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世界上最痛快的事情,莫過於,辛辛苦苦寫得文章,最後由於沒有保存導致重新再寫一次。

然而,世界上還有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讓我們一起禱告:希望經歷此次的人員都平安健康!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真愛生命,就要從現在做起。不要像這哥三個一樣。

這哥三個草根出身,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王思聰一樣的萬貫家財,有的只有改變自己命運的勇氣和堅持。

終於,在茅山山巔,經過日夜修煉,百年後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老大,虎力大仙,憑藉與天庭簽訂的合同,可以任意呼風喚雨。還可以砍頭不死,自動恢復。

老二,鹿力大仙,憑藉高超的技術,可以給自己作開膛手術,開可以自己無縫縫合,安全有保證。

老三,羊力大仙,最擅長的就是將灰太狼打跑,伴著我們熟悉的臺詞“我還會回來的!”下油鍋遊個泳。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哥三個效仿桃園三結義,歃血為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儘管多年以後他們達成了這個願望,但是,他們並不瞭解這個世界。

他們行俠仗義,扶危救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這天,恰巧一個機會擺在他們眼前:

車遲國,連年乾旱,,希望的田野變成了乾旱的沙漠,百姓奔走逃亡,國王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想起還有一群和尚可以讓他們求雨,可是,和尚們除了吃飯睡覺唸經之外,真的什麼都不會。

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在生靈將要塗炭的危機時刻,這三位少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勇敢地站出來,他們接過張貼在牆上的皇榜,彷彿接過了一根責任和使命。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災情就是命令,救人才是關鍵。本著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懷,他們迅速登壇做法,在“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將自身修煉的五雷法發揮到了極致,通過燒黃紙的方式迅速取得了與天庭玉帝的聯繫。

於是,按照合同既定方針,哥三個開始發出命令:一號起風,二號布雲,三號雷鳴,四號降雨,五號雨收。

這場降水是一場及時的降雨,是富有鬥爭精神的降雨,是化解旱情的降雨,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降雨。

經過此次降水,他們圈粉無數,百姓奔走呼號,國王更是江山永固。於是,他們變為了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不就是千百年寒窗苦練所追求的結果嗎?

他們雖然成功了出名了,但是他們沒有陷入小農意識的怪圈。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與初心,他們將永永遠遠為人民服務的蒼白口號化為了實實在在的行動。“每一個乾旱的日子裡都有三位國師的身影,有國師身影的地方就會有甘霖”的形象深入了每一個車遲國百姓的心中,無論在田間還是在地頭,都可以看到他們與百姓互動的情形。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於此相反,那些不會求雨的和尚們就倒了黴,車遲國從過往到百姓,沒有一個喜歡他們的,好吃懶做,興建廟宇,還享受國家特級津貼的他們,迅速失去了民心,最後只能走的走,亡的亡。

三位國師成了車遲國唯一一個最大的粉絲團集結地。

然而,有一個取經的和尚也同樣擁有自己的千萬粉絲。他胯下白龍馬,手拿錫杖,身披錦瀾袈裟,光彩奪目,神態瀟灑。關鍵是擁有著鹿晗般的外表,賀涵般的氣質,李易峰般的長腿,舉手投足時時迎來粉絲的尖叫聲及吶喊聲。

兩大天王級吸粉團隊相遇,必定要摩擦出激情的火花。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他們相遇了。

於是,開始登壇求雨的鬥法。

虎力大仙還像往常一樣,登壇求雨,發佈五個號令,本以為一切還是會按部就班,可是這次卻出現了意外。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方法不靈了,還沒來得及想是為什麼的時候,對方的毛臉雷公嘴的猴子卻弄得大雨傾盆。然而,自己的粉絲並沒有由於本次不靈就紛紛粉轉黑,他們依然支持著自己。

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的三個人,開始將這個鬥法遊戲升級,再接連失敗的隔板猜物的熱身後,他們提出了以性命為籌碼的鬥法。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先是虎力大仙與猴子比砍頭,結果,猴子一段即興表演後還來不及拿走粉絲送的鮮花,就變出一條黑狗將虎力大仙的頭叼走了。老虎顯出原形,頓時粉絲紛紛表示要脫粉。

老二看到這個場景,想迅速維持粉絲持有量。於是在頭腦一熱的刺激下提出與老孫比挖心。結果,一隻蒼鷹將其五臟六腑作為了食物。

老三一看,想起當初結拜的誓言,向天空大聲地呼喚:“比下油鍋”。老三花費畢生精力與妙木山的冷龍達成協議,無論何時都可以通過通靈術將其召喚出來與自己並肩作戰。結果,被龍王收走了,生生將自己熬成了羊雜湯。

其實,倘若他們當初冷靜一下,等取經團隊離開,他們依然是車遲國最強粉絲收割機,可以他們沒有那麼做。

他們至死都不會明白,為什麼一個猴子可以將他們打敗。

合同工真的不如在編的嗎?那當然!

在編人員由於過早的涉足高級組織,為自己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即便是暫時性離開組織,人脈資源還是可以調動起來。

而那些草根出身的合同工,沒有資源可以與上層人士共享,更加無法提供上層人士需要的有利關係,最後只能被拋棄。

當時的取經團隊是上層領導扶持的行動,團隊成員也都是當初組織裡待過的老員工,況且以後取經成功後,說不定還會官復原職甚至正果更甚。犯不著為了幾個草根得罪這些組織內成員,畢竟,以後大家都是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