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里短」

作者|葉春池

雖然不想承認,

90後的硬糖君,趣味越來越向咱媽靠攏。開始關心女明星嫁的對象般不般配,婚姻生活幸不幸福,明星家的孩子被教育得咋樣,男明星一個人生活的時候都乾點啥……

本來,暗自鄙視自己的硬糖君,也是想振作起來看點高大上的逼格內容的。可是翻了翻最近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大家明明都在熱烈的討論這些嘛,安心了!

比如這個暑期檔吧,大投資大製作大卡司的綜藝不少,但要說最有討論度的,還要數《幸福三重奏》、《我家那小子》這樣“家長裡短”的小節目。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從朱雨辰他媽是不是“母愛過剩”,到大S和汪小菲過得幸不幸福,最新的熱議則是陳建斌這樣的“懶”老公你覺得咋樣。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吃瓜群眾“挑刺”的理由更有千千萬萬。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情感世界從來沒有標準答案。正是這種節目的天然衝突和觀眾的強烈共鳴,讓家長裡短節目可以一直屹立潮頭。以至於朱雨辰媽媽竟然看著比王菲還有市場號召力。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女明星老公也“直男癌”我就放心了

《幸福三重奏》搔到的用戶癢處,首先是:女明星到底嫁得好不好?

節目中的三對夫妻處於不同的婚姻階段。“老夫老妻”陳建斌&蔣勤勤,“八年之癢”大S&汪小菲,“新婚燕爾”福原愛&江宏傑。

三對不同階段、不同相處方式的夫妻從第一期節目開始就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爭議。在新一期節目播出之後,觀眾更是集齊了三位老公的缺點,汪小菲的“直男癌”、陳建斌的“懶”、江宏傑的“假”。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原來女明星的老公也有這麼多缺點,吃瓜群眾內心竊喜之餘,不管什麼年齡段、結婚的還是沒結婚的,也都想跟著討論下究竟什麼才是好婚姻。

大S&汪小菲這對是觀眾最好奇的。畢竟大小S的感情生活始終佔據八卦版面,汪小菲當年亦是“京城四少”名聲響亮。第一期節目裡,很多觀眾感慨兩人貌合神離,沒有共同愛好,相處在外人看來有很大的壓力。“嬌氣”的大S被說有公主病,耿直的汪小菲也被批是直男癌。

證據一:汪小菲邀請大S曬太陽,被大S以太曬無情拒絕。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證據二:大S經常會拋一些送命題給汪小菲——“你有沒有後悔娶到我”,“你為什麼去上廁所都不跟我講”“我胖嗎”“我的法令紋有沒有很深”。汪小菲則小心翼翼的展示了直男的求生欲。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證據三:汪小菲帶大S去騎自行車。經過不太平坦的路段時,大S要求停下。汪小菲以為她在開玩笑,並沒停下。最後大S嚇到大哭,汪小菲一臉手無足措。這也引起了網友兩極分化的大討論,一部分覺得大S太作,另一部分覺得汪小菲太直男根本不懂女人心。

總而言之,無處不可討論,無處不可掐架。平時論壇裡的家庭生活貼大家都能看得有滋有味,何況是明星家事,簡直是話題性加料加量不加價。

以至於像陳建斌和蔣勤勤這樣感覺話題性不足的老夫老妻,在《幸福三重奏》都彷彿開掛,一貫在訪談中低情商的陳建斌成了備受喜愛的文武哥哥。可惜好景不長,在第五期節目裡,文武哥哥就因為懶被群嘲了。

拍攝期間,蔣勤勤挺著7個月的肚子,但一日三餐、整理家務都是她來完成。陳建斌的日常就是吃飯、睡覺、耍寶。外出之前,陳建州嫌棄蔣勤勤動作慢,不但沒有幫忙還發了脾氣,成功把蔣勤勤氣哭。雖然事後道歉補救,但還是沒有什麼實際行動,家務照舊蔣勤勤在幹。

此情此景,立刻登上熱搜,群眾紛紛表示人間真實,“我爸就是這樣!”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福原愛&江宏傑算是比較沒爭議的。兩人新婚燕爾,日子甜甜蜜蜜,每天都特別有儀式感,江宏傑也被大讚貼心。但如此不接地氣的生活,難免被網友嫌棄過於單調、略“假”、這樣相處起來很累。

本來嘛,我們是來看家長裡短的,你咋還演起偶像劇來了!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不得不說,這屆網友真的很嚴格,三對夫妻都難逃吐槽,不過也有另一部分網友非常羨慕他們的生活。夫妻相處之道因人而異,也正是這樣,才有了更多討論的必要。

人人都是育兒專家

除了夫妻關係,花式評價明星帶孩子,那可是我們熱心網友最愛乾的事兒啦。

以往流行的都是明星家長帶孩子,從初代萌娃——李湘、王嶽倫的女兒王詩齡,到霍思燕和杜江的兒子嗯哼,再到黃聖依是否當媽不稱職,對明星家親子關係的討論就沒停過。

而此時就顯出微創新的必要性了,從媽帶孩子換成孩子帶媽。《我家那小子》以素人媽媽搭配明星孩子,24小時跟拍單身大齡明星的獨居生活,媽媽和嘉賓會在演播室裡予以點評。前兩期嘉賓是錢楓、陳學冬、朱雨辰、武藝。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沒想到大齡男青年跟高齡母親之間的衝突性和戲劇性,居然比想象還要大。首先脫穎而出的就是朱雨辰和他媽媽。

已經很久沒有存在感的朱雨辰,居然通過這樣的方式被大家重新關注——朱雨辰媽媽在節目裡的言行堪稱反面教材。

朱雨辰媽媽認為男女分工本來不同,媳婦兒就應該是賢妻良母,全身心投入到對朱雨辰的照顧中。當然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堅持十幾年每天為兒子早起煲湯。兒子出去工作她也要跟在身邊,還隨身帶著電磁爐給兒子做菜。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群眾紛紛吐槽這樣的媽媽太可怕,吃喝拉撒戀愛事業都要被插手干預,完全就是媽霸了好嘛。朱雨辰現年39歲,至今未婚。他還有個姐姐,也是單身狀態,對婚姻有恐懼,因為看到媽媽對兒子的投入太多,覺得自己無法擔負起這樣的責任。

年輕人一邊倒的表示不能理解,吐槽朱雨辰和他媽媽。當然也有少敦厚長者心疼他媽媽,覺得老人家不該受這樣的網絡暴力。到第三期,朱雨辰和媽媽退出了《我家那小子》,不過“矛盾”點還在繼續。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對於成年子女,父母真的瞭解嗎?看起來樂觀開朗的陳學冬,其實內心敏感憂鬱,生活壓力非常大,第一次敞開心扉,讓作為親人的大姨淚流滿面;而看似幸福家庭出身的武藝,其實對家庭有陰影,父母給他帶來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不管是對小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是對成年人的原生家庭問題,中國式家長的討論永不過時,也確實有討論的必要,自然也就是綜藝的常青題材了。

這才叫代入感

要想觀眾真情實感的追綜藝,節目之外還繼續討論,代入感很重要。

不管是全明星陣容的競技類綜藝,還是天籟之聲的音樂綜藝,對用戶來說普遍還停留在“看節目”的模式。觀眾是節目裡故事和情緒的旁觀者,也只有粉絲能特別真情實感的參與。

而家長裡短的綜藝,參與門檻簡直太低了。評論嘻哈你說我不專業,討論演技你說我不懂行,但這家長裡短誰都能插一嘴,誰還沒過日子呢。甚至沒看過節目照樣不影響參與討論,明星家事很快就能成為最熱社交話題。

尤其是婚姻和親子,如果你結婚了,那這些都是你正在或即將要面對的問題。如果你沒結婚,那至少你當過孩子,什麼“原生家庭流行病”也是信手拈來。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其次,這種綜藝節目裡的情感代糖,很好的彌補了大家的現實生活。

需要浪漫的人,羨慕福原愛江宏傑;需要互補的人羨慕汪小菲和大S;需要有趣的靈魂,好好過日子的人羨慕陳建斌蔣勤勤。而那些親子綜藝,一部分讓你思考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一部分可能也會讓你覆盤自身的成長經歷,解開心結。

這些題材本身就自帶接地氣基因,比那些實現別人夢想的選秀更容易有代入感。看陳建斌和蔣勤勤的時候,彷彿看見了“好吃懶做”的我爸和潔癖成性的我媽,給我媽惹生氣了也就是嘿嘿嘿的笑,然後“屢教不改”。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至於那些大齡男青年的獨居生活,就是“肥宅”的我啊!跟武藝一樣,終日不離床,一日三餐都是外賣,甚至還買個小桌子在床上吃飯;也跟錢楓一樣,整天嚷嚷著減肥,嘴卻從來不閒著,刷朋友圈刷到朋友深夜放毒,必須來頓宵夜滿足自己,順便吃顆酵素假裝自己沒吃這頓。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亞文化、電影感、劇情性、頂級舞美……中國綜藝人不是沒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但卻在追求更高逼格的創新道路上與群眾漸行漸遠。

從芒果臺的重磅音綜《幻樂之城》一路走低的收視就可見一斑。這節目就沒有一點普通觀眾能與其產生現實共鳴的影子,要硬糖君說,《幻樂之城》想逆風翻盤,必須請來謝霆鋒或竇靖童來場“家長裡短”的碰撞了,空降熱搜妥妥的。

清醒吧!中國原創綜藝的最大機會在“家長裡短”

當然,現在國內的“家長裡短”綜藝問題也不小。本土原創模式,普遍內容形式感不足、質量不高,《誰在說》、《老孃舅》、《第三調解室》等都是純素人對撕,無法獲得更高商業價值和口碑熱度,把自己鎖死在“老大媽”節目的框框裡了。

而衛視熱門綜藝,從早年的《爸爸去哪兒》到現在的《我家那小子》,還在一味引進韓國版權。其實,這種套路感覺難度不大啊,“家長裡短”是無需設置,自己就能出戏的。

“家長裡短”型綜藝急需一次消費升級,做出原創性的、更大體量、更符合互聯網趣味的家庭綜藝刻不容緩。試想下,如果《金牌調解》明星化、時髦化,你不想看看嗎?先讓毛曉彤父女去調解下,再讓闞清子前男女朋友去談一談,必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