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夫婦王永國劉小桃需要一份工作

残疾夫妇王永国刘小桃需要一份工作

這個倉庫就是王永國夫婦倆的家

残疾夫妇王永国刘小桃需要一份工作

舊電視是家裡最值錢的家當

残疾夫妇王永国刘小桃需要一份工作

案板就是餐桌

残疾夫妇王永国刘小桃需要一份工作

中午吃的尖椒都是超市送的

殘疾夫婦王永國和劉小桃在呼和浩特市漂泊了18年,如今他們面臨著燃眉之急——暫時安身的一處倉庫及一份幹了10年的工作不保。生活,對他們來說,一如18年前的茫然。如今,年近半百的兩人,再次面臨著生存的危機,急需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

求助朋友圈

決定採訪劉小桃和王永國,是因為在手機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條求助信息:“萬能的朋友圈,現有一對殘疾夫婦,年齡48歲,需要一份管住的工作,工作地點在呼和浩特。他們原來是給一個鞋城下夜、打掃衛生的,由於鞋城撤離,失去了工作。夫婦倆身殘志堅,品行端正,任勞任怨,責任心強,工作認真。希望朋友們幫忙轉發,有合適的工作推薦給他們。”

記者按求助信息所留的電話號碼撥了過去。接電話的是在鞋城租地下倉庫的郝女士。郝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認識王永國和劉小桃好幾年了,這對殘疾夫婦熱情善良,工作兢兢業業,很有責任心。因為鞋城要租出去了,他們在7月15日被結算了最後的工資,徹底失業了。可是,倉庫的東西還沒有搬完,所以這幾天他們仍義務給鞋城看門,幫著做一些打掃工作。因為郝女士忙著收拾倉庫,中午沒時間出去吃飯,劉小桃每天中午都做了飯帶給她吃。

看到王永國和劉小桃的困難,郝女士決定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求助。聽完郝女士的介紹,記者對這對夫婦產生了興趣,並按照郝女士提供的電話,聯繫了劉小桃約定採訪。

住在倉庫裡

7月24日,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記者和劉小桃在約定的回民區一家鞋城門口相見。遠遠地,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向記者走來。48歲的劉小桃身高不足1.4米,佝僂著背,兩隻胳膊細得像木棍一樣。一身黑色的衣服,更顯弱不禁風。

這家鞋城就是王永國和劉小桃工作了10年的地方。而他們的住所,就在這家鞋城後面的一間倉庫裡。劉小桃領著記者來到她家。從一扇鐵門走進鞋城的後院,一間朝北開的黑洞洞的屋子就是。進門是一條狹窄的堆滿雜物的走廊,一間20多平方米的房間則是他們住的屋子。

王永國正在家裡等著記者。他比妻子略高一些,同樣的瘦小,腰部有個隆起的包,脊柱彎曲。王永國說,他們夫婦的體重加起來還不足60公斤。但在他們身上,有著自然的親和力,並未表現出記者預想的焦灼和抱怨。

因為下著雨,門窗又是朝北,屋子裡又陰又冷。環顧四周,牆角有一個搭建的床鋪,門口有一個小鐵爐子和一張書桌,屋子裡差不多擠滿了,唯一的電器是一臺電視機。王永國告訴記者,這是鞋城經理家淘汰不用的舊電視機,送給他們了,這是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多年來,鞋城的經理和商戶們一直很照顧他們的生活。

餐桌上,十幾個茶葉蛋是門口賣東西的小販送的,中午要吃的尖椒和洋蔥是超市售貨員送的。劉小桃說,超市賣的菜,若是有點爛了或者品相不好了,售貨員都會送給他們,所以買菜基本不用花錢。而他們的衣服和鞋,多數是鞋城的商戶送的。

缺乏歸屬感

王永國和劉小桃在這處倉庫住了整整10年。雖然居住條件並不好,但夫婦倆覺得,有這麼一處落腳的地方心裡就很踏實。王永國和劉小桃的工作,是每天七點半到鞋城開門,等待商戶們來開張;晚上七點等商戶們都走了,兩人再打掃衛生。偌大的鞋城,要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打掃完。晚上,王永國則在鞋城裡下夜。10年來,夫婦倆一絲不苟、準時準點,從來沒出過一點差錯。剛來時,兩人的工資是每個月700元,最近才漲成1800元。雖然收入不高,但他們覺得能有個穩定的生活就很滿足了。

王永國和劉小桃的生活缺乏歸屬感,家鄉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烏蘭蘇木已經闊別多年,如今除了劉小桃年邁的父母,再也沒什麼相熟的人。漂泊了18年的城市,始終未曾徹底地融入。前些年,冬天家裡實在太冷,煤不夠燒,劉小桃曾怯生生地找到所在地的居委會,問給貧困居民家的煤能不能也給他們發一些。工作人員告訴她,因為他們的戶口不在轄區,所以不能給他們。從此,劉小桃再也沒有找過居委會,她覺得自己始終不是這裡的人。

不能從事體力勞動

王永國和劉小桃的人生,似乎總是差那麼一點運氣。王永國上學時,因為住校著涼落下病根,在二十幾歲時因脊柱結核,臥床3年,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

待到病情稍微緩解,能自由行動時,王永國的脊柱早已彎曲,成了駝背。因為上過高中,1982年,王永國成了村裡小學的民辦教師,教書教了15年。劉小桃則從出生時就一直身體不好,3歲時患佝僂結核,成年後體重還不到25公斤。與王永國成家後,兩人一直生活拮据。因為兩人都是四級肢體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所以家裡的地一直包給別人種,收入微乎其微。

由於在村裡的收入無法維持生活,2000年,王永國和劉小桃決定背井離鄉,到呼和浩特市討生活。他們覺得,首府城市,總有他們一口飯吃。然而,城市生活對一對殘疾夫婦來說並不容易。剛來時,他們在玉泉區西菜園附近租了一處南房安下身來。王永國從乾貨市場批發了炒瓜子和大豆,推著三輪車沿街叫賣,每天二三十元的收入僅夠一家人餬口。離開家鄉後,王永國和劉小桃的地也沒有了。

遇到急事兒

2008年,王永國聽說位於回民區的一家鞋城要找一個下夜和打掃衛生的人,還能提供住處。於是,他和妻子就來到這裡工作。因為認真負責又本分熱情,王永國夫婦很快在這裡站住了腳,一干就是10年。本以為這會是一份能夠養老的工作,沒想到兩個月前,鞋城所在的商業樓整體出租了,鞋城的工作沒了,連住的倉庫也沒法再繼續住了。

如今,王永國和劉小桃最著急的事情,是找一份能夠為他們提供住處的工作。

鞋城的商戶們自發地在手機微信朋友圈裡發出求助信息,為王永國夫婦尋找工作。如果您能為他們提供幫助,請撥打王永國的電話:15184771213。(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查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