩的“順口溜”,屬於“得即高歌,無人賞,自家拍掌”那種態度,也甚是自得其樂。近年,有謂寫舊詩的人多了,但寫得好的並不多。年輕一輩相當多都是打油詩水平,而且他們也不學習,反而以“反傳統”為特色,是以寫出的詩都不知所謂。我認識這類“詩人”不少,也放棄改變、教育他們,因為他們不聽教。期待國學重新受到教育界的關注,然後或許有新一批的詩人出現,或許到時有新境界吧。 


胡榮錦詩文


我覺得古詩詞語言凝練含蓄,樸實無華,清新自然,雄渾奔放,婉約細膩,絢麗飄逸,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朗朗上口;

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唯美,意象分明清晰;

古人的慢生活也決定了他們寫的詩詞,都要經這數遍甚至數月修改和推敲,當然細活出精品,又加上古詞的簡潔含蓄,讀之自然覺得非常完美。

現代詩基本上是白話文,大白話肯定沒有讀古文那樣:抑揚頓挫、含蓄凝練、音韻和諧、琅琅上口;

現代詩引進西方的寫法,基本散文化了,不講究對仗平仄押韻,讀起來再沒有那種意境,反而拗口;

現代詩引用太多的意象,由眾多意象剖析其中的意蘊,又加上不常用的修辭格,怪誕、變形、弔詭、通感、隱喻等的引用,簡直讓人一頭霧水,這哪是欣賞詩,這是讓你神經錯亂;

白話文與生俱來的缺陷,太直白,不能很好地含蓄朦朧地表達詩的意境美,只能通過眾多的意象疊加來產生所謂的朦朦美,但還是達不到古詩自然之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當然時代不同了,只要勇於創新,融合古詩的優點,接合現代自由詩的特點,加以在內容與形上的大膽嘗試和革新,肯定能開闢詩歌王國中的新天地!


黃山130690703


寫詩,如同寫文章,注重的是情境,心境!

詩歌,是心與自然的感悟。是情與靈感的綻放!



古人的語言沒有現代語言豐富,故古人寫詩皆為精悍之句。而今人世界,語言豐富多彩,在習慣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

古之文章,皆以精悍簡練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大自然的美麗豪邁,自己對志向的遠大嚮往……



時代的背景決定了語言的發展,古詩,文言文已成為歷史,我們只能在回憶中品味,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弘揚我們的歷史文化,發揚現代文化精髓!去偽存真,真真正正的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展現給世人!

在詩詞中尋覓內心的情懷,在文章中抒發心中的情感。

我是清風,一位來自農村的自媒體愛好者,採摘一縷馨香,送給紅塵中每一位赤誠的朋友,借頭條一角,邀天下賓朋齊聚,青梅煮酒,暢意江湖,聚沙成塔,共創輝煌!

關注清風,關注清風一笑醉江湖,我在頭條等您,期盼與您攜手天下,共創輝煌!


清風一笑醉江湖


古時候的詩歌,是講究平仄押韻的,很多時候是填詞用來歌唱的。但是今人寫詩,哪想那麼多,能夠押韻就不錯了,沒怎麼考慮過平仄。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代文體多元化,詩歌也有了現代詩歌,人們對於古詩的研究也就少了,而在古代,人們相對來說接觸的文體少,就詩詞歌賦,所以很多人潛心研究這些文體,字斟句酌,自然不乏優美與絕好的詩句和篇章,比如一些傳唱悠久的賦,膾炙人口的詩歌,讀起來,內容悲傷的你不自覺的動容,想哭,內容愉悅的你不自覺就會揚起嘴角,微笑大笑甚至驚歎。

而我們現在,快餐文學,網絡文字,把什麼都弄得有些變味,一些堅守純文學的作者,要麼是落寞的,要麼是工作之餘修身養性的,如果再想達到古詩詞歌賦那種高度,難說。

當然,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古詩作為一種舊的詩歌體裁,她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取代她的是新的詩歌,是現代人的詩歌,如果非要去深究古詩的對仗平仄押韻這些,她就是一門學問了。這也是我們現代人寫古詩就像打油詩的原因。

不可否認,現在潛心研究古詩的人,也可以寫出一些詩來,意境和遣詞造句也算是不錯,但真正要達到唐朝那個時候的高峰,卻又是不可能了,畢竟,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再是那個時候,我們所經歷的也不再是那個時候人們所經歷的。

作為文學,總是在歷史長河裡不斷進步的,這一點,我們任何人都不可否認。


青鸞驚鴻


我覺得原因可能有這麼幾條:

1作詩的人學識不夠。古代寫詩且其作品能流傳至今的,有幾個沒讀書?有幾個不是曾經刻苦讀書的?現在又有多少詩人根本沒學問,根本沒有見識,卻在那兒大肆作詩!我不反對任何人作詩,但我堅持認為作詩還是有門檻的,不是任何人都作得來。

2古代流傳下來的作品,大多經過了大浪淘沙,知名的作品當然是優秀的,而我們接觸最多的也正是這一類古詩。

3與古代流傳下來的作品相反,今人作的詩太多,並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遇到較差詩的概率太大太大。相應的,遇到好詩的概率就太小了。

4讀者的學識不夠,分不清好壞。千里馬需要伯樂。本人多次發現,有的詩只是寫景漂亮一點兒,文字漂亮一點兒,沒有什麼內涵,卻被很多人點贊。

5真的好詩傳播得不夠。有的人說現在傳媒特別發達,怎麼會傳播不夠呢?其實這不難理解。今天是一個多元社會,佔據人們眼球的事物何其多,好詩得不到傳播一點也不希奇!

6現代人寫的好詩還是有一些的。雖然要超過古人的精華並不容易,但達到甚至超過古人並非完全不可能,事在人為。

附一首本人作品

一日復一日,日日閒無事。

一事復一事,事事無成事。

嘗將常心付長空,長空雁過無影蹤。

亦寄怡情與明月,明月圓娥易明滅。

回首見韶光,四十年激越染秋霜,飄零繁華里。

前路萬里長,荒草伴斜陽,曲流能否達汪洋?

看天外,宇宙如絲,萬物競生生滅滅織此網。

五十億年日失珥,億億年後星光稀。

人在何處?向誰傾訴!

[1]纖維絲網結構是目前宇宙模型最大的已知結構。[2]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像是太陽面的“耳環”一樣。太陽是一顆普通的恆星,其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50億歲,未來還有50億年的壽命。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星光主要是恆星的光。恆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型發光體,其發光發熱是由於其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經過億億年的時間,宇宙中的聚變原料會燃燒殆盡,恆星也就紛紛毀滅。


姚立兵的詩詞



其實這個問題看上去很深奧,但假如理解透了,就不那麼複雜了!很簡單!古人寫詩不是所有的都那麼被世人皆知,但凡能流傳千年讓人記憶猶新的作品均是美之又美的詩了!恰恰讓人潛移默化的有一種意識!只要與詩沾邊的事,就會想到古詩!能想到的都是名作!能不美嗎?


至於問題中又提到現代人感覺寫的詩像打油詩!且不論詩的品類,因為現代人層次分明多樣化!隨時代的變化而進化,更因為一首好詩是由當代人文環境及詩人寫詩之時臨界點而定!試想一下,

問君請的李白來,也愁今朝萬人猜!

誰能穿越古塘夜,舉杯同吟醉仙才!


此一時,彼一時,古為詩,今亦詩!好詩好時好意痴!打油詩,七言詩,詩含乾坤今人識!大浪濤沙總有知!依蒙小詩論詩拙筆!即興!望友海涵!


依蒙小詩


古人有赤子之心,簡單純真,與大自然相通往來,少思寡慾,情之所至,常有神來之筆,如有神助,令人歎為觀止。

比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一個落字,神韻盡出。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物我兩忘,天人合一,悠遊自得,怡然自樂的樣子,無我之境也。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先是無我之境,後是有我之境,曲折迴轉,搖曳生姿。

現代好詩太少了,朦朧派的興起,讓人好似霧裡看花,似乎是婉約派,卻沒婉約派的意境,總是自我陶醉,無病呻吟,不知所云,現代詩整體迷失了,效顰外國詩歌的直白,卻缺少質樸,更不用說蘇東坡和毛澤東的大氣磅礴的高遠境界,實在令人困惑。

我是從前年秋天開始寫詩,緣起於青年著名詩人海子。

2016年11月,我讀到海子的成名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

當時,我有點輕狂地想:如果這也算好詩的話,我也會寫詩。於是,我有感而發,模仿著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詩《醉時光》

醉時光

從今天起

我要做回真正的自己

天人合一

師天地


天醒我醒歡快起

刷牙洗臉喝開水

平心靜氣

舞太極

看書思考寫文章

喝茶賞花曬太陽

恬淡虛無

忘了自己

寫完之後,我有點洋洋自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過了一個月,我讀到毛澤東的《清平樂 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不覺詩興大發,我也想寫一首詞,向主席看齊。同事紛紛戲言:毛主席詩詞大氣磅礴,霸氣盡顯,不要自不量力。

想著遊玩湖心島的感受,我已成竹在胸,便乘興寫道:

大同樂

丹桂飄香

大家看著大笑。我笑而不言,自信地續道:

鳥鳴歡歡笑太陽

大家一看,感覺有點意思,便停住了笑聲,屏氣凝神,靜等下句。我略加思索,揮筆再續:

神遊物外風中蕩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大氣!我望著窗外,凝神思索了一會,接著寫:

天地一體神氣爽

得道多助悟道場 首創淘寶儒商

情本體世界登場 天下大同誰當

大家會心地笑,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大概是讚歎的緣故吧。

當時,我們正在創新淘寶店鋪,立足“情本體”哲學,力求打造一個類似少林寺一樣的淘寶文化道場,免費參觀,專門銷售私人訂製情感禮品,最終把中國“情本體”哲學推廣到世界,從而實現情感文化的天下大同。

這首《大同樂》,簡直就是專門為淘寶•一封家書名店而做,所以,同事一看便知,個個驚歎不已。後來,專為淘寶•一封家書名店,我又寫了一首婉約小詞《醉時光》

醉時光

時光如水淌淌淌 才起床 又晚上

匆匆溜走難相望 不要淌

一封家書忙忙忙 情如網 細思量

細活慢工醉時光 慢慢忙

寫了幾十首詩詞以後,我的信心陡然爆棚。一天,見到了老同學栗子(名校MBA 報界大佬),見多識廣,叱吒風雲。我戲言,我開始寫詩了。他委婉地說:

“詩是語言的精華,常常一字傳神。唐代賈島寫詩,反覆推敲,苦吟一生,最終吟出‘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難啊。”

我大笑:

“陸游詩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寫詩需要悟性,需要靈感。諺語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寫到這,大家也許明白了寫詩詞的奧秘:多看,多寫,多琢磨,不斷培養對自然的敏感,對人間美好情感的敏感,要多情善感,要陶冶情操,要有感而發,要自然流露自然真性情,情景理相互交融,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感謝海子,感謝主席,把我帶入了詩詞世界,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的偶然之美。我很享受詩詞,很享受源遠流長的經典詩詞文化,這種心情,已經化入我一年四季的《春曉》《夏曉》、《秋曉》、《冬曉》:

春曉

花噙雨滴滴

水流石淙淙

望空聽鳥鳴

步入清水中

夏曉1

天開我自醒

隱隱聞鳥鳴

悠悠上山頂

回頭見日生

夏曉2

大醉不覺醒

處處聞鳥鳴

坐看滿山翠

得意忘浮生

秋曉8

雲白悠然遠

天高涼意深

鳥飛葉落空

日出樹現神

秋曉9

千里黃葉地 萬頃碧雲天

多少悲秋嘆 人生夢如煙

夫子樂天命 百事善至極

何須怨命運 一切靠自己

冬曉

端坐想老子 靜悟世間理

大道藏天地 意會心如洗

開眼見新陽 悠悠聞鳥啼

志同道合的詩友們,讓咱們一起寫詩吧。因為,除了麵包之外,生活更需要詩意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