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多年再謀上市,能否拯救昔日「東方魔水」?

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品牌健力寶重回人們視野,這次是籌備上市。日前,時代週報報道稱,在中信系入股之後,健力寶正在整理和規劃關於上市的事情。

時隔20多年再謀上市,能否拯救昔日“東方魔水”?

作為一款曾經火遍大街小巷的“國民飲料”,健力寶的輝煌與李經緯這個人密切相關。1983年,李經緯帶領廣東三水酒廠開發出健力寶,這可以說是中國首款含鹼性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據報道,1984年,健力寶實現銷售345萬元;1985年則達到1650萬元;1986年達到1.3億元;1997年突破50億元。健力寶也因此獲得“東方魔水”的稱號。

對健力寶來說,1997年是一個關鍵節點。這一年,李經緯試圖把健力寶買下來,最終卻不能如意。謀劃上市失敗之後,健力寶開始一步步走向沒落。

對於健力寶的沒落,有業內人士表示,股權分配問題引發人事動盪,進而影響到健力寶的營銷體系,甚至品牌、產品和渠道。

內亂未止之際,健力寶還面臨外資品牌進入及其他國產飲料崛起的雙重擠壓。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2年我國飲料行業1–3季度運行狀況分析報告》顯示,在功能性飲料市場中,紅牛、脈動、尖叫、三得利等品牌共佔有53.2%的市場份額,健力寶所佔份額不足3%。

時隔20多年再謀上市,能否拯救昔日“東方魔水”?

市場份額的縮小,一方面與健力寶人事動盪密切相關,同時只有一款老產品健力寶也是其中原因所在。為了扭轉頹勢,健力寶開始試水多元化轉型。

2015年,健力寶推行新品新模式,實行“新品包銷制”的營銷新戰略。在產品方面,健力寶推出漢方健力寶“轟茶君”“陽光果葩”“激奇”“健力寶纖體罐”等多款新品。除此之外,健力寶還推出“小餅乾”,進軍食品領域。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產品老化,以及客戶信息及團隊執行力不理想的背景下,健力寶嘗試多元化轉型有些幫助,但具體效果,還是要靠市場說話。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健力寶應該更加專注自身的運動飲料市場,圍繞主業進行創新,而不是盲目進行多元化。

對健力寶來說,進行多元化轉型的路上,有了資金和資源的強力支持。2017年1月,中信資管旗下北京淳信資管從寶力威手中接過健力寶67.19%的股份。

時隔20多年再謀上市,能否拯救昔日“東方魔水”?

在這種背景下,健力寶謀求上市,一方面可以募集更多資金,另一方面可以提振渠道經銷商的信心。

當然,長期來看,靠中信輸血並不現實,健力寶如何打造自己的造血系統,是至關重要的。曾經輝煌的“東方魔水”能否重現輝煌,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