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答題技巧——應變能力題要找准矛盾點

應變類題目的考察在全國各地的省考和事業單位面試考試中都非常的頻繁,可謂是高頻考點。它直接反映了考生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官非常重視這類題型。但是根據觀察考生對這類題目作答的效果,發現結果差強人意,並沒有多少人可以把這類題答成高分。今天帶大家一起深入剖析一下這類題目,讓大家更好的在考場上把握答題重點。

根據各位考生現在面對這類題所出現的問題,我們來逐一進行說明。以“劉某是村裡的貧困戶,由於沒被列入扶貧名單而對村委會心懷不滿,某日他喝醉酒後砸毀了村裡的扶貧宣傳欄,還打罵侮辱前來勸阻的村幹部。假如你是接警的派出所民警,你如何處理此事? ”這道題為例。

面試答題技巧——應變能力題要找準矛盾點

各位考生在面對這類題的時候會出現審題不清,身份、矛盾把握不住的問題,導致答題重點產生偏差。比如:很多考生認為這道題讓大家解決的事劉某沒有被列入扶貧名單心懷不滿的問題。於是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給出了長篇的答案,比如去調查村委會相關工作等。但實際是這個並不是“民警”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導致答非所問。

總結一下,出現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因為大家沒有把握住題幹中的矛盾點又多少,自己的在題幹中的身份是什麼。這道題給各位考生設置的身份是民警,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醉酒後砸毀宣傳欄、大罵侮辱村幹部,至於沒被列入扶貧名單的問題,是這個事情產生的背景,不是“民警”管轄範圍,也不是這道題最直接的問題點。所以這道題我們首先要讓劉某醒酒,通過把他帶回派出所,讓他喝水、休息等形式讓他醒醒酒。其次,跟他說明他之前醉酒所做的一系列錯事,讓他依情況償村幹部醫藥費和村裡的宣傳欄,並告誡他以後不可酒後鬧事,有問題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處理。以上是“民警”身份的工作重點,至於他質疑扶貧名單的問題,我們只能在他和村幹部之間做好協調工作,讓相關村幹部給他解釋清楚他為什麼沒有在名單內。並在時候建議村幹部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要把選拔的流程、條件公開、公示。

所以各位考生以後在面對應變類題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審題,弄明白自己在題目中的身份定位,權責範圍,把握住題幹中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每個問題我們能夠解決到什麼程度,這樣這個題才能真正的答到點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